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使用者發現,透過 ChatGPT 的「分享連結」(Shared Links)功能所公開的對話,竟然出現在 Google 與 Bing 等搜尋引擎的結果中。這項測試功能原本是 OpenAI 嘗試推廣對話內容再利用的一環,但因涉及隱私風險,在用戶反彈聲中已於 2025 年 8 月 1 日緊急取消。
Shared Links 功能:原本只為「好內容分享」
ChatGPT 提供「分享連結」功能,讓使用者能將特定對話生成一組網址,讓他人可直接點開觀看內容,常見用途包括程式碼討論、教學說明或有趣的對話分享。這項功能早已存在,平時使用者必須自行點選「分享」才會產生公開連結。(範例)
不過在近期,OpenAI 暗中新增了一項「可被搜尋引擎索引」的選項,允許分享的對話內容被 Google 等網路搜尋引擎收錄,讓其他人可以從搜尋結果中找到 ChatGPT 的對話內容。
用戶發現「不小心公開」的敏感對話
這項功能曝光是因隱私倡議者、新聞通訊作家 Luiza Jarovsky 在社群平台 X(前 Twitter)發文警告:「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們與 ChatGPT 的對話現在是公開的,而且被 Google 收錄了。」她強調雖然使用者名稱會被匿名化,但仍可能透露個人資訊或私密情境,對於未察覺設定影響的使用者來說,無異於洩密。
OpenAI 的安全長 Dane Stuckey 隨即發聲明,表示該功能只是短期實驗,原意是希望讓優質對話更容易被找到與參考,但發現這反而讓使用者更容易在不知情情況下誤將私密內容公開,因此已全面取消該功能,並開始清除先前被搜尋引擎收錄的資料。
目前 ChatGPT 的 Shared Links 功能仍保留,但「允許被索引」的選項已下架,未來也不再預設任何內容為可公開搜尋。
小心!分享對話前還是要三思
這次事件凸顯生成式 AI 應用在「資料公開與控制權」之間的灰色地帶。雖然 OpenAI 明確說明未經使用者主動分享的內容不會被公開,但在缺乏明顯提示或足夠教育前,仍可能發生無意間洩漏個人訊息的情況。
對使用者來說,未來在使用 AI 工具時,應特別留意是否有「分享」、「公開」、「索引」等選項勾選狀態,尤其在進行心理諮詢、健康諮詢或其他涉及個人隱私的對話時,更應避免產生外部連結。
- 延伸閱讀:ChatGPT 推出學習模式:不直接給答案,而是透過「引導」方式輔助學習
- 延伸閱讀:OpenAI ChatGPT Agent 輕鬆通過「我不是機器人」驗證測試
- 延伸閱讀:研究曝ChatGPT、Gemini可能被亂碼騙過,新型「資訊過載攻擊」能讓AI越獄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