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Arm Unlocked Taipei 2025:模組化小晶片架構加速客製化設計,滿足變化快速的市場需求

Arm Unlocked Taipei 2025:模組化小晶片架構加速客製化設計,滿足變化快速的市場需求

ADVERTISEMENT

Arm生態系開發總監Marc Meunier於Arm Unlocked Taipei 2025說明Arm全面設計所帶來的優勢,並分享對小晶片系架構趨勢的觀察。

加速客製化晶片設計

Arm日前宣布加入OCP(Open Compute Project,開放運算計劃),並貢獻FCSA(Foundation Chiplet System Architecture,基礎小晶片系統架構),透過開放標準的方式促進小晶片(Chiplet)與供應鏈協作的產業。

延伸閱讀:
Arm發表全新Cortex-A320邊緣AI平台,解放記憶體限制支援大語言模型
Arm發表全新Lumex CSS平台,C1 CPU與Mali G1 GPU為旗艦級手機帶來25%效能增長

Arm Lumex CSS平台搭配全新C1系列處理器,4種型號隨意混搭最高14核心效能怪獸
Arm Lumex CSS平台Mali-G1系列繪圖處理器與平台功能解析,為旗艦級智慧型手機帶來2倍光線追蹤效能
Arm Unlocked Taipei 2025:從雲端到邊緣的AI運算平台策略
Arm Unlocked Taipei 2025:強化邊緣AI運算與IoT裝置感知能力並賦予環境智慧
Arm更新Neoverse產品路線圖,推出Neoverse CSS N3、V3等全新第3代Neoverse IP

Arm也表示Arm全面設計(Arm Total Design)生態系統自2023年推動後規模已擴大3倍,這項計劃集結眾多產業領導者,目標為加速和簡化Arm Neoverse CSS運算子系統的開發流程,讓合作夥伴能夠優先取得Arm Neoverse CSS、預先整合的IP和EDA工具、設計服務、晶圓代工支援,以及商業軟體和韌體支援,整合運用業界的專業和資源,迅速在市場推出客製化晶片解決方案。

Arm全面設計的優勢有助於因應生成式AI時代對晶片效能的空缺,以及需要更短的上市時程(Time-to-Market,TTM),與傳統開發方式的「自行整合」相比,能夠縮短開發時程並降低風險與成本。

Arm生態系開發總監Marc Meunier在訪談中提到,AI基礎建設的勝利方程式為技術領先、系統解決方案、強韌生態系統的總合。

至今已有超過10億個Arm架構的處理器核心出貨至資料中心。

Arm全面設計提供預先整合的IP、已驗證的EDA工具,生態系統中也具有先進製程與封裝、專業晶片設計、商業軟體與韌體服務等相關廠商,有助於縮短晶片上市時程。

Arm全面設計生態系統集結眾多產業領導者,2025年還有10位新成員加入(黃框標示者)。

Arm日前宣布加入OCP(Open Compute Project,開放運算計劃),並貢獻FCSA(Foundation Chiplet System Architecture,基礎小晶片系統架構)。

FCSA包含多項開放的可互連基礎架構標準,有助於業界提高晶片的複用率,擴大相容IP模組的選擇範圍,實現通用的設計和驗證工具,最大限度地提設計彈性。

從整合電路板到整合晶片

Marc Meunier以從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到代理生成式AI(Agentic AI)的趨勢觀察,AI運算量的擴展由參數量更龐大的模型,以及更長的上下文窗口(Context Window)等2個維度所影響,對於運算的效能需求相對較高,往往需要導入最新世代的運算架構或是特化運算單元來滿足需求,然而AI運算的世代替換速度相當快,因此能夠縮短晶片上市時程的Arm全面設計就顯得相當重要。

另一方面,採用模組化的小晶片架構設計晶片,具有能夠因應需求堆疊不同功能模塊的可擴展性與設計彈性。

舉例來說,以往組裝電腦是將各種不同的零組件安裝於主機板,需要速度更快的處理器、容量更大的記憶體、效能更強的顯示卡,都可以單獨更換各部零組件。而小晶片架構的特色則是將這些零組件整合為晶片上的模塊,當需要加強處理器的運算效能時,可以在設計晶片的時候擴展處理器模塊,而保留其他如I/O功能的模塊,如此一來就可以延續使用部分模塊以縮短整體設計花費的時間與成本,並提高晶片的可擴展性(Scalability)與可調整性(Configurability)。

Marc Meunier也在訪談中回答筆者的提問,表示樂見NVIDIA開放NVLink Fusion半客製化晶片設計,給予生態系統夥伴更大的彈性以針對AI運算需求設計晶片,並強調開放標準對整個生態系統都有正面助益。

開放標準對於資本雄厚的大型廠商來說,有助於簡化研發自主晶片的工作流程,而對於小型廠商或新創公司而言,他們可能沒有能力自行開案從零開始研發晶片,但卻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用多種現有標準或IP,大幅降低晶片研發的門檻。

Marc Meunier在訪談中說明小晶片架構的可擴展性、可調整性、上市時間短等優勢。

Arm全面設計與FCSA開放標準能夠因應產品邁向模組化與開放化的趨勢,不僅能縮短晶片的上市時程、降低研發成本與風險,也能讓大小廠商在生態系的協作下推動創新加速落地。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