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PS主機登陸美國,改名背後的故事

最小PS主機登陸美國,改名背後的故事

PlayStation Vita TV在2013年11月於日本上市,是PlayStation家族目前尺寸最小的主機,直到2014年6月的美國E3展,Sony才公布該產品進入歐美地 區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產品定位不同的關係,在歐美發行的版本將改名為PlayStation TV。

掌上型主機家用化

簡單地說,PlayStation Vita TV(以下簡稱Vita TV)就是取消螢幕的家用版PlayStation Vita(以下簡稱PSV),兩者的硬體規格大至相同,主要的差別在於PSV為搭載觸控螢幕的掌上型遊戲主機,而Vita TV則是能夠透過HDMI端子與電視連接的家用型主機,並以DualShock 4上的觸控板,或透過游標模擬觸控操作。

Vita TV支援實體版或數位版PSV遊戲,也能夠執行數位版PlayStation(以下簡稱PS)與PlayStation Portable(以下簡稱PSP)遊戲。除了遊戲功能以外,Vita TV也可以播放儲存於記憶卡的影片、音樂、照片等多媒體檔案,以及透過專屬App,進行影音串流播放。

Vita TV的另一個功能,就是可以遙控遊玩PlayStation 3與PlayStation 4(以下簡稱PS4)的遊戲。使用者可以透過網路連線,搖控遊玩放置在不同房間的主機。比方說將PlayStation 4放於客廳、Vita TV放於房間,只要兩者都有連上網路,就可以在房間中透過Vita TV遊玩的 PlayStation 4遊戲。

最小PS主機登陸美國,改名背後的故事

▲日本版Vita TV於2013年11月14日率先推出,台灣則於2014年1月16日推出。

最小PS主機登陸美國,改名背後的故事

▲Vita TV可以直接插入實體版PSV遊戲卡帶,也可以遊玩存放於記憶卡內的數位版遊戲。

東西文化不同,名字也需微調

在Vita TV上市半年多之後,Sony才宣布它將登陸歐美市場,不過它的名字將從PlayStation Vita TV改為PlayStation TV(以下簡稱PS TV)。對於更名行為,SCEE(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Europe)總裁Jim Ryan指出,最大的考量是這個產品在日本與歐美國家在定位上的差異。

Jim Ryan表示,掌上型主機在日本市場的地位比較受玩家重視,Vita TV一開始的定位便是PSV的衍生機種,用來執行PSV的各種遊戲與媒體。但是在歐洲市場,PS TV的主要定位是遙控遊玩的平台,比如說你在客廳玩PS4,但是家人要看電視時,你就可以將遊戲暫停,回到房間後打開PS TV的遙控遊玩功能,繼續享受剛才的遊戲。玩家當然還是可以在這台迷你主機上享受包含PS、PSP、PSV在內平台的所有遊戲,不過將PS TV視為獨立運作的主機,只是次要產品定位。

說穿了Vita TV和PS TV是一模一樣的東西,除了名字不同外,唯一的差別就是在不同市場中的定位。而在產品命名的藝術上,Vita TV雖然能讓人直接與PSV聯想在一起,但是也很容易在消費者心中產生它不過是PSV衍生機種的成見,PS TV則是包含了格局更高的意函,它不只是能將PSV遊戲放到電視上的小玩具,更是整合PlayStation家族的平台。

另一方面,筆者在先前的測試文章中,也提出Vita TV應加強多媒體功能,值得欣慰的是,在台灣市場中,Sony與中華電信合作,推出專屬多媒體服務,然而隨著PS TV在歐美上市,勢必也會引進更多內容供應商加入PS TV的生態圈,如果在授權許可的範圍內,讓台灣國內玩家也能享受更豐富的服務,相信是各位玩家也相當期盼的局面。

最小PS主機登陸美國,改名背後的故事

▲Vita TV的商標以PSV為基礎進行修改,機身目前僅有白色款式。

最小PS主機登陸美國,改名背後的故事

▲PS TV的機身則改為黑色,再加上更新韌體後支援DualShock 4,所以搭配的控制器也有所不同。

最小PS主機登陸美國,改名背後的故事

▲PS TV的商標以PS為基礎,少了PSV的元素。歐美預計上市日期為2014年秋季。

延伸閱讀:

PS Vita TV 深度評測:廉價版客廳播霸,史上最迷你 PS 主機只賣 3,480 元

PS Vita 及遊戲實測報告:高性能及華麗畫面的新掌機

PS4 深度解析:換裝 x86 架構處理器,硬體架構、遊玩詳細體驗

國寶大師 李文恩
作者

電腦王特約作者,專門負責硬派內容,從處理器、主機板到開發板、零組件,尖端科技都一手包辦,最近的研究計畫則包括Windows 98復活與AI圖像生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