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3年底萊爾富經營逾30年的大股東光泉汪家,將手上股份出脫賣給聯邦集團,已過去一年多。
有了銀行業資源作為新靠山, 萊爾富在這500多個日子裡全力衝刺,不只2024年營收年增超過10%,推估營收突破新台幣272億元,全年淨增加店數更達80間 ,罕見超越全家便利商店。
長年位居「超商老三」的萊爾富,接下來將如何拓展版圖?
「目前全力朝2000店目標衝刺,今年預計會開出100家新門市,營收目標增長20%(推估破300億元)!」 萊爾富數位行銷處協理施邦樑表示。
綜觀過去一年,萊爾富積極曝光,新門市大多選址在都會熱區開設,跟以往「從鄉村包圍城市」的打法很不一樣。而背後主要考量之一,就是要提升顧客「心佔率」(亦即,提及某產品、產業,消費者心中會浮現的品牌頻率)。
除了積極展店外,萊爾富也在去年展開一系列商品轉骨工程,要讓上門的消費者對「超商老三」更有記憶點。
轉骨第一步:先把 Hi café 變好喝
首先是咖啡。
去年10月底,從未拍過商品影片廣告的萊爾富在網路上架了第一支Hi café的形象廣告,而背後實際上是萊爾富歷時超過半年的咖啡再造工程。
負責萊爾富鮮食經營本部的處長李致豪指出,為提升消費者對Hi café的印象與好感,去年與長年合作的伯朗咖啡共同調整、研發新咖啡豆風味,「我們對標老大(統一超商)、老二(全家)的拿鐵與美式。」
李致豪分享,調整期間每天團隊要喝近百杯試飲杯,喝到怕。 但最後調整的結果,Hi café新風味確實受到消費者肯定,去年Hi café營收已實現雙位數成長,今年目標再提升20%。
轉骨第二步:犧牲毛利,也要讓便當「肉多多」
再來是鮮食便當。
李致豪坦言,若與統一超商、全家高達30~40%的鮮食營收占比相較,萊爾富目前鮮食佔銷售比例還不到三成,「努力空間仍大。」
「我們將主食份量增加、肉類增大、增厚。」 李致豪舉例,像是常規便當的飯量大約在180公克左右,萊爾富幾乎多數品項都加到250公克,即便這使得部分鮮食品項毛利最高掉了將近20%。
不同於前兩大超商鮮食近年頻推星級品牌聯名、精緻化,萊爾富的鮮食再造,要走的是「俗擱有局」(siok koh ū-kiok:便宜又好用、價廉物美之意)路線。
「現階段先讓客人喜歡吃我們的鮮食最重要。」 李致豪指出,像去年10月萊爾富不計成本推出時段限定的49元排骨便當,在社群上掀起風潮,當月鮮食便當業績立刻翻倍。
不過即便萊爾富願意不計行銷預算、毛利來換取聲量,咖啡與鮮食早是統一超商與全家的強項,為何萊爾富仍執意強攻?
轉骨第三步:緊抓37萬名黑卡會員,衝刺「咖啡+鮮食」搭配率
關鍵還是回到會員消費行為觀察。萊爾富是目前唯一做分級會員制的超商,負責會員金流本部的處長楊上緯指出, 在月消費平均超過2500元的最高級黑卡會員中(目前約有37萬名),咖啡是他們最大宗也是最主要的支出。
為鞏固這群會員貴客的消費模式,以及擴大含金量高的客群,這才解釋為何萊爾富決心升級咖啡風味,以及推出改版鮮食,衝刺與咖啡的搭售率。
與超商雙雄正面拚拳!力推「果C果昔」搶市
但施邦樑也坦言,現階段強攻對手已經很在行的品項仍不足,「差異化」仍是必備元素。因此,萊爾富在近期強打「果C果昔」等現打水果果昔系列,要走出與City Cafe(統一超商現做咖啡品牌)、Let's Tea(全家新現做茶飲品牌) 不一樣的賽道。
目前,該現打果汁服務已導入200間萊爾富,預計今年下半年會達500間。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