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12:00

對焦升級操控進化,復古微單 Canon EOS M6 使用分享

ADVERTISEMENT

無反光鏡相機(Mirrorless,MILC)當道,Canon 在 2017 CP+ 前夕發表的 EOS M 最新機種 EOS M6 也在上個月在台上市,除了搭載 Dual Pixel 大幅改善對焦性能之外,外型設計與操作手感也較上一代 EOS M3 來得出色許多。

EOS M 系列從 2012 年推出迄今也已邁向了第五個年頭,EOS M 系列機身目前一共有 M、M2、M3、M5、M10,加上這次推出的 EOS M6 則已經有六台機身,陣容已經頗為完整。Canon 亦為系列機種定下了較嚴謹的定位,M10 屬於入門機種、M5 歸類為高階款式,這次推出的 M6 則是填補 M10 與 M5 中間的級距,定位為 EOS M 系列的中階機種,同時也是 EOS M3 的後繼機型。

雖然在價格上 EOS M6 較上一代 EOS M3 微幅漲價了 2,000 元,但較新的 EOS M6 納入了 Canon 引為自豪的 Dual Pixel(DPAF or DAF)技術,使得對焦速度達到可與 EOS M5 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受惠於更新的 DIGIC 處理器,M6 的連拍速度也大幅提升至 9fps(AF-S),使得 M6 在應付動態題材上顯得更加靈活,並且機身的操作設計也更好。但另一方面,Canon 在 EOS M6 身上依舊只納入 1080p Full HD 30fps 的錄影功能,使得它在錄影規格上略遜競爭對手。

ADVERTISEMENT

外觀亦是 EOS M6 的賣點之一,不常採用銀色機身的 Canon 首度在 EOS M 系列加上了具備復古感的銀色上蓋,除了銀色款 EOS M6 亦推出了風格較洗鍊的黑色款式,而在原有的握把之外,黑色橡膠蒙皮也延伸到機身左側,使得機身質感上升不少,也更符合其中階機身的定位。

ADVERTISEMENT

Canon EOS M6 規格表

  • 感光元件:APS-C 格式 CMOS
  • 畫素:2,400 萬畫素,6000x4000
  • 錄影:1920x1080 30fps,Mpeg-4 H.264
  • 影像處理器:DIGIC 7
  • 對焦系統:Dual Pixel CMOS AF
  • 快門:1/4000~30s,B 快門
  • 連拍:9fps(固定對焦)
  • 感光度:ISO 100~25600
  • 觀景窗:無
  • 螢幕:3.0 吋 104 萬點 TFT 可翻轉觸控式
  • 電池:LP-E17
  • 續航力:425 張
  • 重量:390g(含電池與記憶卡)
  • 體積:112x68x44.5mm
  • 建議售價:22,900 元(單機身)

機身概觀

機身上蓋採用塑料材質打造出類似金屬霧砂銀的質感,在機身接縫、蒙皮上的處理相較上一代 EOS M3 有所提升,機身線條則大抵雷同,前滾輪一樣採用滾花菱格紋加強手感。

ADVERTISEMENT

機身右肩是改進最大的部分,原本 EOS M3 僅具備「模式轉盤」與「EV 補償轉盤」,但 EOS M6 則在 EV 轉盤下新增了一具後滾輪,並且開關的位置也修正了,這使得使用者可以更輕鬆的用單手操作 EOS M6。

其他機身的佈局上倒是與其他 EOS M 系列機身相去不遠,具備熱靴座以便外接閃燈或是外接是觀景窗,且機背同樣採用飛梭滾輪設計:

ADVERTISEMENT

比較可惜的是這次我們沒有借到要價 7,900 元的第二代外接式 EVF 觀景窗「EVF-DC2」,這款觀景窗雖然不可上翻取景,但採用 OLED 讓顯色更加豐富真實。

機背螢幕一樣是 3 吋可觸控式,特點是可以上翻 180 度自拍:

機身連接埠方面,右側具備快門線接孔(上)以及 micro HDMI 輸出埠,其下則是 Wi-Fi 連線快速鍵。

左側則是 Mic 麥克風輸入埠以及 micro USB 連接埠,不過 EOS M6 仍然不支援機身充電。

記憶卡裝在電池艙蓋內。

銀色款機頂與機底都是仿金屬銀色處理,腳架孔則與光軸平行,注意 NFC 感應位置是在機身底部的,裝腳架之後可能會不好感應。

EOS M6 的握持感大約 95% 雷同於 EOS M3,但機身左半的蒙皮、新增的後滾輪,以及更便利單手操作的開關位置,都讓 EOS M6 操作上更加順手。

使用心得與總評

Canon EOS M6 定位為 EOS M3 的後繼機種,其售價也較前一代稍貴一些(20,900 漲至 22,900 元),不過在對焦性能、操作性、機身質感方面都有所進步,引入 Dual Pixel(DPAF)技術之後,可說將以往 EOS M 系列遭到詬病的對焦速度全面革新到可順暢使用的境界,連拍張數也由每秒 4.2 張大幅提升至每秒 9 張,這也可歸功於採用了 DIGIC 7 影像處理器的功勞。

操作性亦是很有感的一項升級,由後滾輪與 EV 補償轉盤同軸的堆疊式設計(比起 M3 多加了一具後滾輪),有效在較小的機身空間內改善操作性,並且 on/off 開關也更改設計,移至更容易單手開啟的位置,加上具備 Dual Pixel 的觸控螢幕,已可獲得與 EOS M5 相近的操作感受。

不過 EOS M6 在產品定位上比較特殊些,就售價而言 EOS M6 鎖定的競品應該是 Olympus E-M10 Mark II、Panasonic GX85 等相機,但考量到 EOS M6 不具備 EVF 電子觀景窗,使得它的定位反而比較偏向 Sony a5100 這類中低階入門機種(但性能也沒有這麼低階),如果要享受 EVF 功能,勢必得再加購 EVF-DC2,但高昂的 7,900 元售價也會讓人覺得兩難:是否直接購入 EOS M5 就好?或是說 EOS M6 其實是輕微單的另一種平衡?

「復古」標準應更高

相較於上一代 EOS M3 ,M6 質感大幅進步也是值得嘉許的一點,但若論及市面上的復古相機,Canon 其實並不非常擅長打造銀色機身(久遠的 IXUS 系列質感倒是很出色),類似的設計我們在 Olympus、Fujifilm 同級機身上都可看到更好的質感,例如 Olympus 的霧砂銀無螺絲機身,Fujifilm 的整片金屬上下蓋設計皆是,甚至 Panasonic 在 2015 年的 GF7、2013 年的 GM1 就納入了復古元素與銀色機身。相較起來 EOS M6 的顏值雖然有所提升,但其質感卻很難在這些品牌中勝出。

整體來說,Canon 在 EOS M6 身上給出了符合定位與售價的選擇,尤其在低感度的畫質與對焦速度上,EOS M6 也確實不負 Dual Pixel 盛名,給出了還不錯的照相品質。但身為相機第一大廠,我們給它的期許也勢必更多,EOS M 系列缺乏大光圈定焦、大光圈三元鏡以及更通用的望遠鏡頭,在眾品牌紛紛在隨身機上納入 4K 錄影的時候,EOS M6 依舊僅給出 1080p 30fps 的錄影格式,並未提升至 60fps,不禁令人覺得相當可惜,只期待 Canon 在下一台 EOS M 系列機身上能給出更多規格來吸引玩家了。

Canon EOS M6 實拍照片

以下實拍照片採用 Canon EOS M6 機身 Jpeg 直出,除縮圖外未經任何後置修正,主要採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以及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這兩顆鏡頭拍攝,關於 EF-M 28mm 這顆微距鏡我們已在之前的評測文中介紹過(),新款旅遊鏡 EF-M 18-150mm 的畫質表現則較差一些,並且即使將機身的數位修正全開,依舊可見明顯的變形。


▲28mm f/3.5 1/s ISO,使用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拍攝

▲24mm f/6.3 1/13s ISO 16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66mm f/6.3 1/60s ISO ISO 64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28mm f/3.5 1/s ISO,使用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拍攝

▲150mm f/6.3 1/125s ISO 64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43mm f/6.3 1/40s ISO 16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28mm f/3.5 1/s ISO,使用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拍攝


▲18mm f/5.6 1/60 ISO 5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18mm f/5.6 1/50s ISO 5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35mm f/5.6 1/15s ISO 5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28mm f/3.5 1/s ISO,使用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拍攝

▲18mm f/5.6 1/125s ISO 5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18mm f/5.6 1/25s ISO 500使用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拍攝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