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09:30

研究指出人類語言正被 AI 「文化滲透」,GPT 用語滲透日常對話

ADVERTISEMENT

在 ChatGPT 等 AI 聊天機器人普及的今天,我們的說話方式似乎也悄悄開始「AI 化」了。根據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隨著人們與 AI 工具互動頻率提高,語言使用也出現微妙變化——越來越多人在日常交流中,開始使用更多 ChatGPT 常見的詞彙,這些詞被研究團隊稱為「GPT 詞彙」。

AI 不只是模仿人類,也在反向影響人類語言

研究團隊透過一項大規模語料實驗,將數百萬篇來自電子郵件、論文與新聞報導的文字輸入 ChatGPT,觀察這個 AI 如何「潤飾」語句,從而辨識出 AI 偏好的用字,包括有:

 

ADVERTISEMENT

  • delve(深入研究、探究)

  • meticulous(一絲不苟的、細緻的)

  • realm(領域、範疇)

  • adept(熟練的、擅長的)

  • underscore(強調、凸顯)

  • comprehend(理解、領會)

  • bolster(支持、強化)

  • boast(吹噓、自豪擁有)

  • swift(迅速的、快速的)

  • inquiry(詢問、調查)

  • groundbreaking(突破性的、首創的)

  • tapestry(織錦,比喻豐富多樣或交織的事物)

  • nuance(細微差別、層次感)

 

 

接著,研究人員進一步追蹤這些詞在 ChatGPT 上線前後,在超過 36 萬段 YouTube 影片與 77 萬多集 Podcast 節目中的使用頻率。結果顯示,這些 GPT 常用詞彙在英文口語中出現的次數明顯增加。

ADVERTISEMENT

語言演化的新力量:AI 成為話語權新角色?

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 Levin Brinkmann 表示,這類現象可能來自人類的模仿傾向——我們往往會模仿那些被視為權威、博學的角色,而 AI,正在無意間被許多人當作這樣的對象。

雖然語言本就隨時代演進,但這項研究首次具體量化 AI 對人類語言的影響力,也揭示了「人與 AI 互相塑造」的現象不再只是理論,而已真實存在於我們的溝通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