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別拿SSD當HDD保管!長時間未通電恐導致資料遺失與性能衰退,實測揭露潛在風險

別拿SSD當HDD保管!長時間未通電恐導致資料遺失與性能衰退,實測揭露潛在風險

YouTuber HTWingNut 近日公布一項持續多年的 SSD 耐久性測試,結果顯示:長時間未插電的 SSD 可能會出現資料損毀與效能下降的情況,對於倚賴 SSD 作為冷儲存媒介的使用者而言,是一大潛在風險。

測試設計:模擬冷儲存環境

HTWingNut 的測試從兩年前開始,採用四顆 128GB TLC 類型 SSD,每顆事先寫入 100GB 隨機資料,並記錄 hash 值以驗證資料完整性。這四顆 SSD 分為兩組:

  • 全新組:幾乎未使用過

  • 磨損組:已寫入超過 280TB 資料,遠超其 60TBW 壽命指標

所有 SSD 都在寫入完畢後斷電,並靜置一年以上未通電使用,模擬冷儲存的實際狀況。

別拿SSD當HDD保管!長時間未通電恐導致資料遺失與性能衰退,實測揭露潛在風險

第一年未見異常,第二年開始出現損壞

在第一年的測試回顧中,四顆 SSD 均能順利驗證資料,效能表現正常。然而,今年是第二年測試,情況出現變化:

  • 全新組雖然 hash 值驗證成功,但驗證時間略微變長,使用 CrystalDiskInfo 檢測時發現 ECC 錯誤修正次數高達 400 次,代表控制器需不斷修正資料,顯示 SSD 健康狀態已開始下滑。

  • 磨損組出現明顯資料毀損現象,四個檔案 hash 值不匹配,判定資料已損壞。

    • 資料驗證時間也從 10 分 3 秒激增至 42 分 43 秒。

    • HD Sentinel 檢測顯示有三個邏輯扇區出現故障。

    • CrystalDiskInfo 顯示不可校正錯誤從 0 增加至 12,ECC 修正次數暴增至超過 20 萬次。

冷儲存 ≠ 安全儲存?專家建議定期通電

這項測試提醒我們,SSD 不像傳統硬碟(HDD)那樣適合長時間斷電儲存資料。特別是在寫入壽命已接近極限或使用 TLC 類型顆粒的情況下,更容易因電荷逸散導致儲存位元退化。

專家建議,若將 SSD 作為備份儲存使用,應每隔數月通電一次,讓控制器重新整理資料、啟動錯誤修正流程,以延長裝置壽命並確保資料完整性。

cnBeta
作者

cnBeta.COM(被網友簡稱為CB、cβ),官方自我定位「中文業界資訊站」,是一個提供IT相關新聞資訊、技術文章和評論的中文網站。其主要特色為遊客的匿名評論及線上互動,形成獨特的社群文化。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