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代號為Clearwater Forest的Intel Xeon 6+處理器採用Intel 18A製程節點與Foveros Direct 3D先進封裝製造,在單一處理器中整合288組代號為Darkmont的E-Core核心,帶來更高的核心密度。
3種模塊的高度模組化設計
Clearwater Forest架構的模組化程度相當高,能夠混合搭配多種不同製程,達到控制成本與良率等優點。
延伸閱讀:
Intel說明Xeon 6處理器與Gaudi 3加速器優勢,雙路處理器給你滿滿192條PCIe Gen 5通道
Intel推出新款Xeon 6處理器,強化AI運算效能與效益還能跑DeepSeek
Intel Vision 24:Lunar Lake、Xeon 6處理器以及Gaudi 3加速器推動AI無所不在
Clearwater Forest下列3種不同的模塊構成:
- 運算模塊(Compute Tile,Intel 18A製程節點):內含代號為Darkmont的E-Core處理器核心
- 主動式基底模塊(Active Base Tile,Intel 3製程節點):運算模塊的載板,並搭載最高4組48 MB末端快取記憶體(總計192 MB),與4組DDR5-8000記憶體控制器
- I/O模塊(I/O Tile,Intel 7製程節點):延用前代模塊以達成向下相容性,整合PCIe、CXL、UPI等介面,以及8組加速器
從最小的分類組別開始看,Clearwater Forest內所有的核心皆為Darkmont架構E-Core核心,4組E-Core以及共用的4 MB L2快取記憶體將構成1組運算模組(Module),而6組運算模組會構成1組運算模塊(等於總共有24組E-Core),成為Clearwater Forest可擴充設計中最基本的單元。










同腳位可直接升級288核心處理器
Clearwater Forest的主動式基底模塊最多可以安裝4組運算模塊,並為每個運算模塊擴充48 MB末端快取記憶體(Last Level Cache,LLC)。整個主動式基底模塊搭載4組DDR 5記憶體通道,並提供最多192 MB末端快取記憶體。
I/O模塊則延用代號為Granite Rapids的Xeon 6處理器的設計,具有48組PCIe Gen 5通道、32組CXL通道、6組UPI 2.0端子(Ultra Path Interconnect,總計96組通道),以及可提供資料加密與壓縮的QAT(QucikAssist Technology)、佇列排序與封包最佳化的DLB(Dynamic Load Balancer)、加速資料傳輸的DSA(Data Streaming Accelerator)、提升資料庫記憶體效率的IAA(In-Memoty Analytics Accelerator)等功能的加速器各2組(總共8組加速器)。
受益於延用I/O模塊的社設計,讓Clearwater Forest處理器對外通訊的機制與先前世代相同,進而達到Pin-to-Pin腳位相容的升級彈性,能夠相容於Xeon 6900P系列的FCLGA7529腳位主機板。
Clearwater Forest的SoC(System on Chip,系統單晶片)最多能容納12組運算模塊、3主動式基底模塊組、2組I/O模塊。
「滿血版」Clearwater Forest具有12組運算模塊,總共具有288組實體核心,L2快取記憶體總容量達288 MB,並具有576 MB末端快取記憶體,支援12通道DDR5-8000記憶體(最高容量達3 TB,頻寬達1,300 GB/s),提供96組PCIe Gen 5通道、64組CXL通道、6組UPI 2.0端子。
Clearwater Forest也支援雙路處理器配置,等同於在單一伺服器提供高達576組實體核心,以及192組PCIe Gen 5通道,適合需要高核心數、高執行個體的應用,並提供充沛的擴充能力連接顯示卡、運算卡、固態硬碟以及各類運算卡。





Clearwater Forest最大的突破,就是在Intel 18A製程節點與Foveros Direct 3D先進封裝的助拳下,將更多核心塞入單一處理器,並強化電力效率。此外它也提供腳位相容的升級選項,讓現有的伺服器能透過單純更換處理器的方式進行升級,達到擴充核心數、提升效能、降低運作功耗等優勢,並壓低升級的經費成本。
對於隔代升級的企業用戶來說,Clearwater Forest大幅提高的核心數,並提供高達8:1的伺服器合併率,剩餘的空間與電力、散熱預算(Power Budget、Thermal Bugdet )也能用來擴充AI伺服器或其它基礎設置,為資料中心的建置與轉型提供更高的彈性。
筆者也將會在後續文章詳細說明Intel晶圓廠以及Intel 18A製程節點、各先進封裝的特色,請讀者參考全文目錄繼續閱讀。
(回到系列全文目錄)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