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測 評測 的最新熱門文章 新聞 AMD Ryzen Mobile 4000 Tech Day:有備而來!Ryzen Mobile 4000 系列行動處理器電源管理深度解析 R.F. 發表於 2020年3月17日 09:00 Plurk AMD Zen 2 微架構追上 Intel Coffee Lake 微架構效能表現,市占率逐漸上升,但對於行動市場而言,效能並不是唯一關心要件。AMD 於 Ryzen Mobile Tech Day 大幅度展示代號 Renoir 處理器的電源管理與電力效率特點,直指過去很難... 新聞 AMD Ryzen Mobile 4000 Tech Day:U、H、HS 系列產品釋出詳細架構資訊,運算、繪圖持續領先 R.F. 發表於 2020年3月16日 21:00 Plurk 行動市場蓬勃發展,並針對小至手持薄型裝置、大至行動工作站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產品等級與需求。AMD 這次透過 Zen 2 微架構與 TSMC 7nm 製程,不僅繼續保有內建 3D 繪圖效能優勢,實體八核心效能輾壓對手,更要完善能源效率,改善以往續航力差強人意的軟肋。 新聞 Core i7-1065G7 Ice Lake 強化 CPU+GPU,Razer Blade Stealth 13 Mercury White 測試 R.F. 發表於 2020年3月13日 11:30 Plurk Intel 市售第一款 10nm 製程處理器為 Core i3-8121U,孤軍奮鬥沒有在市場留下太多印象。第二代 10nm 製程「10nm+」透過代號 Ice Lake U 系列與 Y 系列大舉進攻行動市場,這次我們透過處理器 TDP 設定於 25W 的 Razer Bl... 教學 KIOXIA XG6-P 2TB M.2 2280 NVMe SSD 評測: 左擁效能、右擁容量 Basih 發表於 2020年3月05日 09:00 Plurk 剛從 Toshiba Memory 更名為 KIOXIA 的鎧俠,透過導入 3D 堆疊 96 層 TLC 快閃記憶體以及高密度封裝,讓單一快閃記憶體封裝擁有 1TB 大容量,僅需 2 顆即可於 M.2 2280 SSD 提供 2TB 規格,並推出性能版 XG6-P 客戶端 ... 打破容量小、效能差迷思,Plextor M9P(Y) Plus AIC NVMe SSD 有感進步實測 Basih 發表於 2020年3月03日 09:00 Plurk SSD 內部其實就像多個快閃記憶體組合成 RAID,SSD 容量越高、通道數量越多,讀寫速度也越快。Plextor 最新推出 M9P(Y) Plus AIC NVMe SSD 打破觀念,全容量系列效能均有提升,並以小容量提升最多,更適合作為玩家的第一顆 SSD。 新聞 《掃雷組》:Odroid Go Advance土砲掌上型主機軟體與遊戲篇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20年2月24日 13:00 Plurk Odroid Go Advance搭載Arm架構處理器,目前Odroid官方提供已整合EmulationStation的Ubuntu作業系統,玩家只要將映像檔燒錄至microSD卡即可使用,此外Batocera與TRA等社群也都釋出了對應的映像檔,玩家可以自行選擇習慣的版本。 新聞 《掃雷組》:Odroid Go Advance土砲掌上型主機組裝篇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20年2月21日 09:00 Plurk 看看Odroid Go Advance的軟、硬體設計,以及組裝過成與實際執行遊戲的使用心得吧。 這批很純,只有 +12V!Intel 新 ATX 電源供應器設計指南「ATX12VO」是什麼? R.F. 發表於 2020年2月18日 09:00 Plurk 電腦用電源供應器從 XT、AT 轉換成 ATX 已有 25 年左右的歷史,期間針對規格修修補補、主要電力從 +5V 移轉至 +12V、新增數種插頭以外,並沒有重大的變革,如今 Intel 公布 ATX12V0 設計指南,電源供應器僅保留 +12V 電壓,移除其它 +3.3V... Seagate FireCuda 520 2TB SSD 評測,PCIe 4.0 NVMe 高速讀寫更需 Rescue 資料救援計畫! R.F. 發表於 2020年2月17日 09:00 Plurk Phison PS5016-E16 SSD 控制器為目前市面上唯一支援 PCIe 4.0 x4 規格的晶片,不少廠商所推出的 PCIe Gen4 SSD,均採用該廠該晶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Seagate FireCuda 520 SSD 系出同源,採用 STXZP010BE... MSI 雙陣營 Radeon RX 5500 XT 與 GeForce GTX 1650 Super Gaming X 版本顯示卡對決! Basih 發表於 2020年2月13日 17:40 Plurk AMD 與 NVIDIA 陣營於近期針對 1080p 解析度螢幕,各自推出新款顯示卡 Radeon RX 5500 XT 和 GeForce GTX 1650 Super 搶攻遊戲玩家,MSI 也推出採用這 2 款顯示晶片的自製版本,Gaming X 型號融合 TWIN F... 來裝 16 核心小鋼砲吧!Asus ROG Strix X570-I Gaming Mini-ITX 主機板評測 R.F. 發表於 2020年2月11日 09:00 Plurk 受惠於 AMD chiplet 設計以及 TSMC 7nm 製程,AM4 封裝面積能夠納入 2 個實體八核心 CCX 晶粒,推出實體十二核心、十六核心 Ryzen 9 3900X/3950X 處理器。需要多核心效能的 Mini-ITX 玩家同享福利,不必攀附 HEDT 平台... 新聞 GIGABYTE AORUS FI27Q-P 戰術型電競螢幕搭載 HBR 3,更有 NVIDIA G-SYNC 相容認證 Basih 發表於 2020年1月22日 14:23 Plurk GIGABYTE AORUS 戰術型電競螢幕目標市場明確,依據玩家使用情境強打 TN、VA、IPS 3 大類型面板,其中 IPS 類型產品線近期推出 FI27Q-P 新型號,ANC、黑平衡技術為 2.0 版本,更升級 HBR 3 支援高頻寬傳輸,並相容 NVIDIA G-S... 上一頁9下一頁
新聞 AMD Ryzen Mobile 4000 Tech Day:有備而來!Ryzen Mobile 4000 系列行動處理器電源管理深度解析 R.F. 發表於 2020年3月17日 09:00 Plurk AMD Zen 2 微架構追上 Intel Coffee Lake 微架構效能表現,市占率逐漸上升,但對於行動市場而言,效能並不是唯一關心要件。AMD 於 Ryzen Mobile Tech Day 大幅度展示代號 Renoir 處理器的電源管理與電力效率特點,直指過去很難...
新聞 AMD Ryzen Mobile 4000 Tech Day:U、H、HS 系列產品釋出詳細架構資訊,運算、繪圖持續領先 R.F. 發表於 2020年3月16日 21:00 Plurk 行動市場蓬勃發展,並針對小至手持薄型裝置、大至行動工作站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產品等級與需求。AMD 這次透過 Zen 2 微架構與 TSMC 7nm 製程,不僅繼續保有內建 3D 繪圖效能優勢,實體八核心效能輾壓對手,更要完善能源效率,改善以往續航力差強人意的軟肋。
新聞 Core i7-1065G7 Ice Lake 強化 CPU+GPU,Razer Blade Stealth 13 Mercury White 測試 R.F. 發表於 2020年3月13日 11:30 Plurk Intel 市售第一款 10nm 製程處理器為 Core i3-8121U,孤軍奮鬥沒有在市場留下太多印象。第二代 10nm 製程「10nm+」透過代號 Ice Lake U 系列與 Y 系列大舉進攻行動市場,這次我們透過處理器 TDP 設定於 25W 的 Razer Bl...
教學 KIOXIA XG6-P 2TB M.2 2280 NVMe SSD 評測: 左擁效能、右擁容量 Basih 發表於 2020年3月05日 09:00 Plurk 剛從 Toshiba Memory 更名為 KIOXIA 的鎧俠,透過導入 3D 堆疊 96 層 TLC 快閃記憶體以及高密度封裝,讓單一快閃記憶體封裝擁有 1TB 大容量,僅需 2 顆即可於 M.2 2280 SSD 提供 2TB 規格,並推出性能版 XG6-P 客戶端 ...
打破容量小、效能差迷思,Plextor M9P(Y) Plus AIC NVMe SSD 有感進步實測 Basih 發表於 2020年3月03日 09:00 Plurk SSD 內部其實就像多個快閃記憶體組合成 RAID,SSD 容量越高、通道數量越多,讀寫速度也越快。Plextor 最新推出 M9P(Y) Plus AIC NVMe SSD 打破觀念,全容量系列效能均有提升,並以小容量提升最多,更適合作為玩家的第一顆 SSD。
新聞 《掃雷組》:Odroid Go Advance土砲掌上型主機軟體與遊戲篇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20年2月24日 13:00 Plurk Odroid Go Advance搭載Arm架構處理器,目前Odroid官方提供已整合EmulationStation的Ubuntu作業系統,玩家只要將映像檔燒錄至microSD卡即可使用,此外Batocera與TRA等社群也都釋出了對應的映像檔,玩家可以自行選擇習慣的版本。
新聞 《掃雷組》:Odroid Go Advance土砲掌上型主機組裝篇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20年2月21日 09:00 Plurk 看看Odroid Go Advance的軟、硬體設計,以及組裝過成與實際執行遊戲的使用心得吧。
這批很純,只有 +12V!Intel 新 ATX 電源供應器設計指南「ATX12VO」是什麼? R.F. 發表於 2020年2月18日 09:00 Plurk 電腦用電源供應器從 XT、AT 轉換成 ATX 已有 25 年左右的歷史,期間針對規格修修補補、主要電力從 +5V 移轉至 +12V、新增數種插頭以外,並沒有重大的變革,如今 Intel 公布 ATX12V0 設計指南,電源供應器僅保留 +12V 電壓,移除其它 +3.3V...
Seagate FireCuda 520 2TB SSD 評測,PCIe 4.0 NVMe 高速讀寫更需 Rescue 資料救援計畫! R.F. 發表於 2020年2月17日 09:00 Plurk Phison PS5016-E16 SSD 控制器為目前市面上唯一支援 PCIe 4.0 x4 規格的晶片,不少廠商所推出的 PCIe Gen4 SSD,均採用該廠該晶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Seagate FireCuda 520 SSD 系出同源,採用 STXZP010BE...
MSI 雙陣營 Radeon RX 5500 XT 與 GeForce GTX 1650 Super Gaming X 版本顯示卡對決! Basih 發表於 2020年2月13日 17:40 Plurk AMD 與 NVIDIA 陣營於近期針對 1080p 解析度螢幕,各自推出新款顯示卡 Radeon RX 5500 XT 和 GeForce GTX 1650 Super 搶攻遊戲玩家,MSI 也推出採用這 2 款顯示晶片的自製版本,Gaming X 型號融合 TWIN F...
來裝 16 核心小鋼砲吧!Asus ROG Strix X570-I Gaming Mini-ITX 主機板評測 R.F. 發表於 2020年2月11日 09:00 Plurk 受惠於 AMD chiplet 設計以及 TSMC 7nm 製程,AM4 封裝面積能夠納入 2 個實體八核心 CCX 晶粒,推出實體十二核心、十六核心 Ryzen 9 3900X/3950X 處理器。需要多核心效能的 Mini-ITX 玩家同享福利,不必攀附 HEDT 平台...
新聞 GIGABYTE AORUS FI27Q-P 戰術型電競螢幕搭載 HBR 3,更有 NVIDIA G-SYNC 相容認證 Basih 發表於 2020年1月22日 14:23 Plurk GIGABYTE AORUS 戰術型電競螢幕目標市場明確,依據玩家使用情境強打 TN、VA、IPS 3 大類型面板,其中 IPS 類型產品線近期推出 FI27Q-P 新型號,ANC、黑平衡技術為 2.0 版本,更升級 HBR 3 支援高頻寬傳輸,並相容 NVIDIA 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