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的健康叮嚀,探索其中的養生智慧

少吃點心

台灣是美食天堂,各種小吃令人垂涎三尺,珍奶與雞排是學生放學的人氣食物。然而吃零食得付出不小代價,許多點心不是太油就是太甜,吃多了會變成肥仔。不肖廠商會在點心內添加防腐劑(尤其是粉圓與珍珠),吃下去會倒大楣。點心吃飽回家就吃不下正餐,導致營養失調又惹毛煮飯的老媽,這可不太妙。

對正值發育期或是活動量大的人來說,一頓營養均衡的點心是必要的,不過應該以不破壞下一餐的食欲為前提,一把低鹽硬果(優良的脂肪與蛋白質來源)、一杯牛奶、一份水果,這便是不錯的點心組合。

老生常談的健康叮嚀,探索其中的養生智慧

▲零食吃多會發福喔。

吃飯慢慢吃

美味當前大快朵頤之餘,長輩不忘囑咐我們吃慢一點。慢慢吃飯好處多多,食物能夠咬得更細,幫助腸胃消化吸收,避免消化不良導致胃酸逆流。同時大腦能夠即時提醒我們吃飽,避免吃太多而發胖(相撲力士則剛好相反,藉由狼吞虎嚥讓自己晚點覺得吃飽,進而增加體重)。細嚼慢嚥是養生的原則,好整以暇的吃飯才是享受。

老生常談的健康叮嚀,探索其中的養生智慧

▲慢慢吃飯才能充分消化。

不要邊走邊吃

邊走邊吃的行為在台灣屢見不鮮,長輩卻禁止我們這麼做,實在有些不盡人情。然而站在健康的角度來看,必須讓腸胃保持充足的血液流通,食物才能夠順利消化。如果邊走邊吃,血液被迫流往腿部等部位,干擾消化的正常運作,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消化系統的疾病(如胃炎),不可不慎。

類似的情況還有「不要邊看書邊吃」「不要邊搞電腦邊吃」,以及最近的「不要邊滑手機邊吃」,因為上述動作都會讓血液分散至手腕與大腦,妨礙正常消化。

老生常談的健康叮嚀,探索其中的養生智慧

▲邊吃飯邊看電腦相當累人。

吃過早餐再出門

在經過晚上和睡眠後,人體已經有超過半天沒有進食,早餐對一天活動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性。具有豐富蛋白質、脂肪與糖分的早餐能夠補充半日的活力,提升注意力並帶來好心情。真的沒時間的話不訪先灌一杯牛奶,等等再吃個點心,總比空腹來得好。

老生常談的健康叮嚀,探索其中的養生智慧

▲營養的早餐帶來整天的活力。

要留意的是,許多種類的早餐都不符合健康原則,吃下去效果有限。蛋餅的餅皮吸了太多油,市售米漿和豆漿都太甜。西點麵包太甜又太油(包含反式脂肪),燒餅油條有著滿滿的油與少少的澱粉。全麥麵包、鮪魚三明治加蛋、全麥麵包配硬果、地瓜或香蕉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再配一杯牛奶就更完美了。

老生常談的健康叮嚀,探索其中的養生智慧

▲全麥麵包是極佳的早餐食品。

某些人可能會認為:沒吃早餐無所謂,午餐吃飽一點即可,但這並非正確作法。不吃早餐會讓血糖低迷,使得整個早上飢腸轆轆,附帶昏昏欲睡的疲倦感。即使吃一頓豐富的午餐,身體的疲勞感仍然會持續一段時間,等身體機能回復正常時差不多已經入夜了。所以早餐一定得吃,而且要豐盛,才能應付整天的挑戰。

別吃湯泡飯

筆者小時候習慣把湯加進飯裡,弄成口感較佳的湯泡飯,父母卻禁止筆者這麼做。因為唾液含有消化澱粉的澱粉酶,能夠幫助我們先行消化米飯,但是吃湯泡飯卻讓米飯無法獲得唾液的消化,還會給我們一種米飯已嚼爛的錯覺,吞進肚裡會加重腸胃負擔。

老生常談的健康叮嚀,探索其中的養生智慧

▲湯泡飯不容易消化。

按時吃三餐

長輩經常要求我們按時吃飯,這可是有道理的喔。腸胃也有所謂的生理時鐘,每逢進食時間便會進入高檔運作期,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如果這段時間沒有吃飯,沒東西消化的腸胃就會發出咕嚕聲,沒東西消化的胃液會侵蝕胃壁,長期下來會造成胃炎或胃潰瘍。另外,熬夜或壓力都會打亂消化系統的生理時鐘,所以熬夜加班的人通常是胃病的高危險群。

老生常談的健康叮嚀,探索其中的養生智慧

▲按時吃飯有益健康。

結語

筆者的長輩喜歡把「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掛在嘴邊,包含筆者在內的許多人認為這些建議毫無用處,不過在健康概念抬頭,受到不良習慣的傷害後,才驚覺這些老生常談相當有道理。若有機會聽到長輩的建議,可以考慮採納看看,說不定對健康有好處,甚至終生受用呢。

vermilion
作者

雖然人們對我嗤之以鼻,但當我望著箱中錢財時,內心仍暗自竊喜 -古羅馬名諺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