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8 22:03

從初代 iPhone 到 iPhone 5,六代 iPhone 外觀、效能、相機怎麼變?

ADVERTISEMENT

iPhone 推出之後,造成的話題不斷,也引發了不少的致敬作品。不知不覺,iPhone 也出到了第六代,從一開始沒有 3G 的 iPhone,到了 iPhone 5 已經成為一台功能非常強大的行動數位裝置。這次我們特別找出了一到六代的 iPhone,就來聊聊 iPhone 不長也不短的進化過程。

快速目錄:

  • 6世代 iPhone 外觀比較、功能介紹

相同 DNA 的外型設計

仔細看看就會發現,iPhone 正面由第一代到第六代幾乎都沒有什麼改變,快要吃滿整個手機的螢幕和 Home 鍵就是整支手機最主要的顯示和輸入介面。螢幕更是一直到了 iPhone 5 才拉長到了 4 吋,可以看的出 iPhone 在一開始的介面設計,就已經想像到目前的版本。

在外型方面,iPhone 初代出來試水溫之後,就進行了一次大改版。iPhone 3G 開始採用塑膠背殼,重量也輕上了許多,各項功能也在第二代開始改良,這才算是比較完整的 iPhone,初代 iPhone 可是連 3G 也沒有。接下來的第三代 iPhone,也就是 iPhone 3GS 在外型沒有改變,只升級了內部的硬體,名字多出來的 S 也意味著 Speed,也開始了 iPhone 兩年大改的節奏。

ADVERTISEMENT

▲由正面來看,你分的清是哪一代 iPhone 嗎?

看似相同,其實大不同

到了 iPhone 第四代,順勢命名為 iPhone 4,外型也做了大改版。一下就把手機的厚度由 12.3 mm 降低到 9.3 mm,前後也採用了玻璃的設計,並把周圍繞上了金屬的天線。也因為天線設計不良,在 iPhone 4 推出的時候也有了,只要手握住天線就會讓手機的訊號變弱。

ADVERTISEMENT

第五代 iPhone:iPhone 4S,這次的「S」代表的不是速度,而是 Siri。外型雖然沒有大改,只有天線的設計稍稍改變,修正了天線門的問題。加入了 Siri 的 iPhone 4S 沒有重大的瑕疵,也算是 iPhone 第一階段的最終完整品。

第六代 iPhone 是 iPhone 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到了兩年大改的階段,換了全新的外型設計,同時也把用了五年的 3.5 吋螢幕拉長到了 4 吋。厚度更是由 9.3 mm 再降到 7.6 mm,重量由 140 公克降到 112 公克,大部分拿到 iPhone 5 第一句話都是說「怎麼這麼輕」。

改回到第一代的金屬外殼設計,堅固性有了不錯的提升,但也讓 iPhone 5 多了個容易刮傷的話題。但其實 iPhone 5 在各方面都是充滿革命的,像是換掉 30-pin 的接孔,改 Lightning 連接埠、Nano-SIM,加入 LTE、4 吋螢幕,都讓 iPhone 5 和上一代 iPhone 有極大的區別。

ADVERTISEMENT

▲先看下排,由左至右為 iPhone、iPhone 3G、iPhone 3GS,再看上排,由左至右為 iPhone 4、iPhone 4S、iPhone 5。

手感、質感難兼顧

其實初代 iPhone 的手感是非常棒的,雖然機身重了一點,但金屬機身配上圓弧的設計,拿在手上非常舒服,當然金屬的機身也是容易刮傷的,這並不是 iPhone 5 才有的問題。事實上塑膠殼的 iPhone 3G 和 iPhone 3GS 也是很容易刮傷,只是比較不明顯。

ADVERTISEMENT

雖然 iPhone 4、iPhone 4S 雙面玻璃的質感不錯,但也相對容易吃上指紋和油脂,使用一段時間就會破壞美感,就外型的實用性來說,還不如金屬或是塑膠材質。

iPhone 5 則是結合了前幾代的優點,做出薄又有好手感的金屬機身,乍看之下是完美,但邊框還是薄弱了一點,小有碰撞就會缺角,比較不好保養。但就整體的堅固性來說,要比 iPhone 4S 高一些,加上機身變輕、一整成型的鋁合金機身,掉落的沖擊也比較小,對於比較會摔手機的人來說,反而是增加了不少堅固感。

▲靜音鎖定和音量控制經過了三代才有了改版,但功能基本上是一樣,到後來多了降低音量鍵能做為相機快門。

▲底部的設計一直到了 iPhone 5 才做了改變,耳機孔下移,換成了 Lightning 連接埠。

▲到了 iPhone 4 開始把 SIM 卡移到側邊,同時也換上了 Micro-SIM,iPhone 5 更是直接換成了更小的 Nano-SIM。

▲前三代的 SIM 卡都是在頭頂,耳機孔也到 iPhone 5 才下移,電源鍵則是一直保持不變。

一路看下來,我們可以發現 iPhone 外型的設計一致性非常高,不管你拿到哪一代 iPhone,操控介面都是一樣的,不用為了新手機而學新的操控模式,這不只是在別品牌的手機看不到,甚至也少有產品能做到六代都能這麼有一致性的設計。

▲接下來登場的是 iPhone 21(1+2+3+4+5+6)。

<後面還有效能、iOS、相機比較>

延伸閱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