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14:30

該買多大的電子書閱讀器?電子書閱讀器朝向大尺寸邁進,支援手寫功能,電子文件也能畫重點

ADVERTISEMENT

Readmoo mooInk Pro:最貼近紙質觸感的書寫體驗

● 螢幕:10.3吋 E Ink Carta電子紙螢幕
● CPU:1.2 GHz四核心
● 記憶體:2GB
● 灰階:16級
● 儲存空間:32 G
● 電池容量:2,000mAh
● 待機時間:最長21天
● 充電時間:充飽約5.5小時
● 尺寸:243.5x174.2x5.9mm
● 重量:240g

廠商資訊
●群傳媒 ●02-2752-8616 ●readmoo.com

建議售價:新台幣 15,800元

優點
1、重量很輕,僅有240公克
2、柔性面板,耐摔能力大幅提升
3、手寫功能完整,體驗良好

mooInk Pro 是 Readmoo 所推出的第三款電子書閱讀器,具有10.3吋的螢幕和電磁手寫筆。Readmoo 自從2017年推出第一款6吋的閱讀器後,隔年推出7.8吋的機種,今年則再把螢幕尺寸拉大到10.3吋。值得一提的是,這款 mooInk Pro 由 Readmoo 與 Linfiny 公司共同合作與開發,Linfiny 為 E Ink 大廠元太科技與SONY半導體合資成立的公司。軟體介面由 Readmoo 設計,硬體設計與製造則由 Linfiny 公司負責。

ADVERTISEMENT

柔性面板

如果你實際拿到10.3吋的 mooInk Pro,第一個感覺一定是是「輕,非常輕」,因為有這麼大的可視面積,但重量僅有240公克,確實會形成相當大的反差感,等於和一支6.5吋的 iPhone 11  Pro Max 差不多(226公克),機身側邊厚度也只有兩枚一元硬幣般高。能夠把重量壓到這麼低,最主要是因為 mooInk Pro 使用了軟性的塑膠面板,對比一般玻璃面板的重量,除了可以輕量化之外,也比較不怕摔。我們基於測試用途,實際把它摔在地上多次,果然也不影響任何的功能。但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不怕摔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多了一份安心,可避免因為手滑不小心把螢幕摔破,不過以10.3吋的面板來說,如果真的摔破了要維修,價格可是很驚人的,並不建議大家故意去折磨測試摔摔看。

手寫功能

手寫功能算是 mooInk Pro 的一大特色。因為當初 SONY 在開發這款產品時,定位是「電子紙張」,所以花了很多力氣在調校和改良手寫時的觸感,加上 mooInk Pro 使用軟性的防滑塑膠面板,因此在手寫時的筆觸,其實很接近真正的紙張書寫時的感覺。此外,mooInk Pro 配有一支鋁合金材質的手寫筆,附有二種不同的筆芯,一種是鋼筆筆觸,一種是鉛筆筆觸。筆芯是耗材,寫完了需要更換。初次使用時需要依照畫面指示來微調筆尖位置,這樣便可讓手寫體驗更精準符合個人使用習慣。在 mooInk Pro 機身的左右兩側都有一個磁性吸附的插孔可以收納這支筆。而這枝筆是需要充電的,充飽電時間約3小時,不過充電完成之後,待機時間最長可達到30天,不必擔心需要每天充電才能使用。系統內建了12種筆記範本,包括研究記錄、會議記錄或五線譜,方便使用者使用,使用者所抄寫的筆記也不用透過傳輸線複製,可直接以 E-mail 寄送到任何電腦上再做編輯。

ADVERTISEMENT

圈選放大

10.3吋的 mooInk Pro 當然具有 mooInk 系列所有的電子閱讀功能,但因為具有大螢幕,所以除了 ePub 流式的文字書外也適合雜誌的閱讀,所以 mooInk Pro 內建了「暢讀」的功能,每個月固定費用雜誌看到飽。而 mooInk Pro 也支援使用者直接把 PDF 檔案透過電腦拷貝到閱讀器中閱讀,或利用手寫功能直接在 PDF 上書寫筆記、用螢光筆畫重點,然後再用Email匯出。這對於需要大量閱讀文件,像是法務人員等等,是很方便的功能。

ADVERTISEMENT

為了把 PDF 閱讀做到極致,mooInk Pro 提供了一個「圈選放大」的功能,要你是覺得文件上哪個部分看不清楚,只要把該區用筆一圈,就會局部把那個地方放大,保證你看得很清楚。可以很方便快速的放大文件。也提供「星號搜尋」,你用筆在文件中打個星號,之後可以快速搜尋到這些星號的位置,對於長篇文件的閱讀效率可提升不少,真的只靠「電子紙」和「電子筆」就可以完成這些工作。 

NFC解鎖功能

你或許會發現 mooInk Pro 上多了一個 NFC 的符號,其實這是它的一項特殊保護功能,使用者除了設定密碼之外,也可利用 IC卡片來進行機器的解鎖,不過由於 mooInk Pro 為日本規格機器,NFC 功能所支援的協定與台灣不同,故只能使用支援 Felica 協定的 IC卡,包括日本的Suica(西瓜卡),香港的八達通卡等,皆可透過 NFC 解鎖 mooInk Pro;若你手邊有這類卡片,亦可試試看。

ADVERTISEMENT

HyRead Gaze X:開放架構,別家電子書也照看不誤

● 螢幕:10.3吋全平面柔性螢幕
● CPU:RK3368八核處理器1.5 GHZ
● 記憶體:4G DDR3
● 手寫:筆記支援手寫(4096級壓感)
● 灰階:16級
● 儲存容量:32 G(最高可擴充至128G)
● 電池容量:4300mAh
● 充電時間:充飽約3小時
● 尺寸:177x252x8mm
● 重量:390g 

廠商資訊
●凌網科技 ●02-2395-6966#2555 ●hyread.cc/gaze2019

建議售價:新台幣 17,300元 

優點
1、開放式系統,可安裝各家閱讀平台App
2、具有可調色溫閱讀燈
3、有喇叭,支援有聲書播放

Gaze X 是凌網科技在十月份所推出的10.3吋具有手寫筆記功能的電子閱讀器,凌網科技在電子化政府、電子圖書系統等領域著力甚深,也建立了 HyRead 這個電子書平台,也在今年二月推出7.8吋的 HyRead Gaze 這款電子書閱讀器,並再接再力,於10月推出10.3吋的 HyRead Gaze X 。HyRead Gaze X 除了支援自家的電子書平台 HyRead 和 HyRead 台灣全文資料庫外,也支援台灣圖書館的電子書借閱。除了這些,HyRead Gaze X 支援其他電子書平台的 APP,也是一大賣點。 

硬體配置

在硬體規格的部分,Gaze X使用玻璃面板又加入了閱讀燈,因此390克的重量相對於軟性塑膠面板會比較重,也比較怕摔。閱讀燈則有日夜兩種模式,夜晚使用暖色溫。手寫筆的筆頭也是耗材,寫久了需要更換筆芯。出廠的時候有提供C字夾和三個筆芯可自行更換。閱讀器本身內建32GB的容量,但配有 SD卡槽,可以自行擴充128GB,。

採用開放式系統

Gaze X 最大的特色自然是它開放性的架構,因為 Gaze X 使用了 Android 6的作業系統,所以使用者可以安裝 Google Play 商店上的 APP。但是 Gaze X 並沒有內建 Google Play 這個商店,所以使用者必須要自己從手機裡把 APP 的 APK 抽取出來,才能手動安裝到 Gaze X 上。如果未來 APP 有更新時,還要再手動再來一次。

雖然麻煩了點,它的好處自然也是你可以把各家電子書平台的 APP 都安裝到 Gaze X 上。因為現在所有的電子書平台都有 Android 版本的 APP,因此只要把這些 APK 都裝到 Gaze X 上,你就不需要被綁在某個電子書平台上,想在哪裡買書就買書,Readmoo、Kobo、Google圖書、Kindle、博客來等 APP 都可以安裝,也能正常使用。原本APP就有的功能,放在 Gaze X 也可以正常使用。但因為 APP 是為了手機的 CPU 和螢幕所設計,所以反應速度自然沒有像在手機上那麼快。

實際使用時大致上都還算流暢,和自家平台購買的電子書翻頁速度不會相差太多。只是因應各家的 APK,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像有的殘影的情況比較明顯的,要等到刷新頁面才會解除;有的在閱讀之前要先下載繁體中文字型。但在閱讀體驗上來說,大致上都比之前開放性系統的閱讀器來得好。此外你也可以把自己的 ePub 檔和 PDF 放到 Gaze X 中閱讀,PDF 翻頁的速度算是很順暢,不會有遲滯的感覺。

一鍵直橫互換

對於閱讀中文書來說,許多人覺得直式排版很重要,否則就失去了讀書的韻味,以前只有 Readmoo 平台和 mooInk 系列的閱讀器有一鍵直排的功能,現在到了凌網科技第二款閱讀器 Gaze X,終於也把一鍵直排的功能給加進來,不過要注意的是,只有在 HyRead 平台上購買的 ePub 書籍,才可以直橫切換,但是自己放進去的 ePub 則還不具備這個功能。

手寫筆記

Gaze X 的手寫筆記功能,共內建有22種筆記範本,利用 Gaze X 附的電磁感壓觸控筆可以在螢幕上書寫,觸控筆本身不需電池,重量近似於一般的原子筆,此外可以透過分割視窗的方式,一邊閱讀書籍,一邊手寫筆記,即可使用。書寫完成的筆記可以用 PDF 或 PNG 圖檔的方式儲存在本機端,也可利用 USB 線傳輸到電腦中瀏覽觀看,或是匯出到 Everonte 中再利用。

台灣全文資料庫及圖書館借閱

「HyRead臺灣全文資料庫」是凌網科技在2009年上線的台灣電子期刊資料庫,主要的內容是台灣學術期刊,目前有台灣期刊1300多種,也有超過330種 TSSCI、THCI、A&HCI、SCI 等期刊,適合學術研究、論文寫作的使用者,但這個資料庫需要付費使用。HyRead 也擁有國內最龐大的圖書館整合性資源,因此只要輸入圖書館借書證資料,便可線上借閱國內外各公共圖書館、大專院校的館藏電子書。


          本文同步刊載於PC 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 home雜誌粉絲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