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第14代Core i處理器效能實測,架構不變時脈小升級

Intel第14代Core i處理器效能實測,架構不變時脈小升級

ADVERTISEMENT

代號為Raptor Lake Refresh的Intel第14代Core i處理器屬於小改款的升級版本,筆這這次將針對Core i9-14900K、Core i5-14600K等型號進行效能實測。

最高Turbo時脈拉到6GHz

在首波推出的Raptor Lake Refresh處理器中,Core i9-14900K、Core i5-14600K等型號與前代同等級產品的P-Core、E-Core數量相同,僅將最高Turbo時脈分別提升200MHz,代際之間差異相當有限。

相較之下,Core i7-14700K較前代同等級產品多出4組E-Core,連帶多出4MB E-Core專屬的L2快取記憶體,以及3MB全體核心共用的L3快取記憶體,且最高Turbo時脈同樣提升200MHz,規格提升幅度相對明顯許多。

不過要先向讀者說聲抱歉的是,筆者目前只有收到Core i9-14900K、Core i5-14600K等型號的樣品,且因個人因素無法在第一時間完成測試,若未來有機會,則會補上Core i7-14700K的測試。

Core i9-14900K採8P+16E組態,共有24核心、32條執行緒,P-Core最高Turbo時脈可達6.0GHz,最高TDP為253W。

Core i5-14600K則為6P+8E組態,共有14核心、20條執行緒,P-Core最高Turbo時脈為5.3GHz,最高TDP為181W。

這次測試使用的主機板為MSI MEG Z790 Ace Max以及MSI MEG Z790 Ace(後詳)。

MSI MEG Z790 Ace Max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援最高傳輸速度可達5.8Gbps的Wi-Fi 7無線網路。而其Thunderbolt 4端子不但可以在使用內建顯示時輸出畫面,當使用者使用獨立顯示卡時,也可以將畫面串接至Thunderbolt 4端子輸出。

Intel第14代Core i處理器效能實測,架構不變時脈小升級

▲這次測試以Core i9-14900K、Core i5-14600K等型號為主。

測試環境與條件

在本測試中,均開啟主機板之EXPO、XMP等記憶體自動超頻功能,載入記憶體模組內建的DDR5-6000參數,並開啟顯示卡的Resizable BAR功能,除Handbreak轉檔測試之外,各成績都是進行2輪測試,在確定沒有極端值後取平均。

遊戲效能使用遊戲內建的測試模式,在1080p、2K、4K解析度搭配最高畫質設定,若有設定範本則套用最高範本,若無則將所有畫質相關項目調至最高,關閉VRS或動態解析度等設定,並僅進行開、關光線追蹤功能的調整。

而在測試過程中,遇到2組14代Core i處理器、記憶體、MEG Z790 Ace Max主機板相衝的狀況,導致無法開機,且暫時無法排除問題,故在測試時更換為規格接近的MEG Z790 Ace主機板進行測試。

另一方面,雖然這次筆者針對Core i9-13900K、Core i5-13600K、Ryzen 9 7950X、Ryzen 7 7700X等對照組處理器進行重新測試,但Ryzen 9 7950X3D、Ryzen 7 7800X3D則因時間緊迫來不及重新測試,故引用先前專題之測試數據。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i9-14900K、Core i5-14600K
散熱器:MSI MEG Coreliquid S360
主機板:MSI MEG Z790 Ace(UEFI 版號 1.A1)
記憶體:G.Skill Trident Z5 Neo 16GBx2(@DDR5-6000)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ounder Edition
儲存裝置:Solidigm P44 Pro 1TB
電源供應器:MSI MPG A1000G PCIE5
軟體環境: Windows 11專業版22H2(Build 22621.2134),GeForce Game Ready 537.13,
對照組測試平台差異部分:
處理器:Intel Core i9-13900K、Core i5-13600K;AMD Ryzen 9 7950X、Ryzen 7 7700X
主機板:MSI MEG Z790 Ace Max(UEFI版號:A.0A)、ASRock X670E Taichi(UEFI版號:1.60)

Core i9-14900K、Core i5-14600K的CPU-Z資訊畫面。

使用的主機板為MSI MEG Z790 Ace,搭配G-Skill DDR5-6000記憶體。

(下頁還有Raptor Lake Refresh效能測試與分析)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訪客
2.  訪客 (發表於 2023年11月01日 20:10)
謎之音1:
 關於處理器的型號,根據 Core i9-14900K 與 Core i7-14700K,
 為什麼 Core i5 推出的不是 14500K 而是 14600K?

謎之音2:
 為何Intel處理器越高階,核心的「原始頻率」就越低?
 因核心較多,降低時脈以減少待機功耗?(買高階型號的使用者會在意?)
國寶大師 李文恩
3.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23年11月06日 23:01)
※ 引述《訪客》的留言:
> 謎之音1:
>  關於處理器的型號,根據 Core i9-14900K 與 Core i7-14700K,
>  為什麼 Core i5 推出的不是 14500K 而是 14600K?
因為下面還有Core i5-14500...吧(前一代確實有Core i5-13500)


> 謎之音2:
>  為何Intel處理器越高階,核心的「原始頻率」就越低?
>  因核心較多,降低時脈以減少待機功耗?(買高階型號的使用者會在意?)
這個除了「減少待機功耗」,或許也與買高階產品才有「高階功能」(更廣的彈性時脈空間)有關。真是個有趣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找個機會來問問原廠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