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選購路由器,多半會考慮 Linksys、D-Link、Netgear 和 Belkin 等老字號品牌,然而最常遇到的問題不外乎訊號容易受建築物的屏蔽干擾,導致家中某些角落總是收不到訊號。

來自史丹佛大學的 Nick Weaver 便由自身經驗出發,開發 Eero 路由器,用這個白色的小盒子改變 Wi-Fi 的生態系。Eero 除了路由器本體外,還可端視屋內坪數大小,在家中的各個角落裝設所需數量的 Beacon,建立網狀網路讓家中訊號無死角。


第一代 Eero 在 2015 年甫推出即在兩週內突破 25,000 筆訂單,交易金額超過 250 萬美金,對路由器市場帶來破壞式創新的威脅。去年團隊趁勝追擊推出了第二代 Eero。新款外觀與第一款幾乎完全相同,具備兩個乙太網路端口和 USB Type-C 的電源插孔。第一代未使用的 USB 端口已被移除,但保留正面的小型白色 LED 燈。在性能上卻是原先的兩倍,頻寬升級到 5GHz 頻段;雖然在技術上 Eero 並非首開先河(Netgear 的 Orbi 和 Linksys Velop 都配有該技術),但它卻是路由器體積最小的產品。
▲ 翻攝自 Eero 官網新的 Eero 還支援 Thread,該智能居家協議可用於連接和管理門鎖、電鈴、及運動傳感器等設備。然而市面上仍未有 Thread 的相關產品問世,因此該功能並非現在購買 Eero 的最大價值。此外在外型上,新的 Beacon 體積只有主路由器的一半,並附有電源插頭,可像夜燈般直接插入牆上的插座使用。同樣支援 Thread,但未達 5GHz 頻段,因此功能不如主 Router 強大,也未配備乙太網路插口。
除了路由器產品外,Eero 也推出了 Eero plus 網路服務,提供防止病毒惡意入侵、自動更新、網路守門員等安全性功能,年費為 99 美元(約 2,897 新台幣)。目前購買一個主路由器附加兩個 Beacon,售價為 399 美元(11,677 新台幣),與一般路由器相比實為昂貴。
- 本文授權轉載自:bnext(數位時代)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