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Intel在2025年度Tech Tour.us活動中詳細說明Panther Lake處理器的Cougar Cove與Darkmont等P-Core、E-Core核心架構,在相近功耗下帶來50%多工效能成長。
核心、記憶體控制器皆在同一模塊
Panther Lake處理器的SoC(System on Chip,系統單晶片)由運算模塊(Compute Tile)、繪圖處理器模塊(GPU Tile)、平台控制模塊Platform Control Tile)構成,其中運算模塊包含了所有處理器核心以及記憶體控制器。
延伸閱讀:
CES2025:Intel發表Arrow Lake HX、H、U系列Core Ultra 200行動版處理器,Lunar Lake更新vPro功能,還有18A製程One More Thing!
Computex 2024:Intel於Technology Tour Taiwan發表Lunar Lake處理器,帶來1.5倍GPU、3倍NPU效能
Intel正式推出Meteor Lake行動版處理器,內顯效能翻倍、內建NPU AI加速器
這樣的做法有別於先前Meteor Lake與Arrow Lake將不同種類的核心、記憶體控制器分散至不同模塊,雖然降低了處理器規格設計的彈性,但是能夠提高核心之間資料交換、工作負載搬遷的效率,對記憶體延遲的控制也有幫助。
Panther Lake的運算模塊中又可以細分為集合P-Core、E-Core的效能叢集,而低功耗LP E-Core則在效率叢集。受益於代際升級的效能提升,4組LP E-Core已能夠滿足許多輕度工作負載,當效率叢集能夠應付程式需求的時候,系統就能完全關閉效能叢集,達到省電的效果。
在記憶體子系統部分,P-Core的每核心具有獨立256 KB L1 + 3 MB L2快取記憶體,E-Core與LP E-Core的每核心具有獨立96 KB L1,4組核心共享4 MB L2。而所有P-Core與E-Core共享最高18 MB L3快取記憶體,LP E-Core則沒有L3。
比較特別的是,Panther Lake的記憶體控制器新增記憶體側快取(Memory Side Cache),當快取命中的時候就能節省存取資料所消耗的電力,並發揮降低延遲的效果。
全新架構P-Core、E-Core
Panther Lake處理器總共具有3種不同的核心,P-Core採用代號為Cougar Cove架構核心,設計目標為高單執行緒效能以及高吞吐量。2種E-Core皆採用Darkmont架構核心,其中E-Core的任務為高多工效能與平行化處理,低功耗LP E-Core則是為了提高電力效率與續航力。
Cougar Cove架構的設計採用Intel 18A節點製程以達到PPA(Performance、Power、Area,效能、電力、晶片面積)最佳化,並改善消除記憶體模糊(Memory Disambiguation)、轉譯後備緩衝區(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TLB)、分支預測單元(Branch Prediction Unit,BPU)等機制,拆分整數與向量的亂序執行引擎。
Darkmont架構同樣採用Intel 18A節點製程,改善分支預測、動態預取控制(Dynamic Prefetcher Control)、增加微碼指令覆蓋率、消除記憶體模糊等機制,並支援4組128 bit浮點與SIMD向量運算,提高AI運算吞吐量。
結合製程精進與架構改善的利益,Panther Lake的單執行緒效能與Lunar Lake、Arrow Lake相比,在相近效能表現時節省40%功耗,而在消耗相近電力的條件下則提高約10%效能。至於多執行緒部分,與Lunar Lake相比在相近功耗時可提高約50%效能,與Arrow Lake相比則可在相同效能時節省30%功耗。
資源調度與電源管理
Panther Lake同樣透過作業系統的排程管理與內建於處理器的Thread Director協同進行資源調度,改善負載判斷模型與電源管理,以提高P-Core、E-Core、LP E-Core等3種不同核心的利用效率。
系統預設會關閉效能叢集的電力,將工作負載放置於LP E-Core處理,盡可能降低電力消耗。當需要更高的效能時,才會啟動效能叢集,並將負載移至E-Core,若還是無法滿足效能需求則移至P-Core,啟用效能最高的運算單元以快速完成工作。
根據Intel在活動現場提供的展示,4組LP E-Core能夠滿足同時執行Team 4人視訊會議、打開10個分頁的Chrome瀏覽器、Excel、Power Point等程式的效能需求,在此情況下處理器只需啟用效率叢集,能夠有效節省電力消耗。
在電源管理部分,Intel開放OEM廠商選擇客製化電力模型,使用者也能自由調整作業系統中以及SoC的電源管理模式,讓廠商在打造差異化產品(例如效能效好的電競筆電,或續航力更高的輕薄筆電)的同時,也讓使用者能夠依照需求調整電源模式。
另一方面,Intel也提供智慧體驗最佳化程式(Intelligent Experience Optimizer),不需要使用者手動設定,就能自動改善效能、電力消耗的平衡,以達到延長電池續航力的效果。
在看完Panther Lake處理器的3種核心之後,筆者也會於後文繼續介紹內建顯示晶片(GPU)與神經處理器(NPU),請讀者參考全文目錄繼續閱讀。
(回到系列全文目錄)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