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 近期瘋狂燒錢引發熱議,執行長 Sam Altman 雖然才說 2025 年預估營收 13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185 億),但這家公司卻已經綁定了超過 13 兆台幣 的巨額採購與投資案。從 Oracle、NVIDIA 到 CoreWeave,全都成了這場「AI 資本遊戲」的夥伴,Altman 顯然打算放手一搏。
「星際之門」大開!OpenAI 拉高運算資源規模
根據 CNBC 報導,OpenAI 最近剛和 Oracle 簽下了價值高達 3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9.66 兆元)的算力採購協議,這項合作被納入軟銀主導的「星際之門」基礎建設計畫。此外,NVIDIA 也投入了 1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22 兆元),雙方關係更加緊密。
不只如此,雲端算力供應商 CoreWeave 也在上週公告,將提供最多 224 億美元的 AI 算力,而博通也傳出拿下價值 100 億美元的新訂單,市場普遍推測客戶正是 OpenAI。
疑似「泡沫式」玩法?學者:像極了 2000 年網路風暴前夕
這樣的投資規模讓市場倒抽一口氣。有投資人點名,這場合作聽起來像是「供應商融資」的翻版,也讓人聯想到 2000 年代初期網路泡沫崩盤前的熱潮。
根據投資公司 Bespoke 的分析報告:「當一家企業需要靠供應商提前投入資金,才能撐起自己的成長時,這對整個 AI 生態系可能不是好事。」
但 OpenAI 內部看法不同。財務長 Sarah Friar 表示:「每一波技術革命都需要大膽投資,從 Internet 到現在的 AI,規模越來越大,我們走在對的路上。」
為什麼這麼燒錢?Altman:我們只看到冰山一角
Altman 強調,AI 的技術普及與規模化並非「小成本」就能完成的。他在接受 CNBC 採訪時直言:「這跟以前 Internet 革命不一樣,AI 所需要的基礎建設規模,是前所未見的。」
根據貝恩顧問公司預測,全球到 2030 年將需要高達 200 吉瓦的算力支援,每年基礎建設投資規模可能得達到 5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6.1 兆元)才有機會應對。
- 延伸閱讀:微軟不只挺 OpenAI!Microsoft 365 Copilot 加入 Anthropic Claude 模型,AI 服務再進化
- 延伸閱讀:Jon Ive 投身 OpenAI AI 硬體計畫後,蘋果硬體設計核心團隊成員已經陸續跳槽OpenAI
- 延伸閱讀:黃仁勳押寶OpenAI真相:用投資創造需求,還會繼續投資馬斯克的xAI?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