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YouTube 世界裡,流量是王道,演算法是信仰,但對全職創作者進藤喜彦來說,創作更像是一場與自己的長跑,節奏重要,方向重要,堅持與信念更重要。他從一支 GoPro、用 iMovie 剪出的沖繩旅行紀錄開始,走到今天每周刊更新、擁有 300 多支影片的全職內容生涯,不靠團隊、沒學過影像,卻能打造出風格鮮明、節奏緊湊的影音作品。
從小看 YouTube 到自學剪片,被拒絕成了創作的起點
喜歡影像這件事,進藤喜彦從小就知道。他在小學四年級時每天配 YouTube 吃飯,當時追的不是 K-pop、不是遊戲實況,而是 Jesse 與 HikakinTV 這兩位風格極端不同的創作者,一個玩的是惡作劇創意,一個堅持十年一人製作。他說:「他們一個給我靈感,一個給我態度。」
然而夢想真正轉化為行動,是他在高中想拍攝舞蹈影片時,因為預算太高、製作公司不接案,才讓他下定決心「要自己學會拍與剪」。也正是這個被拒絕及製作費太貴的起點,開啟了他自學影像、追求創作自由的路。
ADVERTISEMENT
堅持一人作業,保留個人色彩
進藤喜彦堅持「一人作業」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保留作品的個人色彩。他說:「 YouTube 吸引我的是它的自由。你可以用任何方式講故事、表達自我,這是我不願放棄的初衷。」在訪談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他眼裡有光,是真心喜歡拍攝影片分享,是不斷在增進自己技能的創作者 ,這也是他成功的態度。
ADVERTISEMENT
六年來,他從沒間斷過「周更」,自嘲自己也患有拖延症,但透過公開承諾周更當作壓力來源。且為了在每週日上片,他經常在周六晚剪到凌晨、早上五點,睡三小時接著完成輸出、上傳,這不是自律,而是對觀眾與自己的承諾。
乍聽辛苦,但他一點也不覺得負擔,他分享 Apple 生態系,把繁瑣的製作流程化為高效節奏感,讓創作回歸自由而純粹的初心。
ADVERTISEMENT
打造 Apple 生態系的工作流
從旅行記錄到生活開箱、從攝影實驗到特效短片,進藤喜彦的頻道涵蓋多元主題,而這樣豐富的創作來源背後,靠的是隨時能動工的工作環境。他不藏私地分享:「我所有靈感記錄幾乎都靠 iPad Pro + Apple Pencil,開 Procreate 直接畫 分鏡,比用文字記錄還快。」
再盤點他這一路建立起的 Apple 生態系工作流,接觸 Apple 的第一款產品,應該是跟風哥哥的 Shuffle,而從 2015 年買了第一台 MacBook Air 開始,因為獨立的系統可以更專精做每個東西,日後也因應工作的需求,一路升級至到現在有 Mac Studio(M2 Max)、Mac mini、 iPad Pro(M4)、MacBook Air(M4)…等等。
ADVERTISEMENT
身為剪輯效率控,進藤喜彦對設備的效能非常敏感,他曾在出國工作時,帶著 Mac Studio(M2 Max)、Studio Display 的組合在飯店剪輯影片。而 Mac Studio(M2 Max)也被他暱稱為「剪片怪獸」,「我影片一支素材動輒四、五小時,還常常跑 4K 長片,只有 Mac Studio 能讓我安心輸出不閃退。」
而在迷你小巧的 Mac mini(M4)推出後,若不是需要到Mac Studio(M2 Max)剪輯的等級,他會以MacBook Air(M4) 以及 Mac mini(M4)外出工作,「Air 是我出國時最常帶的裝置,輕便又能應付文書與粗剪,搭配 AirPods Max 還能沉浸剪輯情緒;而 Mac mini 就是我『行動剪輯室』,需要高效輸出時,接上外接螢幕就能立刻動工。」
設備與軟體配合,為創造帶來安心感
進藤喜彦的創作工作流不只靠硬體設備撐起高效率,Apple 生態系內建與相容的軟體工具,更讓他能無縫切換企劃、導演、剪輯、上稿、行銷,全都一人包辦。「我幾乎所有影片都是在 Final Cut Pro 剪的,有些需要動畫的片段,則會轉到 Procreate 自己手繪動畫特效,然後再拉回 Final Cut Pro 裡疊上去。」這樣的多軟體協作流程,在 macOS 環境中切換得心應手,素材也能透過 iCloud 輕鬆同步。
當他在旅途中工作,MacBook Air 是他最常攜帶的裝置,適合進行腳本撰寫、簡單粗剪與影音審稿。而寫腳本的工具他選用 GoodNotes 搭配 Apple Pencil,「我不是一個會打字的人,但用手寫,我能更快記下創意的畫面感與節奏感。」
此外,他也依賴 Notion 管理影片檔期與支出報表,還會用 Siri 聽寫取代繁瑣輸入:「我不會拼音、不太會打字,所有影片描述、訊息回覆幾乎靠語音完成,這對我這樣一人作業者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在設備與工具之外,他也點名 Sidecar(將 iPad 當成第二螢幕)與接力(Handoff) 功能是提升效率的神助攻,「很多時候我在手機上查資料,Mac 立刻就能接續打開同一網頁,幾乎沒有中斷。」
期待 iOS26 創作功能升級
身為深度倚賴 Apple 生態系的創作者,進藤喜彦對即將登場的 iOS26 也充滿期待。他特別提到智慧語音助理升級與即時翻譯 Live Translation 模式,認為將對一人創作流程帶來顯著影響。
「我平常大量使用 Siri 聽寫來打稿、回留言,如果 iOS26 能進一步提升辨識精準度,或做到更自然的語意理解,那對我這種不打字派的創作者會是一大救星。」
他也提到 iOS26 展示中的 Live Translation 功能,讓他對跨語言溝通充滿想像:「我很常在 IG 或 YouTube 上看到國外創作者的作品想互動,這功能如果能實時幫我把日文或英文翻成中文並回覆,真的可以幫我拓展人脈和靈感來源。」
除此之外,像是 Apple Intelligence 結合個人資料調度的功能也讓他躍躍欲試,「如果 AI 能幫我從 Notes 自動整理出腳本大綱、從日曆抓出剪輯排程,那我一人作業會更有效率。」
進藤不僅將 Apple 工具視為創作夥伴,也看重它們未來的智能潛力。「我不是想當科技宅,而是想把更多時間留給創作,把繁瑣交給工具。」他笑說。
不靠流量密碼,用風格與真誠圈粉六年
進藤喜彥不是靠話術紅起來的創作者,也不是一次爆紅的幸運兒。他一步一腳印,從自學剪片到能自由運用 Final Cut Pro、Procreate 等工具,他不否認創作者有辛苦、有倦怠,但他更相信創作不是在過生活,而是讓生活變成創作。
「現在太多人想要『破解』YouTube,找演算法捷徑。但我認為,觀眾要看的不是技巧,而是你這個人本身。」進藤喜彥這句話,點出創作的根本。他不追趕流行公式,而是致力於培養自己獨特的「頻道色彩」,從生活紀錄、旅行剪影、情侶互動,到個人愛物開箱,每一支影片都像他的數位日記,有溫度、有真誠。
- 延伸閱讀:M4 版 MacBook Air 評測:實測 M4 晶片有多強?天藍色推薦嗎?選 13 吋還是 15 吋?
- 延伸閱讀:iPad Pro M4 評測:6 個重點特色、售價 34,900 元起,旗艦規格及定位適合你嗎?
- 延伸閱讀:Apple M4 版 iMac、Mac mini、MacBook Pro 開始預購,基本款 Mac mini 售價 19,900 元起
- 延伸閱讀:Apple Watch 睡眠呼吸中止偵測、AirPods Pro 2 助聽器功能正式在台上線
- 延伸閱讀:Apple BTS 2025 開跑!指定 Mac 與 iPad,享 AirPods 或 Apple Pencil Pro 等配件自由選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