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在鍵盤技術不斷演進的今天,「磁軸鍵盤」逐漸成為許多進階使用者與電競玩家關注的熱門話題,相較於長年主流的機械軸設計,磁軸鍵盤的獨特之處,在於真正實現了「量身訂製」的輸入體驗,讓按鍵輸入不再是一種固定、單向的動作,而是能根據玩家習慣自由調整、即時反應的延伸感知,因此磁軸鍵盤常被玩家戲稱為「物理外掛」,既能滿足手感玩家對輸入精度與滑順度的極致追求,也為競技遊戲、音遊、創作者工作流程帶來更多可能性。不過,由於其技術門檻較高,市面產品規格各異,許多使用者對磁軸鍵盤的原理、實用性與選購策略仍感到陌生。本篇特企將帶你理解磁軸鍵盤為何值得關注、與傳統鍵盤有何不同、又適合怎樣的你。

文章目錄

 

 

什麼是磁軸鍵盤?其核心技術原理為何?

簡單來說,磁軸鍵盤是一種採用磁感應技術來偵測按鍵行程並觸發的鍵盤類別,透過霍爾效應(Hall Effect)作為偵測機制。若從結構設計上來看,磁軸鍵盤上的每個按鍵軸心底部,都有安裝一顆小型磁鐵,當使用者壓下按鍵時,磁鐵會接近鍵盤電路板上的感應器,造成磁場強度變化,並轉化為訊號,讓控制晶片能即時判定每個按鍵的位置。這種非接觸式感應的設計,讓按鍵結構更加單純,不僅能免除機械磨損所造成的壽命衰退,使按鍵壽命可達一億次以上,還具備高精度、高靈敏度等優勢。且由於每個按鍵的位置變化都能被精準地感測,所以也衍生出許多傳統機械鍵盤所難以達成的功能進化,例如可自訂觸發點、二段式觸發、以及模擬類比操作等等,讓輸入體驗更為多元。

磁軸應用霍爾效應的特性,因此在軸體內部會有磁鐵嵌入其中,整體結構較機械軸更為單純。

磁軸不等於機械軸

磁軸與傳統機械軸的核心差異,在於其觸發方式的原理不同。傳統機械鍵盤(如青軸、茶軸)透過金屬簧片在按壓過程中產生物理接觸,進而導通電路並完成按鍵輸入,因此每一種軸體都擁有固定的觸發行程與特定的敲擊手感。像是青軸具備明顯的段落感與聲響回饋,紅軸則強調線性按壓與較輕的觸發力道,這些手感差異主要取決於軸體本身的機構設計與彈簧配置。雖然玩家可以依照自身的操作習慣與用途,選擇最符合需求的軸體類型,但這些軸體的輸入邏輯大致上都是「單點觸發」,觸發行程也都是且固定不可變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機械鍵盤還是薄膜鍵盤,雖然手感表現不同,但本質上皆屬於相同的原理。

磁軸軸體當然也可以「熱插拔」,不過由於磁性感應器是位於鍵盤 PCB 板上,故無法與一般機械軸體混用。

無實體段落回饋

另一方面,磁軸鍵盤則藉由磁場感應原理,能夠即時偵測整個按鍵下壓過程的位置變化,由於觸發行為不是依賴物理機構來控制,而是透過感應器與韌體的計算來決定,打破了傳統「固定觸發點」的限制。這也磁軸鍵盤的按壓過程更加線性且滑順,幾乎沒有段落阻力或摩擦感。這樣的手感對於習慣傳統機械鍵盤的使用者來說,起初可能會感覺「過於輕盈」或「缺乏實體段落回饋」,需要一定時間去適應。但一旦習慣後,就會發現磁軸在長時間輸入、連續操作與高速觸發下的體感優勢。

磁軸技術的歷史甚至比多數人年長,而近代磁軸鍵盤的復興,則主要由 Wooting 這家荷蘭品牌所推動。

改寫「鍵程」的概念與應用

在傳統鍵盤中,「鍵程」是指從按鍵頂端壓到底的總行程距離,常見為 4mm,實際的觸發點則約落在 1.8∼2mm 之間,只有當按壓深度超過這個固定點,鍵盤才會送出輸入訊號;反之,若未達到觸發深度,即使按鍵已有明顯下壓,也不會有任何反應,是一種典型的「二元邏輯」輸入模式。而磁軸鍵盤雖然也有物理上的鍵程,但不同的是,鍵盤能夠即時追蹤整段行程的位置。也就是說,從開始按下按鍵那一刻,系統不只是在讀取你「有沒有按下去」,而是「按下了多少」,所以使用者可以自由設定在按壓深度 1.0mm 就觸發,也可以設在 2.5mm,完全根據個人習慣與遊戲風格調整。

什麼是 RT?

除此之外,鍵程的深度甚至也可轉換為「連續值」,以模擬搖桿的類比操作,像是按得越深,控制的角色就跑得越快、方向盤的轉彎幅度也越大等等。不過真正讓磁軸鍵盤在電競界大放異彩的,則是被稱為 RT(Rapid Trigger)的快速觸發模式,這是一種能依據鍵程變化動態判定觸發及重置的功能。傳統機械軸必須按到底、再放開到固定的重置點,才能再次輸入,形成輸入間的延遲與限制;而 RT 模式下,無論使用者按壓多深,只要感測器偵測到鍵帽開始回彈,就能立即完成重置,反應速度大幅提升,套用在遊戲操作上,不僅能加快連點效率,更能實現「極短鍵程內急停」的操作,對於節奏遊戲中高密度敲擊、或 FPS 遊戲中需要快速急停與走位的場景,都是極具實戰價值的功能,玩家能在操作上取得真正的技術優勢。更可怕的是,幾乎所有磁軸鍵盤廠商,都還在不斷開發新的模式。

在 RT 功能的加持下,越來越多電競選手選用磁軸鍵盤,以追求更快的反應速度與輸入效率。

磁軸鍵盤的使用限制

儘管磁軸鍵盤擁有上述優勢,但在實際上仍有一些限制。首先,其價格普遍偏高,主要鎖定進階玩家與創作者市場。其次,許多功能需透過專屬驅動與韌體支援,若系統不相容或未安裝軟體,部分功能將無法啟用。此外,由於磁軸鍵盤手感偏線性滑順,對習慣段落感的使用者而言,可能需要適應期。總體而言,磁軸鍵盤更適合對輸入體驗有進階需求的使用者。

磁軸要模擬類比搖桿也相對容易,主要是因為它能感測按鍵壓下的深度,並轉換為不同的連續數值。

通常在 FPS 遊戲中,移動時準星會擴散,透過磁軸鍵盤的急停動作,就能即刻恢復準星穩定,進而提升命中率。

iRocks K104H:堪比工藝品等級的個人輸入設備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規格

● 介面:有線 USB

● 按鍵數:68 鍵

● 回報率:8,000Hz

● 尺寸:317 × 108.5 × 38.5mm

● 重量:約 1240g

廠商資訊

● 艾芮克 ● 02-2225-5080 ● www.i-rocks.com.tw

建議售價:4,990 

乍看之下,iRocks 今年初推出的 K104H 磁軸鍵盤,是以粉嫩的櫻花色系與袖珍尺寸,營造出偏女性化的溫柔印象,然而實際上,它卻不折不扣是一款專為追求極致輸入體驗所打造的 65% 高階電競鍵盤。K104H 可謂不計成本地採用全鋁合金外殼,經 CNC 精密加工打磨出俐落銳利的線條與紮實厚重的手感,並以粉色陽極處理包覆,背面更巧妙融合富士山主題設計,呈現出優雅中帶有力量的美學語彙。其沉穩的重量與輕巧外觀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其兼具美感與性能的設計思維,不過需注意的是,由於其份量真的不輕,因此 K104H 底部並無翻折腳架的設計,傾斜角度無法調整,只能另尋其他腳架方案。

在軸體規格方面,艾芮克替 K104H 搭載了凱華新一代預潤磁軸,採用磁性霍爾感應技術,支援自訂觸發點,設定範圍涵蓋 0.1 至 4.0mm。值得一提的是,K104H 內建多項進階按鍵設定,除最常見的 RT 快速觸發外,「動態鍵程」功能更可針對特定鍵位,自訂按下與抬起時的 4 個不同位置點,相當於單鍵即可執行 4 種獨立指令。而「雙重鍵值」則支援單擊與長按輸出不同操作,搭配「Toggle Key」功能,可透過一次按壓來鎖定或解除特定指令的觸發條件。另支援手把映射,可模擬遊戲控制器操作,包括搖桿曲線也能自由微調,可拓展更多應用場景。針對電競風格的展現,K104H 配備 RGB 背光系統,內建多種預設燈效,亦可透過上傳圖像自訂燈光佈局,打造個性化視覺氛圍。

鍵帽設計為雙色成型的 PBT 材質鍵帽,表面磨砂處理並側刻注音,兼顧美觀與實用性。

磁軸軸體凱華預潤磁軸採用外框包覆十字軸心的穩定結構,在軸體上也有導光柱設計。

傳輸線採用有線 USB-C 連接,線材為與鍵盤同一色系的粉紅捲線,更有主題感。

Keychron K2 HE 木框特仕版:結合玫瑰木與雙軌磁軸的無線三模鍵盤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規格

● 介面:2.4GHz、藍牙、有線 USB

● 按鍵數:84 鍵

● 回報率:1,000Hz

● 尺寸::320.5 × 126.2 × 40.7mm

● 重量:約 965g

廠商資訊

● 三鍵客(代理) ● 02-2242-0625 ● www.keychron.com.tw/

建議售價:4,790 

Keychron K2 HE 是一款主打磁軸輸入與高自訂性的 75% 無線機械鍵盤,延續了Keychron 品牌一貫針對 Mac 與 Windows 雙平台設計的特色。在硬體配置上,K2 HE 採用 Gateron 最新的預潤雙軌磁軸,支援熱插拔功能,但需注意僅支援 Gateron 的雙軌磁軸系列,無法改裝為其他軸體。按鍵支援觸發點範圍自訂,從 0.2mm 到 3.8mm 皆可自由調整,觸發深度精準到  0.1mm,也能支援 RT 快速觸發功能以及進階的動態按鍵輸入功能,每顆按鍵都能根據按壓深度觸發不同層次的操作,最多可設定為四段,讓使用者能依據應用場景自訂複合操作,例如輕按執行單一指令,深按則觸發複雜巨集,非常適合重度辦公使用者或創作者進行效率優化,透過  Keychron Launcher 網頁工具即可快速設定,不需另外安裝軟體。

在結構設計方面,K2 HE 提供木框特仕版本與鋁框標準版選項,前者具備獨特的玫瑰木側板設計,在桌面上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內部則使用 tray-mount 結構,配合矽膠與泡棉作為緩衝層,聲音控制表現不錯,兩款版本均為 PBT 材質鍵帽,而木框版的鍵帽高度為 OSA 規格,整體敲擊手感較偏重手,近似黑軸,不過固定式螺絲衛星軸,能顯著提升打字的平滑度和穩定性,並減少空白鍵、Enter 鍵等大按鍵的搖晃感。不得不提的是 K2 HE 連線能力,採用三模設計,包含藍牙  5.2、2.4GHz 無線與 USB Type-C 有線模式,2.4GHz 與有線模式下可提供最高 1000Hz 的回報率,足以應付各種高速輸入情境。

多模設計可在桌機、行動系統以及藍牙、有線之間切換,適合多設備間快速使用。

熱插拔軸體已預潤的 Gateron 雙軌磁軸,支援熱插拔設計,無需焊接即可更換軸體。

可替換鍵帽採用 OSA 規格的雙射出 PBT 鍵帽,隨附額外系統鍵帽,方便用戶依作業系統自由更換。

ROG Falchion Ace HFX:自主磁軸設計、支援雙裝置切換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規格

● 介面:有線 USB

● 按鍵數:68 鍵

● 回報率:8,000Hz

● 尺寸:315 × 115 × 35mm

● 重量:643g

廠商資訊

● 華碩電腦 ● 0800-093-456 ● rog.asus.com/tw/

建議售價:6,490 

華碩針對進階玩家與專業電競使用者推出的磁軸鍵盤 ROG Falchion Ace HFX,採用精簡的  65% 佈局設計,只保留必要的功能與方向鍵配置,在縮小整體鍵盤尺寸的同時,兼顧操作效率。核心特色在於搭載自家研發的 ROG HFX 磁軸,支援觸發點調整功能,觸發深度可設定於 0.1 至 4.0mm 之間,讓使用者得以依個人需求微調輸入,並支援 Rapid Trigger 快速觸發模式,可即時偵測鍵帽抬起動作並自動重置輸入狀態,結合 8000Hz 輪詢率,在輸入延遲的反應速度上明顯快於機械式鍵盤,內建記憶體最多可儲存六組設定檔。

結構方面,Falchion Ace HFX 採用五層消音設計,包括兩層 PORON 泡棉與三層矽膠墊片,有效吸收敲擊時的震動與共鳴,降低回音並改善手感。此外,鍵盤搭載預潤鍵軸穩定器與 PBT 二色成型中等高度鍵帽,提供更穩固的回饋與較長的使用壽命。較為特殊的是,鍵盤還配置了左右雙  USB-C 接孔,能支援雙主機熱切換功能,適合需要同時操控桌機與筆電,或串接工作與遊戲設備的場景使用。儘管 Falchion Ace HFX 僅提供有線連接,未支援藍牙或 2.4GHz 無線模式,但其定位本身也偏向低延遲、高穩定性的競技用途,對於偏好有線穩定性的使用者來說仍屬合適。這款鍵盤並未採用熱插拔軸座設計,因此不支援更換軸體,對於有更進階客製化需求者而言具備一定限制。然而其磁軸本身已內建高自由度的觸發控制機能,可在不更換軸體的前提下滿足大多數操控需求。

多功能觸控鍵盤上方配置了多功能按鈕及觸控面板,可快速調整各種設定,包括音量、媒體播放、燈光等等。

RT 開關將 RT 快速觸發功能獨立為實體開關設計,可迅速在遊戲與工作情境之間切換使用。

兩用防塵蓋可在鍵盤未使用時蓋上防止沾染灰塵,同時也可以作為底座放在鍵盤下方止滑。

Logitech G Pro X TKL Rapid:週邊大廠進軍磁軸領域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規格

● 介面:有線 USB

● 按鍵數:87 鍵

● 回報率:未標示

● 尺寸::357 × 150 × 38mm

● 重量:約 920g

廠商資訊

● 羅技電子 ● 0800-012-300 ● www.logitechg.com/zh-tw

建議售價:6,490 

作為輸入設備大廠的羅技,旗下 Logitech G 品牌也正式邁入磁軸領域,於去年底在台推出旗下首款電競磁軸鍵盤 Logitech G Pro X TKL Rapid,外型上延續自家 Pro X TKL 系列,採用相同的  80%TKL 鍵盤佈局,並搭配懸浮按鍵及高鍵帽設計,而以鋁合金上蓋與塑膠底殼結合而的鍵盤本體,其內部擁有超過 10 層的結構設計,並透過多道阻尼層強化鍵盤頂部和軸體,搭配吸音減震層減少共振異音,可提供穩定的敲擊手感,按鍵採用的是 RAESHA 磁軸,屬於偏輕手的類型,起始力道為 35gf,擁有相當滑順且敲擊體驗,在本次借測的產品當中,敲擊音也是最為清脆響亮的,可能不太適合宿舍或辦公室使用。

為了強化多面向的遊戲應用,羅技也為其加入全新 KEY PRIORITY 按鍵優先功能,提供多達 40 組專屬按鍵設定,並可透過 4 種順序比對模式,來決定優先觸發的按鍵指定,可避免在高速敲擊之下的誤判,滿足玩家對於更細緻操作的需求,使用者還可透過羅技 G Hub 軟體微調每個按鍵的觸發點,範圍自 0.1mm 至 4.0mm,此外亦支援個別設定每顆按鍵 RT 快速觸發的靈敏度,鍵盤內建 1 組記憶設定,透過 G HUB 可設定至多 3 組記憶模式,在不同場景下也能快速切換自訂配置。相較於一般電競鍵盤,Logitech G Pro X TKL Rapid 額外配備專用媒體控制鍵與音量滾輪,方便調整音訊設定。RGB 背光支援 LIGHTSYNC 技術,同樣可透過 G Hub 軟體進行自訂。

媒體控制鍵具備獨立的媒體控制功能,能方便使用者播放、暫停及切換歌曲。

遊戲模式鍵內建遊戲模式鍵,可一鍵啟用防誤觸設定,並可透過程式指定按鍵。

類比磁軸採用 RAESHA 磁軸方案,軸心有加固的設計,但不支援熱插拔。

NuPhy Air75 HE:矮軸設計,攜帶更便利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規格

● 介面:有線 USB

● 按鍵數:84 鍵

● 回報率:8,000Hz

● 尺寸:316.4 × 132.5 × 18.4mm

● 重量:702g

廠商資訊

● 三鍵客(代理) ● 02-2242-0625 ● nuphy.com.tw/

建議售價:4,990 

成立於 2018 年的新創鍵盤品牌 NuPhy,以設計導向作為核心,融合美型外觀與高度客製化元素,迅速在全球鍵盤市場中建立起鮮明的品牌辨識度。旗下產品風格鮮明,強調打字手感與整體美學,特別受到行動工作者與機械鍵盤愛好者青睞。最新推出的 Air75 HE,從名稱的「Air」與「HE」後綴,即可知是一款強調輕薄設計的磁軸鍵盤,採用 75% 緊湊式佈局,適合日常文書、工作與遊戲使用場景。機身結構方面,Air75 HE 採用鋁製框架結合 ABS 材質底座,按鍵部分使用 Gateron 最新的磁玉軸 Pro 矮軸,具備熱插拔特性,軸體起始壓力僅為 30gf,由於按鍵總行程相對較短,因此可調觸發點範圍在 0.1mm 至 3.3mm 之間,連接方式為有線傳輸,擁有最高  8000Hz 回報率及 8000Hz 的 PCB 掃描速率,可將延遲降至 0.1 毫秒。

軟體方面,NuPhy 提供基於網頁的操作介面,無需安裝應用程式即可調整按鍵配置、巨集、RGB  燈效與觸發設定等多種功能,支援 Windows、Mac、Linux 等多平台,並可將最多三組自訂設定儲存在鍵盤本體。除了精確至 0.01mm 靈敏度的 RT 功能外,NuPhy 更進一步導入「Hyper Tap」機制,可在按鍵回程重置時,自動觸發另一組指定輸出,可作為 SOCD 模式之外的另一種進階操作。Air75 HE 亦支援「動態擊鍵」功能,善用磁軸具備類比輸入的特性,允許每顆按鍵在下壓與抬起的過程中分別設定最多四個不同的觸發點,相當於單鍵可實現最多四組獨立操作,大幅提升了性能與可玩性。

矮軸設計採用台灣市場上較少見的 POM 材質矮磁軸,搭配 nSA 高度熱昇華鍵帽,整體更顯輕薄。

透明鍵帽首次推出的紫色透明鍵帽,還印製了科幻感十足的紋路,別有一番趣味。

模式切換鍵盤內建記憶體,可儲存 3 組客製化設定,並可透過實體開關進行切換。

NZXT Function Elite MiniTKL:質感系擔當,預設多組觸發模式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規格

● 介面:有線 USB

● 按鍵數:88 鍵

● 回報率:8,000Hz

● 尺寸:348.42 × 132.8 × 37.8mm

● 重量:1091g

廠商資訊

● 台灣恩傑科技 ● 02-2956-5878 ● nzxt.com/

建議售價:7,990 

NZXT 恩傑今年也推出一款具備磁軸技術的緊湊型鍵盤,採用 75% MiniTKL 配置,整合常用按鍵並縮小整體體積。鍵軸部分搭載自有磁白軸,支援熱插拔,並經過預潤處理,初始力道 30gf,不過觸底則需要 65gf,支援 40 段觸發點調整,可在 0.6 至 4.0mm 按鍵行程範圍內自定義觸發深度。盒內附三顆備用軸,通用於 MX 十字鍵帽設計,便於更換與客製化。在結構設計上採用了鋁合金機身搭配雙導軌結構,提升按鍵穩定性並於減少晃動,搭配雙層消音棉與 PCB 增型遮蔽膠墊,可抑制雜音與共鳴,讓打字聲音控制在相對安靜的範圍。內建記憶體可儲存四組設定檔,支援快速觸發、Snap Overrides 以及雙重動作等功能,可透過專屬 NZXT CAM 軟體進行設定與管理。

Corsair K70 MAX:魄力十足的全尺寸磁軸競技用鍵盤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規格

● 介面:有線 USB

● 按鍵數:104 鍵

● 回報率:8,000Hz

● 尺寸::442 × 166 × 39.2mm

● 重量:1390g

廠商資訊

● 海盜船科技 ● www.corsair.com/tw/zh/

建議售價:7,490 

海盜船以自家開發的 CORSAIR MGX 軸體為基礎,推出 K70 家族的最新力作 K70 MAX 磁軸鍵盤。採用全尺寸 100% 鍵盤標準佈局,按鍵鍵程為 4.0mm,觸發點可在 0.4 至 3.6mm 範圍內自訂,並以 0.1mm 為單位進行調整,按鍵支援雙段觸發功能,允許單一按鍵執行兩組不同指令,除此之外,藉由 AXON Hyper-Processing 技術,可提供高達 8,000Hz 的回報率,也支援競技玩家最需要的 RT 功能。在外觀方面,K70 MAX 採用經蝕刻工藝處理的鋁製框架與鐵灰色配色,內部加入了雙層的消音矽膠墊,可減少敲擊聲音。鍵帽為 1.5mm 厚的雙色注塑 PBT 材質,具備耐磨與抗褪色特性。全鍵皆支援 RGB 背光,並可透過 iCUE 軟體進行自訂。透過鍵盤內建記憶體,可儲存多達 50 組巨集設定檔。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帶你認識磁軸電競鍵盤,為什麼它是玩家眼中的物理外掛?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小治
作者

《PC Home 電腦家庭》雜誌及 T 客邦網站編輯。負責遊戲類型新聞及評析、軟體應用教學及企劃撰寫、電腦相關周邊硬體測試,以及打雜…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