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

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

過去幾個月中,我們受到了UL公司相當大的協助,有系統的逐步介紹了現今社會的許多安全標章與規範準則。不過,世界是不斷在進化發展的,所有的安全規規範,都可能因為環境與技術的改變而逐漸有未逮之處,所以除了既有規範的補充,也同時要對未來科技趨勢進行預測,才能預先發現潛在的危險。

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
新技術、產品進步和全球化接踵而至,令人應接不暇,科技上的創新突破,讓我們工作效率更高、生產力更強、聯繫也更加緊密,不過在享受新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同時,我們也要為此付出一些代價,這個代價就是承擔風險,例如說,科學雖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但是過敏與氣喘兒比例卻逐年攀升,現代房屋的火災現場狀況,也比從前木造磚造的普通樓房更難以預測,這都為我們的居家生活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

UL將目前最迫切需要加以重視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劃分為「消防安全」、「室內空氣品質」、「交易安全」與「永續能源」等四大主題,未來依據社會發展,當然也還會有更多主題加入,透過新的基礎研究與新的測試方法,預先替將來的標準修訂與訂立新標準的需求做好準備,這便是UL提出的「新科學」理念,因為進步是一股勢不可擋的變革力量,而「新科學」的目的便在於減輕風險,並保護創新。

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新科學一詞所代表的含意。

新科學有哪些要素

從具體層面來看UL的「新科學」課題,其實是透過新基礎研究、新測試方法與設備、新程序、新軟體與新標準等五大項要素,來因應新社會、新科技所帶來的新挑戰,同時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面對新的事物之時,首先應該由基礎研究出發,去定義其事物之本質,具備了思想觀念或基本認識,便能推動特定領域的知識發展,從而改變個人或組織在該領域的工作方式。

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

▲UL定義之下的「新科學」五大要素。

接著,新的研究方法或工具能夠提高測量和分析的能力,或者創立不同以往、更加深入的檢查方法,而據此而生的新程序,則能夠帶來更加有效率的操作方式,或者通過新技術來更好地管理和解決科技進步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我們可以運用新的軟體運算,例如電腦的模擬技術與資料庫來統整研究結果,最終可以針對現行標準進行符合時宜的修改,或重新訂定新的標準規範。

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的安全課題,近一個多世紀以來,UL一直在推動消防安全發展,旨在預防火災發生、減少人員傷亡並將財產損失降至最低。不過隨著建築工法的改革,材料、設計和建築技術的進步,讓蓋房子這件事就有如工廠自動化產品一樣,不但更有效率而且可以大量生產,但卻也讓如今的火災比往昔更加危險,現代火災的燃燒速度,比50年前快了8倍,密封式的房屋構造與合成建材的使用,大幅度增加了易燃的風險,甚至進而改變了火場的形態,只要有一絲火苗產生,後果往往難以收拾。

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在現場燃燒消防實驗中,一名UL工程師正在觀察紐約市消防局消防員的工作。

面對新型態的複雜火災現場,我們對於消防的認知也該有所轉變,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用水從建築物外部滅火會加速火勢向建築物內部蔓延,進而使火情更加惡化,並在無形中增加消防員和受困者的危險。為了驗證這樣的說法,UL便曾在美國伊利諾州諾斯布魯克與紐約總督島,進行一系列的火災實驗,結果也證明即使是少量的水,只要儘快噴射(無論從何處噴射),就可改善起火住宅內部的情況。在前後門打開且窗戶已通風的情況下,通過任一通風口噴水都可改善整個建築物火災的情況。

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
▲在由UL、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和紐約市消防局合作開展的實驗中,一名紐約市消防局的消防員正在對地下室的火情進行評估。

另外,火場中的煙霧,也是火場致死的主因之一,現代家具、玩具及用品的材質偏向塑膠及合成類性質,所以燃燒產生的煙霧也與以往大不相同,UL實驗室的人員也從火災實驗中重新定義了煙霧的性質,並發現合成材料會產生比天然材料更多的煙霧,並且會生成可致人體虛弱的窒息物質、刺激物和空氣傳播的致癌物,致癌化學物質在吸入或經皮膚吸收(包括通過受污染的裝備)後會在局部發生作用,長期反復暴露在這些物質下,會有加速心血管死亡以及動脈硬化的產生及惡化的風險。

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
▲在頂樓進行的現場燃燒消防實驗中,大火和濃煙從廢棄房屋的屋頂散出。

這些新的數據,除了對於時常必須深入火場的消防員來說,有助於其未來防護裝備的改善,也為煙霧探測技術提供了進步的空間,進一步預防火災事故與災後身體後遺症的發生。

風險世代來臨!你不可不知的 4 項新科技發展

▲地下室火災實驗結束後,地面一層也顯示出燒焦的痕跡。

(下一頁:室內空氣與交易安全)

小治
作者

《PC Home 電腦家庭》雜誌及 T 客邦網站編輯。負責遊戲類型新聞及評析、軟體應用教學及企劃撰寫、電腦相關周邊硬體測試,以及打雜…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