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16:00

新材料可望讓硬碟容量暴增百倍!每平方公分可儲存3TB資料

ADVERTISEMENT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與澳洲國立大學(ANU)的化學家近日研發出一種新型單分子磁體,有潛力將硬碟儲存容量提升至目前的100倍,並已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成果。研究指出,該技術理論上可達到每平方公分儲存約3TB資料的密度。

目前傳統硬碟是透過磁化大量原子所構成的區域來存儲資料,而單分子磁體則可讓每個分子單獨儲存資訊,無需仰賴相鄰分子的輔助,這為打造超高密度儲存裝置提供了可能性。

ADVERTISEMENT

然而,單分子磁體長期面臨的最大障礙之一,是需在極低溫度下運作,例如過去記錄為80開爾文(約攝氏零下193度),實際應用門檻極高。本次開發的全新分子可在100開爾文(約零下173度)下維持記憶功能,雖然仍低於室溫,但已大幅接近液氮溫度(約零下196度),使得未來在資料中心等以液氮冷卻的場景中應用更具可行性。

這種磁體分子由稀土元素「鐿」(Dysprosium, 鑷)構成,並被兩個氮原子夾於中央形成近乎直線的結構。研究團隊透過一種烯烴結構,如同「分子別針」一般,將其穩定住,這項突破打破了過往多為不規則結構的限制。

研究通訊作者、曼徹斯特大學尼可拉斯·齊爾頓教授(Nicholas Chilton)指出,這款分子將為未來研發更高溫度工作環境下的單分子磁體提供藍圖,推進下一代儲存技術的可能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