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I 聊天機器人現今已相當普及,相信許多人都會用來協助工作或是學習。然而,過去遇到重複性任務時,往往需要重新下達指令,將可能影響使用流暢度,不過現在透過 Gemini Gem 就能告別這個困擾。Gemini Gem 能夠依照個人化需求,免費創建多個各具專長的聊天機器人,無論是多國語言翻譯專家、健身教練,或是具有特定個性的 AI 角色,都能輕鬆打造。本篇就要來介紹如何運用 Gemini Gem,讓 AI 真正成為你的得力助手。
- 延伸閱讀:Google高層證實偏袒自家Gemini,關鍵搜尋資料拒絕提供給競爭對手AI使用
- 延伸閱讀:DeepSeek 攻略:實測在數學、決策、寫報告等應用表現,和 Gemini 與 ChatGPT 相比誰勝出
- 延伸閱讀:Gemini 網頁版側邊欄重新設計:支援聊天紀錄無限滾動、操作更直覺
ADVERTISEMENT
Gem:自定義聊天機器人
Gemini Gem 是 Google 聊天機器人 Gemini 的其一擴充功能,旨在讓使用者打造客製化的 AI 助理。Gem 最初僅提供給 Gemini Advanced 付費訂閱用戶,不過在不久前已正式全面免費開放,現在所有人都能建立自己的 AI 助理團隊。
增加 AI 靈活性以提升效率
透過 Gem,用戶得以自行設定 Gemini 的角色、背景知識、回應風格等,讓 AI 助手更符合每個人各自的需求,從而簡化工作流程並提高生產力。舉例來說,文字工作者可以創建一個「寫作夥伴」Gem,並指示它專注於生成創意內容、提供寫作反饋,或協助進行特定文體寫作等;或者建立「程式設計專家」,並提供程式碼範例和偏好,使其能夠協助撰寫、偵錯或理解程式碼。
Gem 的主要目的在於給予更高的控制權和靈活性,讓不同用戶能夠根據自身需求調整 AI 功能,而無需重複提供相同的指示。透過將指示儲存為 Gem,使用者便能隨時存取這些客製化的 AI 助手,進而節省時間和精力。
ADVERTISEMENT
與 GPTs 的差異及使用限制
Gemini Gem 的概念與 OpenAI GPT Store 類似,都是允許使用者自定義聊天機器人,不過兩者在免費使用和分享功能上有些許不同。GPTs 的自定義功能僅限 ChatGPT 付費訂戶使用,免費用戶只能選擇官方設立或他人創建好的 GPT;Gem 則是開放給所有人免費創建,但除了 Google 提供的 5 個預設 Gem 外,自己建立的 Gem 僅供「個人使用」,目前尚不支援分享。
另外,截至截稿之前,使用者可以在 Gemini 的網頁和行動應用程式中使用Gem,但僅能在網頁版設定你的客製化 AI 助理。也就是說,雖然可以透過手機與創建好的 Gem 互動,但若想要新建或編輯 Gem,仍須要使用電腦才能執行。然而,隨著 AI 的持續發展,我們可以期待這些限制在未來將有所改變。
ADVERTISEMENT
如何使用及微調官方預設的 Gems
Gemini Gem 聽起來很強大,但其實現在琳瑯滿目的 AI 工具對於很多還不習慣與 AI 協作的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會是「我可以怎麼使用它」。對此,Google 也預先建立 5 個 Gems,涵蓋了一些基本的使用情境,讓使用者能快速體驗這項功能。而如果試用完後,發現不完全符合自己的需求,也可以透過建立副本進行調整。
ADVERTISEMENT
5 個預設的 Gems 簡介
首先,我們就先來簡單介紹由 Google 建立的 5 個 Gems 分別是什麼,又有哪些功能。
1. 點子發想:協助使用者在各種情境下獲得靈感,像是發想派對主題、尋找送禮點子,或是激發商務創新等,Gem 都能提供各式建議。
2. 職涯導師:提供職涯發展方面的協助,旨在解鎖使用者的職涯潛能。它可以協助制定詳細的計畫來提升技能,並實現職涯目標。
3. 程式夥伴:專為提升程式編寫能力而設計。提供使用者在打造專案時所需的協助,並助力精進程式設計方面的相關技能。
4. 學習輔導:協助使用者學習新概念並反覆練習。只需要說明想學習的內容,Gem 就會引導使用者開始。
5. 寫作編輯:致力於提升使用者的寫作水準。無論是語法還是結構,都能提供清晰且有建設性的回饋。
建立副本並進行調整
由於以上 5 個是官方預設好的功能,因此無法刪除或是直接編輯。但假設覺得功能還不錯用,不過有些細節仍須調整,又或是想要參考建立 Gem 時要具備的元素,則可以透過「建立副本」的方式,取得 Google 提供的提示詞,然後以其為基礎進行客製化,打造更符合個人工作流程的 AI 助理。
從零開始打造自己專屬的 Gem
前面介紹了 5 個 Gems,雖然各有特色,但也難以涵蓋所有使用者的多元需求,因此 Gemini 提供使用者根據自身需要自訂 Gem 的功能,只要你想像得出來就能創建出對應的 Gem。而要打造一個 Gem 也相當直觀,首先點選新增,然後設定好名稱與任務內容就完成了。目前看來,Gem 的數量似乎沒有上限,這也意味著使用者甚至可以打造一支各司其職的 AI 助理團隊,來協助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務。
另外,主要會影響 Gem 好不好用的關鍵,在於任務描述部分,後續我們也會介紹撰寫提示詞的小訣竅。
步驟 1:在登入 Gemini 之後,從側邊欄中找到「Gem 管理工具」,然後按下「新增 Gem」。
步驟 2:這時就可以幫 Gem 命名,以及在使用說明中打上想要讓 Gemini 執行的任務內容;名稱只要自己能夠辨識即可,不會對性能有所影響。
步驟 3:如果不知道使用說明該怎麼寫比較好,可以先大致形容想讓 AI 完成什麼事,接著點擊右下方「筆」的圖示,Gemini 就會幫你重新撰寫了。
步驟 4:接著在右邊可以預先試用建立好的 Gem,效果不如預期的話就再回到「使用說明」進行修改;沒問題則按下儲存。
步驟 5:建立好的 Gem 就會出現在管理工具下方「你的 Gem」,後續想要再編輯、建立副本,或是將其刪除也都可以。
進階小訣竅:讓你的 Gem 更好用
AI 回答內容的品質,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提示詞有沒有寫好,就算目標任務相同,給予兩種不同寫法的提示詞也可能得到天差地遠的回應;撰寫 Gem 指令亦然。
那要怎麼跟 Gemini 溝通,讓 Gem 更貼近使用者需求呢?以下就是完善 Gem指令的 3 個小技巧。
技巧 1:指令中包含 4 大元素
建立 Gem 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說明」要寫得讓 Gemini 理解,舉例來說,筆者一開始想要打造翻譯器時,在功能部分只打了一句,「你是一個語言專家,以後我不管丟什麼內容給你,都幫我完整翻譯為台灣繁體中文。」結果可能因為過於簡潔,沒有清楚地定義出目標與行為模式,AI 並不能完全理解使用者的需求,所以設定完成後,傳送了一篇英文文章給該翻譯助手 Gem 進行測試,得到的回應卻是「請您提供想要翻譯的內容」,很明顯地效果與預期不同。
對此,Google 官方也建議在撰寫指令時,可以包含以下 4 大元素。
1. 角色:透過直接要求 Gem 扮演一個特定角色,AI 可以更直觀地明白使用者的需求,並在回應中提供相關專業領域知識。就像是許多人在下 AI 指令開頭,會請它扮演如新聞編輯、廣告企劃、會計等職位,或是 Excel、園藝、社群等不同領域的專家。
2. 任務:更明確地說明宗旨與目標,前面提到的「不管我丟什麼內容給你都完整翻譯為台灣繁體中文」,就偏向是在描述任務。
3. 背景資訊:類似於設定 Gem 的「行為和規則」。比方說在接受到使用者訊息時,是否需要再進一步確認,還是要直接執行指定動作;或是回應時的個性與語氣等。背景資訊越完善,使用體驗就會越符合想像。
4. 格式:輸出時的呈現樣式,像是段落間是否需要空行、要以列點還是段落形式回應。
其實可以發現,設定 Gem 指令跟撰寫 AI 的提示詞,兩者所需要包含的元素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因為 Gem 就很像把每次我們要AI幫我們做什麼事時,所要輸入的提示詞直接定義在 Gem 裡面,便能省去不斷輸入同樣內容的時間。
另外,當然並不是在每個 Gem 的使用說明中都需要具備上述 4 個元素,可以自行視情況增減。
技巧 2:透過 Gemini 一鍵最佳化
然而對初學者來說,要完整且順暢地寫出包含以上元素的提示詞可能不是件易事。不過不用擔心,正如前面打造 Gem 的教學步驟中所提及,我們可以先用非常直白的方式敘述想要達成的目的,接著再讓 Gemini 一鍵改寫。Gemini 會理解用戶意圖,然後依照符合上述格式的方式重新撰寫,這時建議讀者逐字逐句檢查是否有符合自身需求,若 Gemini 理解錯誤可以再手動修改。
不過,有時候 Gemini 改寫完提示詞會變成全英文的內容,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先另開一個聊天室將其翻譯成中文敘述,再進行下一步動作。
技巧 3:上傳檔案提供更多資訊
接下來在「相關資訊」區塊中,Google 還提供使用者自行上傳檔案,作為 Gem 回覆時的參考資料。舉例來說,若有包含個人特殊需求的專有名詞對照表,就能透過檔案形式直接附上;支援的檔案格式包括 Word、PowerPoint、PDF 等文件/簡報檔,或也可透過連結雲端直接插入,最多可上傳 10 個檔案。附加檔案還支援圖片格式,但每個 Gem 僅能附上一張圖,且無法與其他檔案格式混合上傳。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目前 Excel、試算表、HTML 等類型的檔案,僅限 Gemini Advanced 付費訂戶使用。
3 種 Gems 使用情境推薦
以上就是目前 Gemini Gems 各項功能與應用方式,最後我們要更進一步地去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際善用這項工具。下面是筆者根據個人使用經驗,整理出 3 大我自己認為相當適合使用 Gem 功能的情境,分別是解決重複性指令、圍繞特定主題討論,以及自定義個性風格。期望這些經驗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與想像,並挖掘出更多應用的可能性。
情境 1:解決重複性指令
首先以自身使用 AI 聊天機器人的經驗來說,最常用的除了發起臨時性對話外,便是處理同質性高的任務,如翻譯、文本摘要、資料整理等,因此第一個適用情境,就是前文不斷提到、且相對直觀的功能「解決重複性指令」。將同樣的指令儲存於 Gem 中,便能更有效率的完成作業。
當然,並不是說設定好該 Gem 的功能是翻譯,它就只會具備此單一功能,基本 Gemini 原先的聊天功能也都還是能使用,所以如果翻譯完想要在同一個聊天室接續請 AI 幫忙摘要內容,也是做得到的。
另外,筆者也有嘗試將圖片風格寫在 Gem 指令裡,期望可以固定生成出同一特定風格的圖像。不過不確定是提示詞問題,還是 Google 已經有預設圖像類型的關係,目前測試下來不管設定想要何種風格,都容易會出現類似於照片的寫實風。
情境 2:圍繞特定主題討論
一個 Gem 肯定也不只能執行單一的任務,這樣顯然不夠智慧,所以接下來要介紹的是讓 Gem 成為特定領域的專家,帶著使用者圍繞該主題進行討論及研究。
以打造園藝助手為例,雖然一般的聊天機器人也能分析圖像辨識植物品種,並提供養護建議,但透過設定一個專屬 Gem,AI 便能在對話前就明確知道使用者的意圖。如此一來,使用者無需贅述提示詞,即可獲得更豐富且精準的相關資訊,Gemini 也將持續圍繞核心目標提供客製化的建議。
此外,再整合資料上傳功能,用戶還可以構建專屬且不斷完善的知識庫,並可根據需求切換至如「Deep Research」等進階模型,用以協助進行學術研究。簡單來說,就是賦予通用聊天機器人專業能力,使其從「通才」進化成為「專家」。
情境 3:自定義個性風格
前面提到的比較多跟工作、學習相關,但現在其實很多人也會跟 AI 聊天,可能沒有想要解決什麼問題、達成特定的目標,只是單純想分享生活、獲取情緒價值等,透過 Gem 也可以打造出更懂你的對象。
這個用法有點像在 Character.AI 中創建自己的機器人,在指令中制定個性、語氣、聊天規則,就能塑造一個角色、甚至是 AI 伴侶;或是要它扮演「真實存在的人物」,讓你跟虛擬的偶像、明星、歷史人物交談,若是把此方法應用在學習當中,也可以以更沉浸式的方式獲取知識。
最後建議大家,不妨思考自己日常中的方方面面,不論是職場、研究或是休閒
活動,有沒有想要讓 AI 幫你完成的事。只要敢發揮想像力,並能夠轉化為文字指令,或許就能透過 Gem 讓一切事半功倍!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 延伸閱讀:Google Gemini 推出原生 AI 圖像編輯功能,支援自然語言編修與風格變換
- 延伸閱讀:Google 測試 AI 聊天機器人廣告,免費 Gemini 可能將不再「無廣告」
- 延伸閱讀:Google 發布 Gemini 2.5 Flash 預覽版:首款可開關推理功能的混合 AI 模型登場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