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狂潮,微軟和百度都來了,Meta去了哪裡?

生成式AI狂潮,微軟和百度都來了,Meta去了哪裡?

ADVERTISEMENT

去年 11 月,一個名為 ChatGPT 的聊天機器人出現在了網際網路上,馬上驚豔了世人。而在此兩周前,旗下擁有 Facebook、WhatsApp 和 Instagram 的 Meta 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聊天機器人。 

這個名為 Galactica 的聊天機器人是專為科學研究而設計的。它可以在片刻間撰寫出自己的文章、解決數學問題、產生電腦程式碼以及注釋圖像。 

與 ChatGPT 一樣,Galactica 也存在對事實輕描淡寫、編造數學證明、歪曲歷史日期並編造荒誕的謠言這些問題。對此,一位使用者曾哄騙聊天機器人,試圖令其談論熊在太空中的歷史。而當被問到是誰在管理矽谷時,Galactica 的回答是:「史蒂芬‧賈伯斯。」 

但與開發 ChatGPT 的舊金山小型實驗室 OpenAI 不同,Meta 收到了大量關於 Galactica 錯誤事故的抱怨。Meta 還曾由於其社群網路應用程式傳播錯誤資訊和仇恨言論而面臨審查。而這次,僅在 Galactica 發表的三天後,該公司就從網路上刪除了這款聊天機器人。 

上個月 Meta 的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 Yann LeCun 在矽谷的領袖及思想家聚會 Collective Forecast 上線上露面時說:「製作 Galactica 演示的人不得不將其撤下,因為他們無法忍受正遭遇的輿論熱度壓力。」 

近十年來,Meta 已經花費了數十億美元來研發打造新型人工智慧。早在 2013 年,其首席執行長馬克祖克伯就提出要使 Meta 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這一公司使命。該公司聘請了數百名頂尖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其中就包括了 LeCun)。Meta 在構建人工智慧系統所需的龐大計算能力上也已花費了數億美元。 

然而,現在矽谷正被「生成式 AI」技術所吸引,Meta 卻被這一趨勢排除在外。「生成式 AI」是指自行生成文本、圖像和其他媒體的技術總稱。 當前,儘管 Meta 和許多其他公司已經構建了類似的技術,OpenAI 公司正佔據這一技術舞臺的核心位置。

2016 年,Meta 的首席執行長馬克‧祖克伯(左)在柏林。在他訪問期間,他的公司宣布為歐洲的人工智慧研究捐贈伺服器。圖片來源:Frank Zauritz/Getty Images

其他玩家則紛紛一頭紮進了這場 AI 狂熱之中。此前,Google緊接著發布了一款名為 Bard 的實驗性聊天機器人。而已向 OpenAI 投資 130 億美元的微軟舉辦了一場活動,推出了能使用聊天機器人技術的 Bing 搜尋引擎版本。 

然而,LeCun 表示 Meta 無法發力的部分原因在於,(不成熟的)生成式 AI 技術很有可能會影響這家企業巨頭的聲譽,使其企業形象變為幫助傳播謊言的主體。由於要對其數十億使用者負責,它不能推出一個可以產生虛假和有偏見資訊的聊天機器人。 

「OpenAI 和其他小公司則處於更好的位置,他們可以透過發布此類產品獲得一些實際上的反響和聲譽,」 曾探索發現過 Galactica 和 ChatGPT 等技術缺陷的華盛頓大學教授 Chirag Shah 說到,「OpenAI 和 Meta 不會受到同樣程度的輿論衝擊。」 

近年來,Meta 還將其重點轉移到了另一個技術領域:所謂的 metaverse 即元宇宙沉浸式線上世界,對此祖克伯認為這是下一件技術領域的大事。短期內,我們尚不清楚該公司會如何以真正吸引公眾注意力的方式,透過其現有服務來提供生成式 AI 產品。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做出嘗試。負責監督 XAI 團隊(一個旨在幫助整個公司構建人工智慧產品的新團隊)的生成 AI 產品管理高級總監 Irina Kofman 表示,Meta 正在加緊努力,希望早日將 AI 驅動的產品交付給客戶。 她表示,祖克伯直接參與並指導了這些舉措,並且還每週與產品負責人和頂級人工智慧研究人員舉行會議。 

在上周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祖克伯多次提到人工智慧。他稱其為「我們發現引擎和廣告業務的基礎」,並補充說它將「在我們的應用程式中賦能許多新產品和其他的轉換與改進。」 

一些 Meta 高級主管在談到當下生成式 AI 技術的火熱發展時,帶有明顯的「酸葡萄味」以尋求心理安慰。在上個月的線上討論中,LeCun 將 ChatGPT 描述為「並沒有特別創新的地方」和「缺乏革命性」,因為它其實依賴於 Meta、Google和其他公司已經開發和部署的人工智慧技術。 

LeCun 表示,去年早些時候,Meta 還發布了一款聊天機器人 blend bot,它拓展了當時的技術水準。但它從未流行起來,因為該公司一直在努力測試,確保它不會產生冒犯性的內容。 

「它被嘗試過的人淘汰了,」LeCun 說到,「使用者說這款聊天機器人很愚蠢而且有點無聊,因為它被設計地過於保守和毫無風險了。」 

不久前,Meta 還以快速推出未經全面測試或檢驗無誤的產品而聞名,這家公司更願意透過在發布過程中去弄清楚細節來改進。它的座右銘之一——「快速行動,打破陳規」——在 2010 年代初成為了一批矽谷初創公司所秉信的格言。祖克伯也體現了所謂的「駭客文化」,他擁抱新技術,並喜歡成立小團隊以最快的速度開發新技術。 

但在媒體、公眾和法律人士花了數年時間審查該公司,批判其允許在 Facebook 和其他社群平臺上發布虛假和不適當的內容之後,Meta 現在無法發布一個會產生錯誤資訊的聊天機器人,因為這意味著將遭到更嚴厲的批評。 

「人們傾向於以高標準要求大型科技公司,」曾負責Google和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百度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究員兼企業家吳恩達說,「這確實創造了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即小公司能夠在此種環境下進展地更順利。」 

祖克伯於 2013 年開始深入研究人工智慧,當時正是Google對人工智慧研究下了重注之後。他在一波 AI 招聘狂潮中親自招募了像 LeCun 這樣的頂級 AI 學者,甚至最終祖克伯在那年飛往了內華達州的太浩湖,向聚集參會的 AI 研究人員們提供數百萬美元的薪水和股票。多年來,在加利福尼亞州門洛派克的 Facebook 總部,這些頂級 AI 學者中的許多人都坐在他的位字旁。 

去年嘗試過 Meta 的 BlenderBot 的人說「它很愚蠢而且有點無聊,」該公司的首席人工智慧官 Yann LeCun 說, 「這很無聊,因為它變得保守和安全了。」 圖片來源:Marlene Awaad/Bloomberg

 

研究人員們最終成功幫助 Meta 開發了 AI 技術,使得 Meta 如今在幕後能大量使用這些技術來幫助定位廣告投放、向使用者推薦文章和影片,以及辨識錯誤資訊和其他有問題的內容。 

現在 Meta 面臨著如何將 AI 轉變成產品的問題。Facebook 在 2010 年代後期提供了尖端的臉部辨識技術,但在有人抱怨它損害了人們的個人隱私後便將其刪除了。它還提供了另一種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立即將社群媒體文章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但這最終僅成為了一種有限和狹隘的用途。 

在上周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祖克伯表示,人工智慧支撐著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許多最重要的功能,包括向人們展示即時影片,並推薦給使用者一些他們還尚未關注的帳號的其他照片、影片和文章。 

在上個月的線上露面中,當被問及 Meta 會如何部署聊天機器人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時,LeCun 表示他們可以幫助小企業在 Facebook 上製作投放廣告。他補充說,一旦人們進入元宇宙,他們將需要人工智慧生成工具來創建虛擬物品。 

此外,Kofman 說到近幾個月來 Meta 內部的技術發展步伐已經加快了不少。 

祖克伯和 Meta 的首席產品長 Chris Cox 以及首席技術長 Andrew Bosworth 每週都會與 AI 產品團隊的領導者舉行團隊會議。Kofman 說,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們還迅速組建了專門將 AI 轉化為產品的團隊,這一團隊會與負責 Meta 應用程式系列中的其他人共同合作。 

Meta 的目標是能更快推出 AI 驅動的產品,並將這些產品直接交到使用者手中使用。最終,祖克伯還希望將一些底層技術融入到他對元宇宙的願景中。 

而他將如何彌合這兩項重要技術之間的差距,對此我們仍不清楚。但可以確認的是,祖克伯已將生成人工智慧技術作為公司的首要任務。 

祖克伯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說到:「我對 Meta 的其中一個目標,是使 Meta 在我們的研究基礎上,成為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