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2 11:26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幕後功臣:大量運用的「程序性產生」

ADVERTISEMENT

李安導演的《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效畫面,這是怎麼做到的?T客邦取得《》的同意,轉載該網站一篇值得閱讀的文章,告訴大家「Procedural Modeling 程序性產生」如何協助藝術家、設計師產生令人驚豔的奇幻效果。

本文轉載自《》

ADVERTISEMENT

李安征服刁鑽紐約客

19日晚上筆者有幸參加李安導演的新片《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紐約口碑場試映會(screening),地點在紐約42街附近的 AMC 影院。筆者還未到戲院,遠遠的就已經看排隊人潮了。現場約有三百多人,各種族裔齊聚一堂。

電影結束後,筆者豎耳偷聽,反映普遍都不錯,也有許多人散場後留在戲院小組討論了起來。看來台灣之光李安導演又再次征服刁鑽挑嘴的紐約客。

ADVERTISEMENT

▲紐約 AMC 戲院。圖片來源:

當然電影本身沒讓我失望。其中的唯美畫面,似乎將時間定格似的,一幅幅深植腦海。

筆者不知道李安是否參與了美術設定這個環節。但在遊戲製作的時候,會有所謂 Art Director 來確保遊戲的美術設計從始至終一貫。通常 Art director 會有一本所謂的 ,供遊戲製作時的美術風格創作依據。根據李安的說法,,所以我想導演的美學修養多少會展現在《少年 Pi 》的美術設定中。

ADVERTISEMENT

沒有 Procedural Modeling,少年 Pi 就無法奇幻漂流

除了唯美的畫面之外,電影中大量應用「程序性產生」( procedural modeling)的特殊效果場面,更是讓筆者印象深刻。尤其是鯨魚躍出水面、以及主角望著海中沉思的這幾個橋段。

看到鯨魚躍出水面時,伴隨著數不清的水花、許多相似的 3D 模型組合成大量的幾何圖形交疊,讀者會不會想,這到底是如何辦到的?

通常電影中需要大量類似模型,例如「一千棵樹的背景」時,藝術家不會一株一株的建立模型,而會選擇讓電腦去做這樣具有高度重複性的工作。也就是說利用某種溝通的方式,讓電腦能夠理解你的意圖,之後讓電腦負責 heavy lifting,這樣的方法稱為 Procedural Modeling

ADVERTISEMENT

如下圖《少年 Pi 》的電影截圖中,有許多形狀特異的浮游生物與魚類水母等。如果藝術家認真的手動的畫,那我們可能要等到2015年才看得到這部電影了。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場景中大量型態類似的海中生物,是如何產生的呢?圖片來源:apnatimepass.com

為尊重《有物報告》的經營方針:原站文章在刊登後過幾天要登入才能觀看,而登入《有物報告》是免費的,想閱讀全文的人,可以到以下網址繼續閱讀:

 

關於作者: 

Chi-Feng 為旅居美國的遊戲設計師,應用科學與Fine Art 雙碩士,曾在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 Inc.)任TA一職,也曾任Art institute 助理教授,現職為Western Piedmont 大學的動畫與遊戲設計講師。

關於

有物報告取名自言之有物、互通有無。我們針對中文世界的科技業人士,致力於打造一個鼓勵更多言之有物的內容的平台。我們已經寫過許多科技業人士有興趣的議題,並且持續的擴大作者陣容。其中一些題目包括:科技、設計、領袖、國際化、創業、法律、談判、職場生活、公司管理、人才。。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