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 測試,Thunderbolt 3 遊戲玩家、創作者的軍火庫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 測試,Thunderbolt 3 遊戲玩家、創作者的軍火庫

ADVERTISEMENT

許多筆記型電腦以輕薄為前提,致使實體連接埠數量並不充裕,使用者往往需要額外購買集線器或是擴充基座。Seagate 希捷科技近日推出 1 款 FireCuda Gaming Dock,透過 Thunderbolt 3 擴充許多實體連接埠,更整合自家硬碟儲存解決方案,並預留 NVMe SSD 擴充槽。

指揮挺組合!

高效率零組件、小型化封裝、高密度電路板、Type-C 連接埠...... 這些都是行動裝置體積越來越小,效能越來越強的關鍵性因素。以筆記型電腦而言,不少型號為追求輕薄體積,僅採取 Type-C 作為有線連接方式,卻少了相容性考量,讓 Type-C 集線器、擴充基座產品蓬勃發展。

使用 Type-C 的傳輸協定之中,以 Thunderbolt 傳輸速率較高,目前 Thunderbolt 3 介面頻寬最高可達 40Gbps,因此絕大多數僅安排 Type-C 實體介面的輕薄型產品,均提供 1 埠~2 埠。效能型產品更不用說,40Gbps 相當吸引人,加上 Thunderbolt 為 PCIe、DisplayPort 的再規範,控制器亦同時相容 USB 3,成為高階產品的賣點之一。

專精於儲存解決方案的 Seagate,除了陸續推出 USB 3.2 Gen 1/Gen2 外接式 SSD,近期也將 Thunderbolt 3 納入產品之中,推出 FireCuda Gaming Dock。FireCuda Gaming Dock 內部擁有 Seagate 所提供的儲存方案,更不放過 Thunderbolt 3 高頻寬,整合 USB 3、DisplayPort、音效、RJ45 有線網路等筆電擴充基座功能,甚至還留有 1 個 M.2 2280 NVMe SSD 擴充槽,足以負荷遊戲玩家、創作者的高速存取需求。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 屬於自家高效能產品,因此外包裝使用橘紅色主題,右上角則標註內建硬碟容量為 4TB。

FireCuda Gaming Dock 包裝背面標註正體中文在內的多國語言特色,並以筆電擴充基座、M.2 2280 NVMe SSD 擴充槽作為示意圖片。

包裝零配件含有1本說明書、110W 供電變壓器、約 75cm 的 Thunderbolt 3 連接線,變壓器延長線則是附屬美規(相容台灣規範)、英規(含保險絲)、歐規、中國等 4 條,出國帶著也不怕。

Seagate FireCuda Gaming Dock 規格

  • 上行埠:Thunderbolt 3 x 1/USB 3.2 Gen 2 Type-C x 1(使用 USB 時不支援 M.2 擴充槽)
  • 下行埠:Thunderbolt 3 x 1/USB 3.2 Gen 2 Type-C x 1、DisplayPort 1.4 x 1、USB 3.2 Gen 2 x 5、802.3ab/1000BASE-T RJ45 x 1、stereo 3.5mm x 1、mic 3.5mm x 1
  • 儲存容量:3.5 吋硬碟 4TB
  • 其它:支援 M.2 2280 M key 擴充槽
  • 尺寸:51 x 270 x 135(mm)
  • 重量:2.67kg

作戰基地中樞

筆者剛開始還在納悶,這款 FireCuda Gaming Dock 究竟要歸類在外接式儲存裝置,還是用來擴充實體連接埠的集線器船塢比較適當,總歸想一想,Seagate 為儲存解決方案供應商,還是將 FireCuda Gaming Dock 歸類在外接式儲存裝置,猜測 Seagate 於設計之初也是從此處發想。

FireCuda Gaming Dock 為 1 款支援 Thunderbolt 3 集線器的 4TB 外接儲存裝置,採用簡單的方型外觀,左側為噴塗親膚材質的塑膠殼,右側則是烤漆金屬殼,3.5 吋硬碟和 M.2 擴充插槽分屬這 2 個空間。

FireCuda Gaming Dock 背部以常時連線的線材連接埠為主,譬如上、下行 Thunderbolt 3 連接埠、用來銜接螢幕的 DisplayPort 1.4(需上行 Type-C 連接埠提供視訊輸出方可使用)、最高支援 1000Mbps 連線速度的 RJ45 有線網路。

FireCuda Gaming Dock 目前僅推出 4TB 容量版本,此儲存空間由內部 1 個 3.5 吋傳統硬碟提供,並透過相容 USB 3.2 Gen 2 的 Thunderbolt 3 連接埠銜接至電腦。由於 Thunderbolt 算是 PCIe 協定的再規範,因此 Seagate 也沒有浪費 40Gbps 頻寬,於 FireCuda Gaming Dock 側邊提供 1 個 M.2 2280 M key SSD 安裝空間。

右側內藏 M.2 SSD 擴充空間的金屬外殼,採用卡榫方式固定,直接往右施力即可卸除。

FireCuda Gaming Dock 右側金屬外殼依靠滑軌與彈性滾珠卡榫固定,夾持力道適中,即便僅握持右側外殼也不會讓左方硬碟鬆脫掉落,但使用者仍應避免這種移動方式。

右側 M.2 SSD 安裝空間納入小巧思,以外觀而言,外殼連接部加入 RGB LED 發光條,右側金屬外殼也透過金屬彈簧觸點輸送電力與訊號,向外、向桌面投射 RGB LED 特效,可透過 Seagate 自家 Toolkit 公用程式調整發光顏色與閃爍頻率。

內部 M.2 SSD 擴充槽位安裝 1 片頗厚的金屬蓋,上蓋印製自家 FireCuda 圖案,卸除 2 側的固定螺絲,即可見到 M.2 SSD 擴充槽。此擴充槽底部為 FireCuda Gaming Dock 金屬底座,上蓋也是金屬材質,Seagate 自然沒有放過此機會,於 M.2 SSD 對應處均預先貼上導熱墊,仔細觀察 FireCuda Gaming Dock 內部還有個 40mm 風扇,可同時加強 3.5 吋硬碟附近的空氣流動,並直接吹拂 M.2 SSD 金屬上蓋。

FireCuda Gaming Dock 右側金屬外殼內嵌控制器與 RGB LED,以金屬觸點的方式傳送電力與訊號。

右側金屬外殼設計格柵,以便通過內部 40mm 風扇排出的氣流,RGB LED 柔光機構設有導流板,則將排出氣流朝向桌面壓制,排出熱風不會直接吹向使用者。

FireCuda Gaming Dock 右側發光示意圖,格柵設計也讓投射在桌面的 RGB LED 燈光增添紋路。

移除右方金屬外殼,即可見到被金屬蓋包覆的 M.2 SSD 擴充槽,金屬蓋上方印製 Seagate 自家 FireCuda 圖案。

移除M.2金屬蓋,即可露出M.2 2280 M key SSD安裝空間,內部也預先貼上導熱墊,透過金屬蓋與金屬底座溢散廢熱。

FireCuda Gaming Dock 外殼底部採用金屬材質加強穩固性,亦可作為內部晶片以及 M.2 SSD 散熱之用,並於 4 個角落安裝頗厚的橡膠減振墊。

底部一隅開設通風口,作為內部 40mm 風扇的入風孔之用。

FireCuda Gaming Dock 其餘擴充埠部分,由於 Thunderbolt 3 可支援 daisy-chain 菊花鏈拓樸,因此背部另外提供 1 個下行 Thunderbolt 3 埠,讓使用者再往下串接相容設備。此外背部尚有 1 個 DisplayPort 1.4 用來銜接螢幕(需上行 Type-C 連接埠提供視訊輸出方可使用),以及 3 個 USB 3.2 Gen 2 Type-A。

考量到筆記型電腦可能不具備有線網路 RJ45,FireCuda Gaming Dock 於產品背部也提供 1 組連線速度可達 1000Mbps 的 RJ45 網路埠,畢竟有線網路還是比無線網路穩定許多,傳輸延遲 ping 值比較不會忽高忽低。

FireCuda Gaming Dock 背部連接埠一覽,從左方開始分別為電力輸入、上行 Thunderbolt 3、下行 Thunderbolt 3、DisplayPort 1.4、3 個 USB 3.2 Gen 2 Type-A、RJ45 有線網路。

前方連接埠安排經常插拔的類型,如 2 個 USB 3.2 Gen 2 Type-A,以及負責類比立體聲輸出、麥克風輸入的 2 個 3.5mm 連接埠。電力輸出部分,除了前方 1 個標示閃電的 Type-A 支援 5V/1.5A/7.5W 之外,其餘 4 個 Type-A 均輸出標準 900mA 電流,Thunderbolt 3 則遵從 Type-C 標準,最大支援 5V/3A/15W,未能支援 Power Delivery。

前方連接埠由左方開始,分別為電源按鈕、2 個 USB 3.2 Gen 2、立體聲 3.5mm 輸出、麥克風 3.5mm 輸入,最右側的狀態指示 LED 燈可於 Toolkit 公用程式選擇關閉。

晶片廠商聯合國

卸除塑膠外殼,首先遇到的內部零組件為 3.5 吋硬碟,筆者原本設想應該是採用一般 Barracuda 系列,沒想到安裝的是 NAS 市場導向的 IronWolf 那嘶狼,甚至還是效能表現比較高、工作負載量較大、不可復原讀取錯誤機率較低的 IronWolf Pro 系列(型號 ST4000NE001)。

移除 FireCuda Gaming Dock 塑膠外殼,即可見到 3.5 吋硬碟座落其中。

FireCuda Gaming Dock 內部採用針對 NAS 市場,效能較高、工作負載量較高、不可復原讀取錯誤機率較低的 Ironwolf Pro 4TB ST4000NE001。

外殼底部安裝橡膠減振墊,內部 3.5 吋硬碟也透過橡膠墊緩衝並固定。

負責內部空氣強制對流的 40mm 風扇,同樣也採用品質有目共睹的 Sunon MagLev 磁浮系列。

進一步移除硬碟以及塑膠固定架,即可顯露內部電路版,Thunderbolt 3、USB 3.2 Gen 2 集線器晶片相對位置,電路板背面均加裝導熱墊接觸金屬外殼底部加強散熱效果。當然,Thunderbolt 3 晶片採用 Intel 產品,型號為 JHL7440,除了支援雙連接埠,最高速度達 40Gbps 以外,更支援可選 USB-C 功能,無須另外安裝 USB 3 控制器晶片。

卸除 3.5 吋硬碟及其固定架,電路板就固定在金屬外殼底部。

Thunderbolt 3 晶片、3 顆 USB 3.2 Gen 2 集線器晶片對應位置,均加裝導熱墊。

多數晶片均位在電路板的正面,唯有線網路晶片位於背面。

FireCuda Gaming Dock 內部最重要的晶片,支援 Thundeerbolt 3 的 JHL7440,視訊標準相較前一代更新至 DisplayPort 1.4,並支援 USB-C 功能,讓這款產品即便連結僅支援 USB 的 Type-C 埠,也夠使用 M.2 插槽以外的功能。

Cypress(已被 Infineon 收購)CYPD5235-96BZXI 負責輔佐 JHL7440,執行 Type-C 電力協調、多工器切換…… 等工作。

若要建構出 FireCuda Gaming Dock 這麼多的功能與連接埠,USB 多埠集線器晶片是少不了的要角,此處安排 3 顆 VLI VL822-Q7 USB 3.2 Gen 2 晶片,單顆支援 1 埠上行與 4 埠下行,共同負責機身 USB 連接埠,也負責串接 SATA 控制晶片、USB 音訊、USB 有線網路等功能。

FireCuda Gaming Dock 內部安排 3 顆 VL822-Q7 USB 3.2 Gen 2 集線器晶片,除了銜接機身 USB 連接埠,也負責串接其它 SATA、音訊、有線網路晶片。

機身前方最高可輸出 5V/1.5A/7.5W 功率 USB Type-A 連接埠,另行安裝 TI TPS2557 限制最大輸出電流避免發生危險。

M.2 擴充插槽 PCIe x4 通道直接銜接至 JHL7440,其餘功能皆透過 USB 介面轉接而來,例如 3.5 吋硬碟 SATA 6Gb/s 介面由 ASMedia ASM235CM 負責,位於電路板背面的 Realtek RTL8153B 晶片則支援 RJ45 有線網路,相容 10/100/1000Mbps 連線速度。

ASM235CM 為 SATA 6Gb/s 控制晶片,對外支援 USB 3.2 Gen 2 10Gbps。

機身背部 RJ45 有線網路埠由 RTL8153B 負責,支援 10/100/1000Mbps,透過 USB 3.2 Gen1 5Gbps 介面連接。

USB Audio Codec 選用 TI Burr-Brown PCM2912A,而不是其它近期能見度較高的廠商,這顆晶片的立體聲輸出和麥克風輸入 SNR 訊噪比均為 92dB,最高取樣率支援至 48000Hz,並於輸出路徑加裝 1 顆 Maxim Integrated MAX97220A 耳機驅動放大器晶片,以便遇到高阻抗耳機時也能擁有較大的電壓擺伏。

PCM2912A 負責機身前方的類比音訊輸出與麥克風輸入,並於耳機立體聲輸出路經加裝 1 顆 MAX97220A 驅動放大器。

 

(下一頁:Toolkit 與傳輸速度測試 )

R.F.
作者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每天爬樓梯到七樓的白癡,幻想自己很瘦的豬,一放假就睡死的bed potato。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