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終於放寬「髒話就沒錢賺」的規定了!這項新政策將讓創作者可以在影片開頭偶爾爆粗口,而不再被直接黃標、失去廣告收益。不少 YouTuber 對此反應是:「終於他X的合理了!」
過去影片一開口罵髒話就黃標
從 2022 年 11 月起,YouTube 就開始限制創作者在影片前 8~15 秒內說髒話,這段時間被稱為「內容審查的地雷區」。很多創作者表示,這項政策過於嚴格,導致他們為了保住收入,不得不大幅壓抑語言風格與個人特色。
例如知名 YouTuber ProZD(本名 SungWon Cho)當時曾發片抱怨這項政策是「最蠢的狗屎」,雖然他等到第 15 秒才開罵,但影片仍然被停用廣告功能。
廣告主心態轉變,YouTube終於跟上
YouTube 產品政策經理卡瓦納(Conor Kavanagh)表示,這些限制當初是為了讓平台內容更符合「廣播標準」,避免讓品牌廣告跟不當語言靠太近。不過他也坦言,廣告主的態度已經轉變——現在他們更能接受影片中出現一定程度的粗話。
舉例來說,像「fuck」這種強烈髒話仍需謹慎使用,但像「混蛋」或「婊子」這類中度髒話,現在在影片開頭偶爾出現就不會自動黃標。
標題與縮圖仍嚴管,頻繁髒話也不行
雖然影片內容開放不少,但卡瓦納提醒:「你還是得挑你說的髒話。」如果影片標題或縮圖上出現中度或強烈髒話,還是會被系統限制營利。而如果影片整段都在「高頻率爆粗」,也會違反平台的廣告友善內容準則。
許多內容創作者對這項新政策給予正面回應,認為這代表平台終於承認「真實語言」與創作自由的平衡價值。不過也有不少人提醒,雖然可以「偶爾嘴賤」,但一旦過頭還是可能被黃標,甚至遭平台處分。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