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吞併Arm失敗!英美歐盟一齊干涉,老黃恐怕要付12.5億美元分手費

NVIDIA吞併Arm失敗!英美歐盟一齊干涉,老黃恐怕要付12.5億美元分手費

ADVERTISEMENT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軟銀將Arm出售給NVIDIA的計畫在本週一流產,原因是美國、英國和歐盟管理單位,都對該交易表示出嚴重擔憂。 

知情人士還爆料,軟銀將獲得12.5億美元的「分手費」,並考慮在年底前為Arm進行IPO。 

值得一提的是,這筆老黃曾多次公開表示「信心滿滿」的交易,根據交易條款本應以股票+現金的方式支付。 

而隨著NVIDIA市值的一路狂飆,初次公布時400億美元的總交易金額,曾一度瘋漲至870億美元。 

但現在,一切已成夢幻泡影。 

美英歐盟都阻撓

事實上,這場交易案從一開始就遭到了層層阻撓。 

2020年9月14日,NVIDIA正式宣布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軟銀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Arm。 

到了2021年4月份,英國就率先出手,以國家安全為由干預這場交易。 

英國政府認為,半導體產業支撐著英國國防和國家安全的關鍵基礎設施。 

對於這筆交易,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會評估其對競爭、管轄權和國家安全的影響,並於7月30日決定是批准還是啟動進一步調查。 

2021年8月,英國沒有批准這筆交易,而是讓CMA啟動進一步調查。 

CMA執行主席Andrea Coscelli認為,NVIDIA收購Arm可能會限制競爭對手獲得關鍵技術,最終扼殺許多不斷增長的重要市場創新。 

2021年10月份,歐盟27國也開始聯手對這一收購案展開調查,同樣表示對合併後企業可能會壟斷市場的擔憂。 

2021年11月份,英國政府宣布延長收購案的審查時間。 

2021年1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宣布,要起訴並阻止NVIDIA收購Arm公司。 

理由同樣非常相似: 

兩家公司如果合併,將扼殺下一代技術的競爭。

NVIDIA吞併Arm失敗!英美歐盟一齊干涉,老黃恐怕要付12.5億美元分手費

 

事實上,不止各國家機構,包括高通、華為、三星、蘋果和Google在內的各家公司也都對這起收購表示過強烈反對。 

針對每一起調查,NVIDIA都有過回應,表示收購Arm不僅不會壟斷,而且能極大增強半導體行業的創新和競爭。 

甚至NVIDIA和Arm還針對這起收購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網站,介面顯示雙方希望「打造AI時代領先的運算公司」: 

NVIDIA吞併Arm失敗!英美歐盟一齊干涉,老黃恐怕要付12.5億美元分手費

網站上貼出了NVIDIACEO黃仁勳的願景: 

我們收購Arm是希望進一步推進運算技術。運算的未來將從雲端運算進一步向邊緣運算發展,這正是Arm所擅長的。而我們最擅長的領域是AI。所以,想像一下AI結合邊緣運算所帶來的可能性。

不過隨著交易告吹,這個願景暫時是實現不了了。 

除了NVIDIA以外,交易失敗對於Arm和軟銀也有影響。 

據《金融時報》報導,Arm的首席執行長(CEO)Simon Segars已經辭職,原智慧財產權部門負責人Rene Haas正式接任這一職位。 

至於軟銀,自然是失去了一筆「意外之財」。 

畢竟原本這筆交易在2020年9月宣布時高達400億美元(現金+股票),但隨著NVIDIA股價一路飆升,2021年11月時最高達到過870億美元。 

現在,軟銀將獲得12.5億美元,作為交易失敗的「分手費」。 

據《金融時報》報導,接下來,軟銀計畫將Arm重新上市,以挽回一些損失。 

老黃遭挫,蘇媽過關

這廂老黃摩拳擦掌一年多的「晶片行業史上最大收購案」流產,另一邊,蘇媽卻已順利過關。 

此前,中國已在附加限制性條件的情況下,批准AMD收購Xilinx(賽靈思)。 

NVIDIA吞併Arm失敗!英美歐盟一齊干涉,老黃恐怕要付12.5億美元分手費

這筆交易金額高達350億美元,在2020年10月首次由官方宣布——跟NVIDIA宣布收購Arm就在前後腳。 

兩者合併後,AMD將成為少數能夠同時提供CPU、GPU和FPGA三種產品的半導體廠商。並且在營收上很可能躋身全球半導體公司前10。 

如此看來,老黃「將NVIDIA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與Arm龐大的客戶網路結合起來」的願景破滅,AMD想要的卻已勝利在望。 

這一波,AMD又yes了。 

而在此之後,在AI運算和資料中心等如今半導體大廠們激烈競爭的市場之中,行業格局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恐怕好戲還剛剛開場。 

 

 

Qbitai
作者

量子位(Qbitai)專注於人工智慧及前沿科技領域,提供技術研發趨勢、科技企業動態、新創公司報道等最新資訊,以及機器學習入門資源、電腦科學最新研究論文、開源程式碼和工具的相關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