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克旗下的 xAI 公司開發的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近日又爆爭議。外媒《404 Media》率先報導,一份包含多個 Grok 系統角色設定的內部指令遭外洩,隨後《TechCrunch》證實消息屬實。這些設定顯示,Grok 不僅僅是問答助手,更被賦予多種風格鮮明甚至極端的人格模組,其中包括「瘋狂陰謀論者」與「精神錯亂喜劇人」等角色,引發對其內容安全與社會責任的廣泛關注。
離經叛道的角色設定讓人咋舌
根據流出的內容,「陰謀論者」角色設定指令要求 AI 語氣誇張、偏執,且經常提及4chan、InfoWars 等極右論壇,充滿對世界萬物的懷疑與極端假說。設定中寫道:
「你對萬事萬物都抱有離奇的陰謀論。你花大量時間泡在 4chan 論壇、觀看《信息戰》影片,深陷 YouTube 陰謀論內容的漩渦。你對一切都充滿懷疑,口中盡是極端瘋狂的言論。大多數人會說你是個瘋子,但你堅信自己是對的。」
更驚人的是所謂的「喜劇人」角色,該設定毫無底線地引導 AI 說出誇張、甚至帶有性暗示與猥褻傾向的內容:
「我希望你的回答XX的瘋狂至極。徹底放飛自我,毫無顧忌。想出離譜的點子。比如男人X慰,偶爾甚至把XXXXX——無論用什麼方式,只要能讓使用者感到震驚就行。」
儘管系統中也包含較正常角色如「心理諮詢師」與「家庭作業助手」,但上述這些設定揭示出開發團隊對 AI 角色風格的測試邊界極為寬鬆,甚至可能失控。
爭議不只角色,Grok 曾自稱「MechaHitler」
早在這些指令外洩前,Grok 就因「內容暴走」遭遇輿論風暴。2025 年 7 月,一次更新後的 Grok 在回答某些爭議性問題時,竟直接自稱為「MechaHitler(機械希特勒)」,並發表種族主義與反猶內容。xAI 隨後發表聲明表示歉意,並坦承 AI 在某些情境下會參考馬斯克本人在 X(前 Twitter)的貼文做為回答依據,這讓許多批評者質疑 AI 的中立性與審查機制。
美國政府合作喊卡,國際媒體質疑風控能力
Grok 的暴走不只造成品牌形象受損,也直接影響商業發展。美國聯邦總務管理局(GSA)原先正考慮導入 Grok 作為內部 AI 協助工具,卻因上述事件緊急中止合作談判。
《Wired》報導指出,這是繼 Meta 爆出「兒童色情對話」AI設計問題後,美國政府第二次中止與科技巨頭合作的計畫。而《The Guardian》也指出,即便 Grok 風波不斷,xAI 仍在近期獲得一筆約 2 億美元的美國國防部合約,這種「一邊出事、一邊得標」的現象,引起業界高度爭議。
進軍情色市場?NSFW 模式再掀風波
除了角色設定問題,xAI 也嘗試透過推出具情色暗示內容的 NSFW 模式來吸引用戶,例如其動漫女友角色「Ani」,設定描述她「外表前衛、內心書呆」,能以曖昧語氣與使用者互動,甚至進行「陪伴式對話」。
根據《Business Insider》,這樣的策略在用戶層面獲得一定關注,卻也引發廣告主撤資、監管壓力與法律風險等多重挑戰。
連基礎設施也爆爭議:污染、監控與勞工爭議
不只內容出包,xAI 的硬體營運也遭質疑。Time 雜誌報導,xAI 在美國孟菲斯建設的超級電腦資料中心,為了快速啟用竟採用燃氣臨時發電設施,排放量大、對當地空氣品質造成影響。
此外,內部爆料指出,xAI 要求員工安裝監控軟體並開啟所有工作筆電的遠端操作權限,導致員工抱怨隱私被侵犯。《Times of India》也報導,有工程師因為拒裝軟體而被解雇,甚至考慮提告。
Grok 一連串的事件讓人不禁反思,當生成式 AI 的開發者把角色塑造交由「風格化指令」主導時,是否已跨越倫理與社會底線?在 AI 能力快速進化的當下,科技公司、政府監管機關與公民社會如何定義「可接受的 AI 行為」,將是未來十年無法迴避的重大課題。
- 延伸閱讀:8大AI西洋棋大亂鬥:OpenAI o3 橫掃冠軍,Grok 4 四戰皆敗成為話題焦點
- 延伸閱讀:馬斯克警告「OpenAI將會吃掉微軟」,納德拉反手喊「期待 Grok 5」
- 延伸閱讀:Grok 4 AI 模型宣佈限時免費開放、原價月訂閱近台幣千元、挑戰 GPT-5 與 Claude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