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多數人講的什麼元宇宙的承諾都是虛的,多半都是胡說八道

現在多數人講的什麼元宇宙的承諾都是虛的,多半都是胡說八道

ADVERTISEMENT

我們要感謝尼爾‧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感謝他在 1992 年發表的那部小說《潰雪》,感謝他把作為我們的數位角色的化身,從早期的網路留言板普及成全身形象的 VRChat。我們現在陷入到地獄之中也要歸咎到《潰雪》身上,因為這個地球上面的每一位科技億萬富翁在宣布元宇宙的時候都在流口水——人類文化的下一階段已經觸手可及!

在億萬富翁的描述中,遊戲、NFT、加密貨幣、VR、AR、區塊鏈,所有這一切都可以包裹進這個虛擬一體化社會的想法裡面,在這個社會裡,我們在《要塞英雄》裡面穿的服裝可以轉移到我們的 Onlyfans 帳戶,而且我們永遠、永遠都不需要登出。 

但是,這些人講的內容荒謬到讓人想尖叫,或者也許想死,或者你也有一樣的想法:我絕對絕對敢肯定,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如果你內心深處也知道其實元宇宙就是是那幫億萬富翁書呆子折騰出來的精神食糧,看看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帶來一絲慰藉,這能證明你沒瘋。

當兜售這些東西的人對自己就是未來如此充滿自信的時候,會給人感覺仿佛他們知道了一些你不知道的東西一樣。別上當。看到有人花了 6900 萬美元的假錢來買一張 JPEG 的時候,應該會讓你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荒謬時代。 

這種感覺不會消失。在接下來這10年的時間裡,我們都會不停地問自己,這個世界是不是至少每週都要定期發瘋一次。但好消息是,元宇宙以及科技行業對把它變成現實的(代價高昂的)癡迷,會成為我們幸災樂禍的源泉,素材之豐富絕對是你之前從來都沒見過的。 

我們都會變成下面這個對21世紀線上生活的唯一真實表達的活化身:

 

現在多數人講的什麼元宇宙的承諾都是虛的,多半都是胡說八道

元宇宙就是胡說八道,因為元宇宙本來就已經存在,它的名字叫做網際網路

身處虛擬世界「內部」從來都不是真正重要的部分 

當 Epic 的 Tim Sweeney 與 Facebook 的 Mark Zuckerberg 在談論元宇宙時,他們主要是從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與尼爾‧史蒂文森等科幻作家那裡汲取靈感,看他們創造的電馭空間的基本願景。這些1980年代與1990 年代初的科幻小說主要是根據當時電腦的能力,想像出它們在未來幾十年的樣子,不切實際到足以讓我們發揮想像力。 

這是吉布森在《神經喚術士》(Neuromancer,1984)裡面對電馭空間的描述: 

「每天都在共同感受這個幻覺空間的合法操作者遍及全球,包括正在學習數學概念的兒童……它是人類系統全部電腦資料抽象集合之後產生的圖形表現。有著人類無法想像的複雜度。它是排列在無限思維空間中的光線,是密集叢生的資料。如同萬家燈火,正在退卻……」 

這是史蒂文森在《潰雪》(1992)裡面是這麼描述元宇宙的: 

「每個人的化身都可以做成自己喜歡的任何樣子,這就要看你的電腦設備有多高的配備來支援了。即使你模樣很醜,仍舊可以把自己的化身做得非常漂亮。哪怕你剛剛起床,可你的化身仍然能夠穿著得體、裝扮考究。在元宇宙裡,你能以任何面目出現:一頭大猩猩,一條噴火龍,或是一根會說話的大XX。在街頭走上五分鐘,你就能見到所有這些千奇百怪的玩意兒。」 

這兩部小說都頗有先見之明,而且影響深遠。除了像《創》(Tron)這樣的電影外,從基本的早期 VR 到像《駭客任務》這樣的電影,它們還影響了 80、90 年代對電腦內部樣子的描述。2012 年,曾在微軟、id Software、Valve 還有 Oculus 工作過的 Michael Abrash曾經寫道,他的遊戲開發生涯「就是從《潰雪》開始的」。 

他寫道:「[John Carmack] 談到了持久的網路遊戲伺服器,談到了大家設立自己的關卡,在自己的伺服器跑遊戲,以及怎麼將它們連接在一起,以便玩家可以從一個遊戲跳到到另一個遊戲......我意識到他其實談的是元宇宙——儘管沒有史蒂文森的作品裡面的那麼迷人,但是,非常令人驚訝,很壯觀,且真實得令人難以置信。」 

《潰雪》小說的封面,(圖片來源:Neal Stephenson / Bantam Books)

搞技術的長期以來一直都在追求這個元宇宙的願景,但他們對什麼才是真正的元宇宙的展望不斷被推向更遠的地平線,因為除了幾句誘人的描述以外,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從未被證明過的科幻願景。身處虛擬世界「內部」從來都不是真正重要的部分。 

吉布森和史蒂文森構想出來的空間是為了讓你在腦海裡可以想像的娛樂故事,在這樣的空間裡,角色做的事情可不僅僅是坐在螢幕前打字而已。科技公司現在正在花費數十億美元來對抗這個基本事實:對於我們在網上所做的大部分事情來說,坐在電腦螢幕前打字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會是最實用的介面。 

我們所知道的網際網路可要比史蒂文森的元宇宙大得多了,因為它「不只是」一個共用環境 

自從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全球資訊網(或者更早,如果你是 BBS 使用者的話)普及以來,我們就擁有了一個功能完美的吉布森版電馭空間。當數百萬(現在已經是數十億!)設備同時連接在一起時,我們就創建了元宇宙,在任何地方都能存取資訊,在幾秒鐘內就能將跨大陸的人們聯繫起來。重點從來都不是電馭空間得看起來像《捍衛機密》(Johnny Mnemonic)裡面的網際網路。你能想像就為了打個電話而被迫用那些狗屎嗎? 

見鬼,甚至吉布森說他對電馭空間的描寫基本上是為了聽起來很酷: 

「我創造『電馭空間』(cyberspace)這個詞時,我只知道這似乎是個比較見效的熱詞。聽起來似乎令人回味,但本質上毫無意義。這個詞暗示了某種東西,但沒有真正的語義意義,就算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當我看到它躍然紙面時並不能想起什麼。」 

至於大街(The Street),史蒂文森的元宇宙裡面那個相當於拉斯維加斯大道的地方,那條任何人都可以扮演化身,來逃避自己肉身所處的殘酷現實的地方:那只是他媽的《第二人生》。2003 年,我們就製造了一個虛擬世界,這裡面可以做任何事情。 

或者,大街也許是《魔獸世界》或VRChat。如我們所知那樣,網際網路比史蒂文森的元宇宙要大得多,因為它不只是一個共用環境。它更加靈活,是我們想要創建的任何大眾或小眾的虛擬世界的連接媒介。 

科技億萬富翁為什麼要追逐科幻的元宇宙?難道他們不明白這些虛構的虛擬實境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棒,但實際上如果一天有 12 小時都要生活在裡面的話就太糟糕了?我確實不知道為什麼,但我認為這可能跟他們拒絕承認自己是壞人有關。 

元宇宙是胡說八道,因為科技大亨沒有抓住賽博龐克反烏托邦的部分

《神經喚術士》遊戲封面(圖片來源:Interplay Productions)

除了NFT,加密貨幣,或任何其他令人費解的,跟2021 年科技格局相關的廢話以外,真正讓我想把整個拳頭都塞進嘴裡吞下的是這個部分。推動創造元宇宙的努力,至少是來自像 Epic 和 Facebook 這樣的公司的那些努力,似乎完全建立在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對《潰雪》的解讀之上:他們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未來技術令人驚歎的願景上,同時又完全無視這本書對資本主義的挖苦諷刺。 

《潰雪》的第一章先介紹了主角阿弘(Hiro Protagonist,又叫做快遞員,The Deliverator)的高科技裝備與菁英技能。他之前是一名程式師,現在是送披薩的。而且那時候只有一家比薩餅公司,由黑手黨經營,而美國的大部分地方都已經變成私有地,被企業瓜分完畢。 

史蒂文森的寫作風格非常有趣,我想你可能會把由披薩黑手黨管理的社會誤解為一件好事。但Tim Sweeney和馬克‧祖克伯可不會認為自己是披薩黑幫老大。他們不斷呈現的,是這樣的烏托邦元宇宙願景,那就是大家會在一個虛擬的烏托邦裡面互相交談,哪怕這樣一個烏托邦是建立網際網路的基礎之上,而這個網際網路已經被大型公司用一大堆錢以他們認為合適的方式重塑過了。 

在 2021 年 9 月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Tim Sweeney設想了廣告的未來。他說:「想要在元宇宙裡面佔有一席之地的汽車製造商是不會投放廣告的。他們會把自己的汽車即時投放到那個世界裡,你可以開著它到處走。他們會跟眾多有著不同經驗的內容創作者合作,以確保他們的汽車到處都可以玩,並確保汽車受到應有的關注。」 

但是,在「內容創作者」大軍的幫助下,虛擬汽車怎麼才能誘使到元宇宙裡面去駕駛它呢?在裡面開車就會比觀看 YouTube 的前彈跳式廣告更好嗎?由此外推的話,元宇宙就將是一個廣告和真實性更難區分的地方。這是個商業夢想,不是創意夢想。 

如果 Facebook——抱歉,Meta——是元宇宙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的話,那麼它當然會對充斥廣告的動態消息做出一些新調整。這會是零工經濟的自然延伸,某個可憐的人,會「穿上」小丑服裝,在元宇宙的某個虛擬的街頭,大聲兜售來自敘利亞的可怕消息,然後每小時能拿到 0.00000000001 比特幣的報酬。如果 Epic 設法創造出 Sweeney 的烏托邦元宇宙的話,也依然會以促進 Epic 自己的利益以及利潤高於一切的方式去建造。任何大型科技公司都沒法在不成為反派的情況下建設元宇宙。 

元宇宙是胡說八道,因為它承諾的交叉相容性其實行不通 

馬克‧祖克伯挑選了一套元宇宙服裝(圖片來源:Facebook)

關於與遊戲相關的元宇宙,被引用頻率最高一種的說法也許是這個:它是把我們的數位生活整合到一個原始帳號的關鍵。區塊鏈的魔力讓我們可以,比方所「擁有」一件武器,然後可以在《暗黑破壞神》以及《美洲新世界》(New World)裡面使用同一件武器,或者可以把我們打磨了一個月的戒指賣掉來換真金白銀(所謂真金白銀我指的是理論價格不斷波動的加密貨幣)。但這種大肆炒作的互通性忽略了很多跟遊戲是怎麼製作出來有關的問題,大概有一千個吧。 

MMO 資深人士 Raph Koster 最近撰寫了一系列文章,他在裡面詳細介紹了遊戲物件的工作原理,談到了簡單道具在遊戲之間傳遞的諸多困難。他說:「我們不應該低估確定《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The Legend of Zelda: Breath of the Wild)裡面的一塊餡餅到了《最後一戰》裡面應該值多少錢?或者說怎麼把每一個遊戲的東西映射到其他遊戲裡面?我們不應該低估這項任務的難度量級。」 

「目前,關於虛擬世界裡『東西能做什麼』還沒有標準,我們也不應該想要這種標準。設定標準的同時也會設定限制,這會極大地抑制創造力。還有太多可能性有待探索。」 

Koster 後來的確談到了元宇宙怎麼才能行得通的問題,但技術可能性仍然會先遇到設計上的挑戰,哪怕是像蘋果這樣簡單的東西。比方說:「如果在一個世界裡面,這個東西吃了就可以恢復健康的話,你把它帶進一個不應該能痊癒的遊戲裡面就破壞了遊戲的平衡了。」 或者:「一款生存遊戲可能需要的是實際的營養價值,而不是單一的『食物』價值。」 

每一個跟元宇宙相容的遊戲會不會變成一團《要塞英雄》黏糊,把所有東西都混在一起呢?在 Facebook 所做的元宇宙示範當中,John Carmack 把目前的元宇宙開發稱為是「架構太空人(Architecture Astronauts)的蜜罐陷阱」,也就是「只想從最高層面看待事物的程式師或設計師」。 

目前大肆宣傳這項技術的人似乎一點經驗都沒有,甚至連製作還沒有觸及這些問題的「常規」遊戲的經驗也沒有,好像熱詞用對了就可以讓想法變成現實一樣。以 Decentraland 為例,這是加密貨幣愛好者的《第二人生》,我們去年看到它的時候這東西還相當的沉悶無趣。不過,它顯然有足夠的生命力去撐到舉辦一場遊戲內的節日,就在本月,Deadmau5和Paris Hilton還去打碟了,就像一個聚焦元宇宙的部落格總結那樣,這個節日「真正展示了在元宇宙空間可以實現什麼樣的驚人壯舉。」 

還有很多其他的區塊鏈遊戲。比方說,《The Six Dragons》看起來就像是模仿《法律與秩序》(這個圈子的人的共同審美情趣)的冒牌版的《上古卷軸V:無界天際》(Skyrim)。這些遊戲往往會以「去中心化」或某種表達玩家擁有的含糊方式,變著法子來推銷自己,但本身能成為一款獨特的電玩遊戲的,我還一個都沒見過。元宇宙不能僅僅為了證明自己而存在。 

元宇宙是胡說八道,因為沒有人能真正解釋清楚為什麼它比別的好

這個星球也許有人能說服我元宇宙確實是人類互動的未來。唐‧德雷柏(Don Draper,《廣告狂人》主角)可以做到,而且在此過程中說不定會還能把我弄哭。但到目前為止,很明顯,就像威廉‧吉布森獨自電馭空間是為了「令人回味但本質上毫無意義」一樣,儘管祖克伯與Sweeney之流在宣傳元宇宙時聲稱這就是未來,但卻沒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論據來說明為什麼這玩意兒應該存在。 

試著把所有的娛樂統統塞進一部龐大的內容《恐龍戰隊》(Ivan Ooze)裡面,我們究竟想要得到什麼? 

祖克伯把元宇宙叫做是「你可以把元宇宙看作是一個具象化的網際網路, 在這裡你不僅可以查看內容,而是與其他使用者一起身處其中。」 他究竟有沒有用過網際網路嗎?你想怎麼具象化? 

祖克伯談了一大堆關於螢幕的廢話,但螢幕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們只佔用你一部分的注意力,而不是完全的感官沉浸。 

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主題演講裡,Facebook 為生活在元宇宙裡面就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想法,那就是做一個你的房子的虛擬版(由蹩腳的 3D 算繪物件組成),參加虛擬的會議(這樣就算你開Zoom會議累了也不能關閉鏡頭了),而且還為你安排了一個虛擬的工作區而不是物理的工作區(不管跟真實桌面相比,虛擬桌面是多麼的笨拙)。元宇宙有太多的開發聚焦在重建上了,但重建出來的都是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就已經擁有的東西,但更糟糕。他們推銷的元宇宙,似乎只是變著戲法把同樣的胡說八道推銷給大家。

《要塞英雄》的Thanos Crossover(圖片來源:Epic Games /漫威)

今年稍早在一次接受採訪時,Sweeney 表示,元宇宙的殺手鐧功能是「你跟朋友一起會擁有很棒的社交體驗」以及「在 3D 世界裡面一起互動」。他舉了《要塞英雄》作為例子。但是,元宇宙能怎麼讓這種體驗變得更好呢?幾十年來,我們就一直是邊玩遊戲邊聊天!試著把所有的娛樂統統塞進一部龐大的內容《恐龍戰隊》(Ivan Ooze)裡面,我們究竟想要得到什麼? 

作為證據,社群媒體和電信公司就足以合併的不好。就算我們有了令人驚歎的 AR 眼鏡,讓我們可以玩更逼真的《精靈寶可夢Go》,我也不需要把那個精靈帶進我那蹩腳的元宇宙大廈裡面。哪怕我們有了腦機介面,我也不想生活在具象化的網際網路裡面,因為觸覺是我們體驗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點擊滑鼠的感覺要比在空中擺出手指槍的手勢要好。 

科技公司會繼續推動元宇宙,到頭來我們都將被迫應付這個東西。但與此同時,當每一場宣傳都感覺毫無意義時,不要覺得是自己失去了理智。元宇宙絕對是胡說八道。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