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座海底居住艙「先鋒號」(Sentinel)近日在美國佛羅里達群島的國家海洋保護區完成建置,由英國公司 Deep 打造,預計將於明年初正式部署投入使用。
這座居住艙將安裝於距海面約 50 公尺深的海床,設計上可讓每批 4 名科研人員在其中生活約一週,用於海洋研究與觀測。
值得一提的是,艙體內部有一個被稱為「濕艙」的模組,其地板設有一處「月池」開口,雖處水下但不會進水。這項設計關鍵在於內部氣壓與外部水壓達成平衡,使研究人員能直接由此進出海底,不會遭遇海水湧入問題。
這樣的恒壓設計也讓「先鋒號」成為深海作業的一大突破。過去潛水員在 50 公尺水深的環境中,每次停留僅限數分鐘,否則就可能面臨「減壓病」風險。而在這座居住艙中,科學家可長時間在海底作業,每天工作數小時,僅需在返回水面前進行一次減壓即可。
這代表著科研人員將能以更高頻率、更長時數進行觀察、採樣、維修與記錄工作,真正實現「住進海洋」的科研模式,將人類對海底世界的探索推進一大步。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