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1 20:07

網路施政畏首畏尾,想做的、實際做的天差地遠,問題出在哪?

ADVERTISEMENT

最近發生兩件跟政府網路施政有關的事,一件是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因內容怪誕,被網民群起圍攻。另一件是政府終於推出立意良善的,尷尬的是,製作精良遠勝官方網站,變成民眾主要查詢工具。

但近日官方似乎開始把,希望民間網站無法接取資料的意味明顯。

為什麼政府會花錢拍驚嚇納稅人的詭異影片,但又不讓民間免費幫政府做更好用的開放資料服務呢? 這要從流程說起:政府內的RFP(委外服務建議書)長年不變,頂多修修補補。但網路業界卻是兩三年一個大變化,小修補是不夠的。可以說政府的網路作為在胚胎階段就先天不良,遑論長大成人。 

ADVERTISEMENT

以之前被罵慘的總統府網站為例,可看出規劃的時候腦袋想的是模仿新型態用戶體驗的白宮網站,但規格開出來後,只能招來傳統系統廠商來製作。這些規格書哲學面想的是新銳的甲,實際上要求的是陳舊的乙,做出來的東西兩面不討好是一定的。 

另一個原因是政府目前的標案審查,無法跟上網路時代的潮流。以筆者身為廠商或審查者的經驗來看,台灣因網路產業規模不足,邀請到的審查委員很難跟新興網路業相關。 

事實上審查委員多數是學者,他們的專業與市場上的網路實務八竿子打不著,對某些連CPC(每次點擊成本)跟開放資料都不知道是什麼的審查委員,又怎可能知道網路業的運作邏輯與指標,進而挑出專業廠商? 

ADVERTISEMENT

以為行銷不需專業 

話說回來,不少網友在批評政府花錢做網路行銷時,都會覺得這些事情不用錢,也不需要專業的人就可以做,若這樣看,莫札特作曲的成本也可說趨近於零,也難怪台灣的文創產業始終乏力。

其實網民這類想法跟政府是很一致的,政府的邀標書也都覺得網路施政是不太需要花錢也不需專業的,所以才會沿用舊規格,才會想要A做出B來,才會不找專業的審查委員與廠商,最後做出這些荒腔走板的怪東西。

但真正能撙節政府開支的開放資料,讓民眾自行製作免費便民服務,政府態度卻畏首畏尾,深恐廠商拿去營利。國際上主流思潮為開放資料就是開放獲取,只要民眾獲益,廠商是否營利又如何?

ADVERTISEMENT

政府創新服務與宣導本來就是政務性質,事務官對於這類事情本來就是公事公辦,只有政務官對這些事情有絕對責任,如果執政黨這麼在意民眾觀感,就該多花點精神來好好做這些事情。

當然,政府的網路施政推廣正道,始終是尊重專業,並且開放資料、讓網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跟回應速度,絕對沒有近路可抄。路途雖遠,但是否讓人民有感,這才是關鍵。 

【文章來源:】

ADVERTISEMENT

【編按】本篇是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執行長徐挺耀的大作。徐挺耀長期致力於地方數位落差教育,曾在2009年創辦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透過社群網路力量協助政府救災。本篇是他對政府網路施政的觀察與批評,內容一針見血,原投稿於蘋果日報論壇,在徵得作者同意後,轉載到T客邦與讀者們共賞。

關於徐挺耀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創會理事長,潮網科技總經理。
2006年創辦台灣主要數位文化協會,數協為台灣最主要關心網路社群的民間NGO。
2008年創辦胖卡計畫,胖卡計畫為台灣主要數位落差計畫,胖卡計畫也在2010年Ars Electronica林茲電子藝術獎數位社群獎。
2009年創辦莫拉克災情中心,為世界早期使用社群網路於政府防災的案例型成功案例,並入選APEC Tel計畫。
2009年當選經理人雜誌2009年台灣MVP經理人。
2010年創辦潮網科技,客戶遍佈華人圈。
2011年創辦Pansci泛科學新聞網,現為台灣最大的科學網站。
2012年創辦Punapp,為台灣重要移動互聯網訊息網站。

延伸閱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