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Perplexity Labs 快速上手攻略:一人秒變身團隊的 AI 生產力速效藥

Perplexity Labs 快速上手攻略:一人秒變身團隊的 AI 生產力速效藥

對於仰賴數位工具的現代專業工作者來說,現下可說是一個充滿機會,卻也略帶矛盾的時代。各式各樣的 AI 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早期單純的聊天問答,進化到能協助內容生成、資料研究,甚至程式撰寫…等專業任務。為了提升工作效率,相信許多人早已積極投入這場 AI 學習與應用的浪潮。

不過,雖然善用 AI 工具有助於提升生產力,但現實是當工具選擇變得越來越多,不少人反而在工具之間疲於奔命,不知該如何整合使用,結果,不只沒有比以往更有效率,還容易讓工作變得零碎,反覆在不同平台切換、輸出整合,耗掉了大量時間與心力。

5 月底 Perplexity 推出全新的「Labs 模式」,正式邁向更進階的自動化工作體驗,這個模式最大的亮點是,只要給出需求指令,它就能自主完成整個任務流程,無需使用者手動介入,也不必在多個工具之間來回切換整合,真正做到所謂的一站式處理。

為了解決上述許多使用者面臨的共通難題,黃仁勳愛用的全球最佳 AI 解惑引擎 Perplexity 於今年 5 月底正式推出全新的「Perplexity Labs」模式。這次的更新以「解決問題」為核心出發點,透過多代理系統架構,讓 Perplexity Labs 能在接收到任務指令後,主動完成整個流程,從資料搜尋、研究分析,到彙整成視覺化報告全都一手包辦。不只如此,它甚至可以同步產出互動式儀表板、應用程式或網頁,等於是以一己之力,完成過去需要一整個團隊、耗時數日甚至數週的大型專案。更驚人的是,這一切在 Perplexity Labs 裡,大概只需要短短 10 分鐘就能搞定!聽起來是不是很吸引人呢?

Perplexity Labs 的使用條件

目前 Perplexity AI 提供三種主要服務,滿足不同層次的工作需求:

  • Search:適合日常使用,能快速回應資訊查找與一般性問題,讓你更有效率地找到答案。
  • Research:進一步針對特定主題進行深入探索,從多個資料來源彙整、分析,協助你掌握關鍵觀點與脈絡。
  • Labs:面對更複雜的專案型任務時,Labs 能自動處理整個流程,包含專案規劃、內容產出、互動應用開發等,甚至能交付完整的視覺化報告與互動成果。

可以說無論是日常資訊搜尋,還是需要跨工具整合的大型專案,Perplexity 都能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Perplexity 目前提供三種帳號等級:免費版(Free)、專業版(Pro),以及功能最完整的高階版(Max),對應不同使用需求,各自開放不同層級的功能與權限。

Perplexity AI 的 Search 與 Research 功能目前都已開放給免費帳戶使用,而免費版與付費版的差別主要在於一些進階功能是否可用,例如:答案的引用來源數量、是否能上傳檔案、是否支援圖像生成…等等。至於功能最強大的 Labs 模式,目前僅限 Perplexity Pro 等級以上的帳戶使用,也就是每月至少需支付 20 美元訂閱才能體驗。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大哥大行動用戶現在能享有一項相當划算的福利,只要月租費在 599 元以上,即可免費獲得 Perplexity Pro 一年份帳號,以最低成本享受 Labs 的完整功能,對想嘗試進階 AI 工作流程的人來說是相當實用的方案。

但這裡也提醒大家,即使是 Pro 帳號,使用 Labs 模式每月仍有 50 次提問的上限,在使用上還是要稍微留意次數喔!

Perplexity Labs 基本功能解析

升級至 Pro 帳號後,Perplexity AI 的介面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首先,頁面左上角的 LOGO 會顯示專屬的 Pro 標示,方便辨識目前帳號的等級。此外,在輸入框左下角的模式選擇器中,原本灰階的「Labs」選項也會變成可點選狀態,代表你已正式解鎖 Labs 功能,同時,畫面上也會顯示本月剩餘可使用 Labs 的次數,以便隨時掌握使用進度、合理規劃提問。

上圖為 Perplexity 免費版帳號的頁面,可以看到左上角的 LOGO 為一般版本。若升級為 Pro 帳號,LOGO 旁則會多出一個「Pro」的標示 (如下圖)。

點選輸入框左下角的「燈泡圖示」就能切換進入全新的 Labs 模式。進入後,系統也會同步彈出提示視窗,顯示你本月剩餘的使用次數,方便隨時掌握額度,避免不小心用超過。

在開始輸入任務資訊之前,建議先點選輸入框右下角的「設定搜尋來源」按鈕,根據專案需求選擇最適合的資料來源。系統預設為「網絡」,適合一般資訊搜尋;如果你的專案涉及學術論文研究,可以開啟「學術」來源;若專案重點在市場調查或消費者回饋,建議啟用「社交」來源;針對股市投資、公司財報或產業趨勢相關專案,則推薦開啟「Finance(財金)」選項。透過這樣的設定,Labs 在進行資料搜尋與分析時,能更精準地擷取具權威性且相關度高的資訊,讓最終報告的可信度與價值大幅提升。

搜尋框右下角的「設定搜尋來源」按鈕,可讓你自訂 Labs 的資料搜尋來源,除了基本的「網絡」選項外,還能根據專案需求,額外開啟「學術」、「社交」或「Finance(財金)」三種來源。

只要在輸入框中清楚輸入你希望 Labs 完成的任務,然後按下送出鍵,AI 就會立刻開始執行工作。

當你送出任務說明後,Perplexity 會馬上根據指令開始解析任務內容,並著手進行資料搜尋與深入分析。系統還會預估完成專案所需的時間,並在頁面上即時顯示 AI 正在處理的工作細節,包括它正在查閱的資料、分析的文件,以及專案中不同主題的研究進度。給人的感覺是,整個流程透明可見,能清楚掌握每一步 AI 如何分階段完成多項任務,並同步產出相關報告或檔案,確保結果符合期待。

畫面上會顯示 Labs 根據任務複雜度評估出的預計完成時間,並透過進度條清楚呈現目前的執行進度。下方則會列出 AI 思考的目標與執行策略,還能看到它所查找的資料來源,整個作業過程一目了然。

任務執行完成後,會在畫面上看到完整豐富的結果資訊。與一般以文字回應為主的對話式 AI 不同,Labs 會根據任務需求整合多種圖表,甚至能製作互動式儀表板,將資料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讓資訊更直觀易懂,有助於提升決策效率。

互動式儀表板支援點擊放大至全螢幕觀看,並根據內容特性提供可切換的呈現選單和功能按鈕,增加與內容的互動性以及操作便利性。

互動式儀表板會以分頁形式展示整份報告中的相關數據,讓你更輕鬆地查找和瀏覽所需資訊。

由於互動式儀表板是由 AI 直接撰寫並透過雲端發佈,除了自己使用外你還可以透過「分享」按鈕複製連結,將互動儀表板轉分享給其他人觀看。有興趣的人不妨點這裡看看這篇文章產出的互動式儀表板內容!

在完成資料分析與內容產出後,Labs 會整理出一份完整的內容列表。與 Search 和 Research 模式不同的是,Labs 會進一步透過分頁設計,將專案相關的資料分類呈現,讓你更有條理地瀏覽、檢視與使用。

在 Labs 專案結果頁的最上方,可以看到多個分頁標籤,除了主要呈現專案內容的「實驗室」分頁外,系統也會根據產出內容的不同,自動將相關資料與檔案分類到其他分頁中,讓後續的查閱、下載或再利用都更方便有條理。

以下是幾個主要分類與其功能說明:

  • 應用程式:整合專案中產出的互動式應用內容,例如動態儀表板、網頁…等。可直接分享連結,或透過嵌入碼 (embed code) 整合到企業內部系統或網站中使用。
  • 資產:集中管理所有生成的檔案資料,包括 CSV 數據、圖表檔案、程式原始碼,使用者可自行下載、重複利用於後續專案中。
  • 階段:詳細記錄 Labs 任務執行過程中的每一步思考與決策流程,幫助使用者了解 AI 的邏輯與推理方式,確保產出的方向與預期一致。
  • 圖片:彙整專案中使用或生成的所有圖片內容,來源可能來自網路蒐集,或透過 Perplexity 內建功能生成。
  • 來源:列出所有經過分析、引用的資料來源,使用者可進一步點擊檢視,確保資訊的透明與可信度。

在「應用程式」分頁中可直接查看專案所產出的互動式儀表板與其他應用內容。

「資產」分頁統整了專案中所有產出的資料,包括檔案、圖表、CSV 數據與程式碼等內容,所有項目皆可下載,方便後續重複使用或整合到其他專案中。

「階段」分頁完整記錄了 Labs 執行專案的整個過程,包括任務的目標設定、策略擬定,以及後續的資料蒐集與分析步驟。使用者可以在這裡回顧 AI 的思考邏輯與決策流程,便於復盤與檢視產出是否符合預期。

若專案中有涉及圖片相關的資料蒐集,這些內容也會被整理在「圖片」分頁中,方便集中瀏覽與查找,無需從整份報告中逐一翻找。

「來源」分頁會列出專案中參考的所有網路資料及其來源,也方便使用者進一步點擊查閱、驗證資料真實性。

對於已完成的專案,可透過結果頁面最下方的功能列,點選「導出」按鈕將內容以指定格式匯出下載。目前支援的格式包含 PDF (適合保存與列印)、CSV (方便處理結構化數據) 與 ZIP 壓縮檔 (一次打包所有資料)。

Perplexity Labs 進階應用技巧指引

經過前面的實測環節,相信大家已對 Perplexity Labs 有了初步了解,也對它強大的執行力感到很驚訝吧!不過,應該也有人遇過多次嘗試輸入指令、設定目標,卻發現 Labs 最終產出的內容不盡理想,或沒有完全符合需求,該怎麼辦呢?

別擔心,接下來我們整理了五個進階應用技巧,幫助你更有效掌握 Labs 的強大功能,讓每次專案都能交出滿意的成果!

技巧 1:優化需求描述

在 Labs 模式下,要獲得具體、完整的結果,「問對問題」絕對是基本要件。建議直接清楚地說明任務主題、涉及的時間範圍、分析的領域與資料來源,同時詳細列出你希望最終結果包含哪些要素,比如圖表、簡報、互動式儀表板或網頁…等。Perplexity 也相當聰明,會即時判斷你的敘述是否夠明確,並適時提醒你補充更多上下文,確保 AI 能 Get 到你想要的是什麼。

在 Labs 輸入需求說明時,系統會根據內容自動在輸入框上方跳出提示,提醒你是否需要補充更多細節,藉此幫助 AI 更準確理解你的需求。

至於哪些敘述能讓 Labs 更準確掌握專案需求?請記住以下三個重點:

  1. 明確指定任務角色與情境:直接為 AI 設定一個適合執行專案任務的角色和背景情境,例如「請以資深財務分析師的角度切入」、「針對台灣中小企業主的需求進行分析」…這類描述能讓 AI 更精準聚焦任務內容。
  2. 詳細說明輸出格式:你想要的結果格式必須說清楚。只說出「提供報告」或「製作表格」雖然能讓 AI 大致理解,但可能不夠具體到位,不妨試著直接說「生成包含圖表的 PDF 報告」、「製作可下載的 Excel 分析表」、「建立互動式網頁儀表板」…這樣明確的輸出指令會讓產出更符合期待。
  3. 設定具體限制條件:若想讓 Labs 最終生成的資料更切合主題,務必在需求中加入明確的限制條件,尤其是資料的範圍,比如「資料來源限制在 2024 至 2025 年」、「專注於台灣市場數據」。

技巧 2:多模態檔案輸入

除了以文字說明需求外,Perplexity Labs 還能透過「多模態輸入策略」來優化產出的品質。針對特定主題專案,你可以事先準備並上傳相關文件或圖片,作為 AI 分析的基礎。特別是在有明確目標的分析研究上,這種方式效果更佳。例如上傳目標公司的公開年報 PDF,讓 Labs 替你分析公司的發展趨勢與潛在財務風險;或者將其他研究報告檔案上傳,指派 AI 提取關鍵資料,甚至重新整理成互動式視覺化報告,如此一來不僅加強資料的深度,也讓結果更具專業度與實用性。

輸入框右下角有一個「檔案上傳」按鈕,點擊後即可選擇本地端的檔案上傳給 Labs 進行參考與分析。

技巧 3:自訂輸出條件

如果發現 Labs 的最終結果不太符合預期,除了前面提到的優化需求描述和多模態輸入外,也可以嘗試「自訂輸出條件」的策略。除了指定語言、資料年份、檔案格式等基本要求外,也能根據實際應用場景,明確說明需要符合的標準或風格。舉例來說,可以說「最終報告需符合企業級品質標準」,或是「內容必須適合董事會簡報使用」,讓 AI 產出更符合專業水準的成果。

除了清楚說明專案需求,我們也可以明確指定 Labs 最終輸出的條件,這樣產出的內容會更精準。同一個專案當然可以透過反覆提問來改進結果,但如果能在一開始就把條件設定好,就能省下不少後續調整所花費的提問次數…畢竟目前 Labs 每月只有 50 次提問額度,還是要好好把握!

此外,過去在使用 AI 進行資料分析或問題回覆時,常常會碰到「資料幻覺」的問題,也就是 AI 可能會自信滿滿地提供錯誤資訊 (一本正經說幹話)。雖然 Labs 能引用權威的網路資料來源,但錯誤仍有可能發生,為避免這種情況,建議在指示中加入提醒,例如「請交叉驗證不同來源的數據」或「標註資料來源的可信度」,讓 AI 更加注意資料的正確性與可靠性。

技巧 4:複雜的專案採用分階段描述

遇到較複雜的專案時,想要一次性把所有需求說清楚確實不容易,這時不妨改採「多次、分階段」的方式,把任務拆解成好幾個階段來交辦。比如,第一階段先做市場調查,接著根據結果進行第二階段的競爭分析,最後再根據前面兩階段的結論提出第三階段的策略建議。如此一步步推進,內容勢必能逐漸豐富、完善。

技巧 5:參考模板,快速上手專案

想利用 Labs 幫忙處理日常工作,但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別擔心,從「臨摹」現成模板下手就對了!Perplexity 官網的 Labs 頁面提供了多種專案模板,涵蓋教育研究、金融市場分析、創意發想…等多個領域。你可以直接參考這些範本,看看別人是怎麼向 AI 說明需求的,這樣不僅能幫你快速啟動專案,也更清楚 Labs 究竟能幫你做到什麼。

在 Perplexity Labs 的專案列表中,可以瀏覽到多種示範專案,提供更多元的參考範例。

點擊進入專案後就能查看完整的需求說明和最終成果,作為後續建立自己專案時的參考依據。

透過這些示範專案能更深入體驗 Labs 強大的互動儀表板功能!比如上面這個研究二戰歷史脈絡的專案,就讓 AI 直接生成了一個可以呈現戰況的互動地圖,操作起來既有趣又直觀,資料呈現也相當精緻!

結語:「一人即團隊」,Perplexity Labs 讓任務一次到位!

身處 AI 時代,相信大家早已體認到,掌握各類 AI 工具是未來維持個人競爭力的關鍵。而在眾多同類服務中,Perplexity 以其實用性和多元功能成為業界的佼佼者。更可以這麼說,隨著 Perplexity Labs 的誕生,「一人即團隊」的理念得以真正落實,徹底改變了現代專業工作者的工作流程,無論是行銷人員快速產出市場調查與競品分析報告、業務主管打造量身訂製的 KPI 儀表板即時掌握團隊績效、財務人員迅速生成專業財報與視覺化圖表,抑或是產品經理只需簡單描述,AI 就能依指示產出互動 Demo,將創意高效落地!以上,Perplexity Labs 都能輕鬆助你一臂之力。

Perplexity Labs 將 AI 生產力的不同樣態一次整合,讓使用者猶如擁有一支全能專業團隊,將過去得耗時數日甚至數週的大型專案,大幅縮短至數十分鐘內完成,可說是近期 AI 領域最具突破性的創新之一。

從上述的應用場域不難看出,Perplexity Labs 在不同職能與跨領域任務上展現強大的多元性、彈性與創新潛力。它透過自動化整合資料搜尋、分析、報告產出及程式實作的全流程設計,讓任何人都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過去需要多人協作、耗時費力的大型專案。當然,要達成這樣的效果,也必須對 Labs 這個強大工具有充分的認識與掌握,而本篇報導帶來的詳細攻略,相信能幫助你更好地「駕馭」它。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享受 Perplexity Labs 的便利性,得先符合 Perplexity Pro 帳號的基本門檻,而每月訂閱 20 元美金的費用也不算小錢,這時候不妨考慮一下台灣大哥大的專屬優惠方案 ,只要你是台灣大哥大月租費 599 元以上的行動用戶,價值 $6,750 的 Perplexity Pro 帳號就能免費用一年,是目前取得 Labs 服務最經濟實惠的方式,助你升級 AI 實力,闖蕩職場更無往不利!

Axiang Chin
作者

阿祥,本名秦庭祥(Axiang Chin),是一個專注於3C領域、尤其是行動通訊領域的部落客,自2004年10月開始經營部落格超過20年之久,長期關注3C產品資訊與應用,也有豐富的講師經驗。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