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 執行長馬克・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再次強調了他對 AI 眼鏡的堅定信念,甚至語出驚人地表示,未來 AI 眼鏡將會成為提升人類認知能力的關鍵。
祖克伯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依舊認為,眼鏡基本上會成為 AI 的理想載體,因為你可以讓 AI 看到你一天中所看到的一切,聽到你所聽到的一切,並與你進行交流。」
他補充說,為這些眼鏡添加顯示功能將釋放更多價值,無論是像 Meta 下一代 AR 眼鏡「Orion」那樣提供更廣闊的全息視野,還是像日常 AI 眼鏡一樣配備較小的顯示螢幕 。接著,他提出了更為大膽的預測:
「我認為,未來如果你沒有具備 AI 功能的眼鏡,或者沒有某種與 AI 互動的方式,你可能會在認知能力上明顯落後於其他人。」
目前,Meta 一直專注於打造智慧眼鏡產品,例如與眼鏡巨頭 EssilorLuxottica 合作推出的 Ray-Ban Meta 眼鏡,以及最近新推出的 Oakley Meta 眼鏡 。這些眼鏡能讓使用者聽音樂、拍照或錄影,還能向 Meta AI 提問,甚至可以辨識使用者當下所看到的內容 。EssilorLuxottica 指出,這類穿戴式裝置出乎意料地成為市場熱銷品,Ray-Ban Meta 眼鏡的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超過兩倍 。
不只 Meta,科技巨頭紛紛押注下個 AI 硬體
不過,祖克伯也承認,顯示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正是我們過去 5 到 10 年裡在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傾注全力研究的領域,基本上涵蓋了所有這些不同的技術。」他表示 。
當然,未來的消費級 AI 裝置未必一定會是眼鏡的形式。今年春天,OpenAI 就以 65 億美元(約新台幣 2113 億元)收購了由前蘋果設計總監強尼·艾夫(Jony Ive)創辦的新創公司,目標正是打造能與 AI 互動的全新消費者裝置 。其他新創公司也在積極探索這一領域,包括 AI 別針(如 Humane 的失敗嘗試)和吊墜型裝置(如 Limitless 和 Friend 的產品)。
就目前來看,眼鏡似乎是最合理的選擇,因為很多人已經習慣佩戴眼鏡,而且這種形式在社交場合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但話說回來,過去人們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智慧型手機,直到有人創造了它。下一個主流的 AI 裝置,可能是人們現在根本無法想像的東西 。
儘管如此,祖克伯依然堅信眼鏡將成為主流。他總結道:「眼鏡的另一個優勢是,它們將成為融合現實與數位世界的理想載體。我認為整個元宇宙的願景最終將變得極其重要,而 AI 將加速這一進程。」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