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顯示卡實測:頂級效能不負期待,質感作工媲美精品等級!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顯示卡實測:頂級效能不負期待,質感作工媲美精品等級!

ADVERTISEMENT

對遊戲玩家來說,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顯卡的問世,為頂尖遊戲效能樹立了一個全新的標竿,兼具優異畫質與絕佳流暢性的遊戲體驗成為玩家觸手可及的領域,全新的 Ampere 架構帶來了效能兩倍於前一世代的第二代 RT 核心、第三代 Tensor 核心與串流多處理器的黃金組合,再加上 CUDA 核心數大幅提升,讓實際的遊戲效能有著相當顯著的成長,在更多遊戲都導入 RTX 即時光線追蹤效果與 DLSS 人工智慧渲染技術之下,也讓遊戲聲光效果直逼電影水準!

為滿足玩家更多元的選擇,繼第一波高階款的 GeForce RTX 3090、RTX 3080 與 RTX 3070 推出後,NVIDIA 也陸續推出中階定位的 GeForce RTX 3060 Ti 與 RTX 3060,而在 COMPUTEX 2021 期間也接連推出了中高階定位的 GeForce RTX 3070 Ti 與 RTX 3080 Ti,其中 RTX 3080 Ti 更成為規格僅次於頂級旗艦卡 GeForce RTX 3090 的產品,除了同樣採用 Ampere 架構,CUDA 核心更是高達 10,240 個,運行時脈也直逼 GeForce RTX 3090,僅在顯示記憶體方面減半為 12 GB GDDR6X 的規格。

此次搭配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實測的機殼為大廠 MSI 所出品的 MPG SEKIRA 100R 機殼,內部則配置 MPG Z590 GAMING PLUS 主機板與 MPG Core Liquid K240 水冷、MPG A850GF 電源供應器…等,稱得上是「MSI 全家桶」!

目前各家品牌均已推出 GeForce RTX 3080 Ti 版本的顯卡,本篇報導筆者就為大家帶來由 MSI 所推出的頂級顯卡系列「SUPRIM X」的升級版-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的實測,來看看這張新卡的效能表現究竟如何!本篇報導也同場加映 MSI 電競桌機-陣容包括 MPG Z590 GAMING PLUS 主機板、MPG Core Liquid K240 水冷、MPG A850GF 電源供應器與 MSI MPG SEKIRA 100R 機殼,一起看下去吧。

為頂尖玩家量身打造,內在規格、外觀設計毫不妥協

作為 MSI 旗下最具代表性的顯示卡系列產品,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定位為最高階遊戲顯示卡延續了過往著重細節的設計思維,即便是內藏於機箱內的零組件,外觀仍舊細心打磨出優異的質感,同時也加入了品牌獨有的功能設計,包括兼具視覺效果與強悍散熱能力的 TRI FROZR 2S 散熱系統,搭配與 GPU 核心緊密貼合的鍍鎳銅底座與陣列式導熱管,能高效率排除高熱,為系統帶來良好的穩定性。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正面為三風扇設計,表面由金屬磨砂與髮絲紋兩種材質共同組成,配上幾何切面設計手法,讓整體視覺效果顯得相當豐富。

風扇採用了 MSI RORX FAN 4.0 技術,以外部環形結構串起兩葉片的組合,輔以獨特的扇框設計,可有效匯聚風流並營造風壓,正對散熱鰭片以強化散熱效果。此外,在風扇中心處也透過類浮雕的手法呈現立體感十足的微星龍魂標誌,外觀可說是非常搶眼。

背面使用了大面積的金屬強化材質,並配置了多個散熱貼片,架構出內部的散熱通道。

背面在光線映照下有著犀利的斜向髮絲紋路,同時也能看到 GPU 背面的電容佈局。

背面右側規劃了一枚蝕刻立體龍魂盾牌,婁空式設計搭配內部 RGB 燈效讓吸睛度大增。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本身也支援雙 BIOS 配置,提供靜音(SILENT)與電競(GAMING)兩個模式。

底部配置了一整排散熱鰭片,隱約可以看到內部的熱導管,而這些設計都是為了將 GPU 運行時的高熱帶出,藉此確保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頂部同樣也有大量的散熱鰭片,而電源供應接口則為 3 組 8 Pin 接口,用以滿足顯卡高達 400W 的功率,電源供應方面官方也建議選擇 850W 以上的規格。

連結埠共提供 HDMI 2.1 一組與 DisplayPort 1.4a 三組。

顯卡的尾端也作了加固設計。

在玩家相當關注的穩定性方面,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透過內建雙重 BIOS、客製化 PCB 保險絲與板卡加固設計,來確保顯卡在長時間運轉下依舊維持高效能。另外針對顯卡本身較大的尺寸與重量,隨附的支撐架也能有效降低 PCIe 插槽的負擔,成為機殼內額外防護的一環。

原廠隨盒附贈了一組高度可手動調整的顯卡支撐架,避免重量近 2 kg 的顯卡因重量導致 PCIe 插槽損毀,玩家們就不用再想辦法拿什麼免洗筷來克難 DIY了!

支撐架與顯卡接觸面特別加上止滑墊,使用時可以更穩固!

實際將支撐架安裝至機箱中的樣貌。

開機時,側邊的 RGB 燈帶相當顯眼,炫目程度可說是恰到好處!

顯卡背面的蝕刻龍魂圖騰透光效果很不錯,是機箱中的一大視覺焦點!

效能實測

看完這張顯卡的外觀設計之後,接著當然要來實戰一下,測試它的效能表現,以下為大家列出此次實測平台的重點規格:

  •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700K
  • 主機板:MSI MPG Z590 GAMING PLUS
  • 記憶體:KLEVV 8GB DDR4-2667(SK Hynix 顆粒)
  • 儲存:AGI 256GB M.2 PCIe Gen3x4 SSD
  • 電源供應器:MPG A850GF
  • 散熱系統:MPG Core Liquid K240 一體式水冷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Home Ver. 20H2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的體積不小,寬度會佔用兩組 PCIe 插槽,長度更是有 33.6 公分長,玩家在安裝時需要注意放入機箱時的角度。

透過 GPU-Z 來查看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的詳細規格,GPU 的基本時脈為 1365 MHz,最大加速時脈可達 1830 MHz ;另外顯示卡的傳輸頻寬達 912.4 GB/s,記憶體模組則採用 GDDR6X 的規格。

3DMark 效能實測

對玩家來說,想體驗最佳的 3D 遊戲體驗,一款高效能的獨立顯卡絕對不可少,隨著科技的發展,過去只在電影大螢幕出現的真實視覺特效,現在透過家中的電腦也能輕鬆體驗,而 NVIDIA GeForce RTX 系列的出現,也讓過去的夢想成為現實,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即時光線追蹤(Real-time ray tracing)」與「深度學習超高取樣(DLSS)」這兩項次世代的技術。

「即時光線追蹤」透過物理行為計算來達到模擬光線真實反射的效果,無論是水面倒影或是其他可光射光線的材質,以及所有受到光線反射影響明亮度的物體,都能最大化貼近現實生活所見;「深度學習超高取樣」技術則藉由人工智慧與類神經網路,實現繪圖運算效能的提升,進一步增加畫格的流暢度,同時也能呈現最銳利無鋸齒狀邊緣的影像。

在接下來的效能實測段落,我們先透過 3DMark 進行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各個模式的效能實測,並進一步透過 Port Royal 與 DiretX Raytracing 兩個模式來評量即時光線追蹤的效能。

3DMark 效能跑分成績一覽

從上面的跑分成績不難看出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的效能確實是達到頂尖的等級,其中評斷 3A 大作運行能力的 Fire Strike 模式逼近 32,000 分,達所有受測電腦的99%,4K 高畫質模式的 Fire Strike Ultra 也超過 12,000 分;另外 DirectX 12 的 Time Spy 模式也輕鬆超越 16,000 分,同樣勝過所有受測電腦 99% 以上,4K 高畫質模式的 Time Spy Extreme 也將近 8,700 分,在超高解析度下運行 3A 級大作可說是毫無壓力。

3DMark 光線追蹤效能跑分成績一覽(DirectX Raytracing 模式未提供分數,因此數據為空)

3DMark 中有兩個不同的即時光線追蹤效能跑分模式,其中 Port Royal 同時提供跑分量化分數與實測的 FPS 成績,而 DirectX Raytracing 則是純粹實測顯示卡處理光線追蹤的效能,因此只有 FPS 的成績。經實測,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在兩個模式運行之下可達 55-60 FPS 之間,而 Port Royal 的分數在預設的 2K 解析度將近 13000 分,相較於前一世代的 RTX 2080 Ti 8000 分左右的成績,提升超過 60%。

其他即時光線追蹤效能測試

筆者再透過 Boundary Ray Tracing Benchmark 與 Bright Memory Infinite RTX Benchmark 這兩個由遊戲獨立出來的效能測試工具進一步評析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在光線追蹤方面的效能表現。

Boundary Ray Tracing Benchmark 跑分成績一覽

Boundary Ray Tracing Benchmark 是去年新發佈的光線追蹤基準測試工具,同時也支援 DLSS 2.0 新技術,在實測中我們分別啟動了 DLSS 不同的品質設定,在「平衡」的設置,4K 解析度下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可獲得 51 FPS 的成績,若開啟至「最佳性能」更能在 4K 解析度下逼近 100 FPS,可證明這張顯卡的在啟動光線追蹤技術的情況下,在 DLSS 技術能夠進一步帶來更好的畫面流暢度。

Bright Memory Infinite RTX Benchmark 跑分成績一覽

Bright Memory Infinite RTX Benchmark 同樣是在去年新推出的光線追蹤基準測試工具,也支援 DLSS 2.0 技術,在實測中我們分別以 RTX 特效高與「非常高」搭配 DLSS 設定「性能」與「品質」進行交叉測試,可以看到在 RTX 高與 DLSS 性能的設定下能跑出 4K 51 FPS 的成績,而壓力最大的 RTX 非常高與 DLSS 品質的組合,在 4K 解析度下仍能跑出 37 FPS 的成績,在效能方面的表現令人驚艷。

遊戲跑分實測

隨著時間進入 2021 年,支援即時光線追蹤的遊戲大作也愈來愈多,不過相信大家都知道,遊戲開啟即時光線追蹤之後顯示卡的壓力就大,也會造成畫面幀率的大幅下降,因此 NVIDIA RTX 系列顯卡的 DLSS 技術就顯得至關重要,透過基於 AI 人工智慧的強化可以進一步改善畫質,在消減邊緣鋸齒的情況下做到幾乎不損耗任何性能,而新版本的 DLSS 2.0 更能做到開啟光線追蹤特效的情況下提升顯示性能最高達 40% 之多,至於實際表現真的這麼神奇嗎?接下來我們就直接進入「實戰篇」,以遊戲實際運行來考驗一下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的「抗壓性」!

筆者挑選了五款最近比較熱門並支援即時光線追蹤的 3A 遊戲,透過其內建的效能跑分工具(《德軍總部:血氣方剛》、《古墓奇兵:暗影》、《戰慄深隧:流亡》)或是以 NVIDIA FrameView 工具多場景記錄方式(《控制》、《電馭叛客 2077》)來獲取 Full HD、2K 與 4K 解析度下的畫面幀率數據,同時透過將「光線追蹤」與「DLSS」兩項指標功能開啟 / 關閉之後的組合來觀察其幀率的變化。

《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 Youngblood)》

在《德軍總部:血氣方剛》的實測中,我們將畫質調整至最高的「夭壽喔!」,並分別在 Full HD(1920 x 1080 px)、2K(2560 x 1440 px)和 4K(3840 x 2160 px)三種解析度下,分別實測「光追關 + DLSS 關」、「光追開 + DLSS 關」與「光追開 + DLSS 開」這三種設定組合,不難發現,無論在 Full HD、2K 或 4K 解析度下,開啟了光線追蹤後都會讓平均 FPS 大幅下降,但在 DLSS 啟動後,畫面幀數都能獲得明顯的提升,以 4K 畫質下同時開啟光追與 DLSS,兩個場景跑分都能獲得平均 FPS 破百的成績。

《古墓奇兵: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雖然推出至今已有數年時間,但卻是相當早就更新加入即時光線追蹤效果的遊戲,我們同樣以 Full HD、2K、4K 這三種不同的畫面解析度,分別實測即時光線追蹤與 DLSS 開關組合的跑分(備註:此款遊戲僅支援 DLSS 1.0,高階卡在 Full HD 的解析度無法開啟 DLSS,因此 Full HD 測試沒有光追與 DLSS 同時開啟的成績),可以發現在光追與 DLSS 同時啟動的情況下,畫面幀率相較於開啟光追但關閉 DLSS 時更為提升,在 4K 解析度下也能有逼近 80 FPS 的成績,也能確保在遊戲過程中的流暢性。

《戰慄深隧:流亡加強版(Metro Exodus:Enhanced Edition)》的實測,分別測試三種解析度對應光線追蹤開啟至最高品質 Ultra和 DLSS 開關的 FPS 變化。

充份利用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打造極度擬真場景氛圍的 FPS 大作《戰慄深隧:流亡》在今年 5 月正式推出了更多即時光線追蹤效果與 DLSS 2.0 支援的《戰慄深隧:流亡加強版》,也提供更清晰的影像效果和幀率優化,而我們也透過這個版本進行 Full HD、2K 與 4K 解析度的光線追蹤與 DLSS 實測,由於遊戲不提供光線追蹤關閉的選項,因此我們一律將光追設定為最高品質的「Ultra」,並搭配 DLSS 「關閉」與兩種不同取向的「品質」與「效能」來做交叉測試。

從實測結果可以發現光線追蹤的開啟對於畫面幀數的壓力頗大,Full HD 與 2K 均在 60 FPS 上下,4K 畫質更是只有 38 FPS 左右,但在開啟 DLSS 之後就能發現 Full HD 與 2K 畫質的幀率明顯提升至 80 FPS 左右,4K 畫質在 DLSS 效能模式更能超過 70 FPS,讓玩家享受即時光追帶來的真實視覺效果的同時,也能維持畫面的流暢運行。

《控制(Control)》 的實測,分別測試三種解析度對應光線追蹤和 DLSS 開關的 FPS 變化。

在支援即時光線追蹤的大作《控制》中,我們以相同的方式實測了 Full HD、2K 與 4K 三種解析度下的運行效能,其中光線追蹤開啟時均設定為最佳品質的「高」。經實測發現在未開啟光追與 DLSS 的情況下,Full HD 與 2K 畫質均能達到平均 100 FPS 以上的成績,4K 解析度下也有近 90 FPS 的表現,但在開啟光追之後幀率明顯下降,尤其解析度較高的 2K 與 4K 都降低 30% ~ 40% 左右,當進一步開啟 DLSS 後可以發現幀率明顯回升近 15% 左右,在 4K 畫質之下同時開啟光追與 DLSS 仍可穩定達到 60 FPS 以上的流暢度。

《電馭叛客 2077(Cyberpunk 2077)》的實測,分別測試三種解析度對應光線追蹤和 DLSS 開關的 FPS 變化。

《電馭叛客 2077》可說是近期支援即時光線追蹤的遊戲中,硬體效能最吃重的一款,我們以相同方式實測 Full HD、2K 與 4K 三種畫質下的運行並進行開/關光追與 DLSS 的交叉測試,可以發現在未開啟光追的情況下,遊戲於 Full HD 與 2K 畫質均可達 70 ~ 80 FPS的水準,4K 畫質也有 44 FPS 左右的成績,但在開啟光線追蹤效果後幀率大幅下滑,4K 下甚至接近「腰斬」的 23 FPS 左右,不過在開啟 DLSS 後幀率就「回血」了,其中 Full HD 與 2K 都能回到 70 FPS 以上,而 4K 畫質下也能接近未開啟光追的 43 FPS。

創作者效能實測:V-Ray 5 Benchmark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顯卡除了鎖定電競取向外,其強悍的效能也非常適合追求高效能的內容創作者,RTX Studio 正是專為創作者量身打造的優化技術。接下來我們就從創作者的需求角度來進行測試分析,使用的是V-Ray 5 Benchmark 這款測試電腦渲染速度的工具,其中 V-Ray CUDA 與 V-Ray RTX 兩個模式是針對顯卡效能的測試模式,以下面提供實測結果供大家參考。

V-Ray GPU CUDA 主要測試的是顯卡 GPU 運算加速的效能,實測後獲得 1668 分,相較於前一世代的 GeForce RTX 2080 Super 有著 20% 左右的效能提升。

V-Ray GPU RTX 主要測試 NVIDIA RTX 系列顯卡 GPU 的渲染速度,實測後獲得 2705,相較於前一世代的 GeForce RTX 2080 Super 提升 65% 之多。

NVIDIA BROADCAST 在家輕鬆直播、語音聊天和視訊會議

針對時下不少人對直播與視訊會議品質的追求,NVIDIA 也藉由自家技術打造出全新的 NVIDIA Broadcast 應用程式,藉由 RTX 系列顯卡的運算效能,帶來視訊與音訊效果更佳的直播與視訊會議體驗,透過內建的「人工智慧綠幕」效果,可將任何空間變成居家工作室,輕鬆打造你想要的虛擬背景,也能透過自動取景功能來追蹤使用者的動作,無需配置額外的硬體設備,當然,還有更多實用的功能,可以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

  • 噪聲抑制功能:透過人工智慧的輔助,使用者可以「一鍵」消除惱人的背景雜音,包括鍵盤打字聲、麥克風雜訊、主機風扇聲與吵鬧的背景迴響…等,如此一來當玩家直播時,對話便更容易讓觀眾理解,達到更棒的直播效果,此外,因居家防疫需要在家工作的使用者,再也不用特別找尋安靜的地點,隨時隨地都能遠端參與會議。
  • 虛擬背景:不需昂貴的設備或複雜的光線設定,就能將背景移除、替換或模糊。
  • 自動取景:無需額外的硬體投資,就能使用自動取景功能,即時動態追蹤你的動作,自動裁切和縮放畫面,讓你四處移動也能持續成為觀眾眼中的焦點。
  • 視訊雜訊消除: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透過視訊雜訊消除功能,即可提升網路攝影機畫質,消除因光線不足而導致的視覺雜訊,呈現更清晰的畫面。

同場加映:MSI 電競 DIY 主機配件

MSI 旗下電競產品除了大家熟知的電競筆電與電競主機外,針對 DIY 族群也推出多元的電競 DIY 主機配件,除了本次評測主角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顯示卡外,此次評測過程也搭配了 MPG Z590 GAMING PLUS 主機板、MPG Core Liquid K240 一體式水冷、MSI MPG SEKIRA 100R 機殼與 MPG A850GF 電源供應器,接下來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MSI MPG SEKIRA 100R 為中型塔式機殼,鋁質機身帶有黑色髮絲紋路,側板為黑色強化玻璃材質,並配置有多組大尺寸系統散熱風扇。

機身正面採用雙材質設計,下半部的網孔可顯露出系統風扇的 RGB 燈效。

機身正面頂部配置有前置面板,除了多組實用的 I/O 埠,也規劃了電源鈕、重置鈕與 LED 燈效切換控制鈕。

機身頂部提供了磁性防塵網,方便玩家自行拆卸清潔,以維持最佳散熱效果。

MPG Core Liquid K240 一體式水冷,在水冷頭上配置了 2.4 吋的 LCD 顯示器,可客製化顯示不同的資訊或圖片。

此次測試平台搭配了 MPG A850GF 電源供應器,提供 850W 輸出,並獲得 80 Plus 金牌認證。

全盤掌握硬體狀態與客製化設定工具:MSI Center

過去微星電競家族的產品中都內建了介面友善且功能完備的一站式設定工具 Dragon Center,而這個頗受玩家好評的系統中控台今年也蛻變為嶄新的「MSI Center」,未來無論是電競、商務或創作者系列產品,都統一採用 MSI Center,相較於過去大家熟悉的 Dragon Center,MSI Center 介面設計得更簡潔且更易於瀏覽,除了最核心的系統監控與功能設定外,過去在電競與創作者系統中各自的特色功能現在也都以模組化的方式,讓用戶可依照個人需求來下載安裝使用,大大提升了所謂的個人化彈性!

MSI Center 的功能主頁秀出系統運行的相關資訊,我們可以透過上方的功能分頁來切換不同的功能群組。

不同於以往 Dragon Center 都是已經整合好所有的功能,MSI Center 將功能進行「模組化」並集中於「功能集」之中,讓用戶依據個人需求自行下載安裝。

而 MSI Center 也能對應 MPG Core Liquid K240 一體式水冷或 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提供進階設定功能,像是「Coreliquid」模組可自定處理器散熱模組 LCD 顯示器的畫面內容與風扇的運行方式,另外安裝「FROZR AI Cooling」的功能模組則讓用戶進一步自訂系統散熱的運行模式,對應 CPU 與 GPU 指定的溫度即可立即強化散熱效率。其他還包括 AI 驅動的「Smart Priority」與「Game Mode」,可自動優化支援的應用程式及遊戲。當然,MSI Center 還有更多實用的功能都在「功能集」中等你自己來發掘!

搭配 MPG Core Liquid K240 一體式水冷的「coreliquid」功能,可自定顯示螢幕上的資訊與風扇設定。

風扇的運行有多種不同的預設模組,也可自訂符合個人需求的設定。

Smart Priority 可依照個人需求來優化應用程式的運行效能。

Game Mode 能針對遊戲應用將效能調校至最佳化狀態,藉以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

Mystic Light 可控制支援配件的 RGB 燈效。

小結:不負眾望,追求頂級效能的新選項!

作為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中的旗艦級產品,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毫無疑問展現出規格與性能上的極大優勢,經實測後,它的效能表現確實不負玩家的期待,主流 3A 級大作基本上在 4K 解析度都能毫無壓力地運行 60FPS,透過 NVIDIA DLSS 技術的加持,讓玩家不需要因為即時光線追蹤特效與高畫質和FPS妥協,透過AI人工智慧與專職光線運算的RT核心,就能帶來頂級視覺效果與流暢度兼具的最佳遊戲體驗!此外,這張顯卡高達12GB的記憶體配置與GPU效能,針對創作類軟體也能輕鬆駕馭!當然,在多數人都在家工作學習的時刻,NVIDIA Broadcast 讓你運用人工智慧的音訊和視訊效果,將直播、語音聊天和視訊會議提升至全新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高達 400W 功率對顯卡的散熱系統是很大的考驗,但透過 MSI 精心打造的 TRI FROZR 2S 散熱系統,即便長時間高速運行,系統溫度依舊能獲得良好控制,讓強悍的效能得以穩定輸出!

不僅效能表現符合預期,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的外觀設計也不負其旗艦定位!

不得不說,MSI 十分看重玩家們對產品外觀的高標準,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無論是整體用料或在諸多小細節上的處理都相當到位,簡直就是把零組件當作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在設計,在顧及散熱、穩定性的同時,點綴在板卡上的 RGB 燈效都恰到好處,不會有廉價的「電子花車」感,對於偏好透過側透展示機殼內陳設的玩家來說,這點做的很不錯。當然,筆者也蠻推薦大家可以搭配 MSI DIY 電競機的其他配件,像是兼具美觀外型、散熱、且易於佈局的 MSI MPG SEKIRA 100R 機殼,或是可自定 LCD 顯示器內容的 MPG Core Liquid K240 一體式水冷,都是能充分展現玩家個人風格的不錯選項!

Axiang Chin
作者

阿祥,本名秦庭祥(Axiang Chin),是一個專注於3C領域、尤其是行動通訊領域的部落客,自2004年10月開始經營部落格超過18年之久,長期關注3C產品資訊與應用,也有豐富的講師經驗。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