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NVIDIA 計畫斥資 1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2 兆元),協助 OpenAI 建置全新的資料中心,這項史無前例的投資不僅將改寫OpenAI的財務預期,也進一步鞏固兩者在AI領域的深度合作。
對 NVIDIA 來說,這樣的布局並不意外。執行長 黃仁勳(Jensen Huang) 一直以來擅長透過與供應鏈、雲端服務商等合作夥伴建立戰略關係,利用投資創造對自家晶片的需求。包括 CoreWeave、Intel 和馬斯克創辦的 xAI 等企業,都與 NVIDIA 有緊密關係。
用投資「催生」晶片需求
研究機構 NewStreet Research 分析指出,NVIDIA 每投入 OpenAI 100 億美元,就能促成後者購買高達 350 億美元的 GPU 晶片。雖然這種方式會壓縮利潤率,但卻可確保穩定的需求來源,對資金吃緊的 AI 公司來說,也等同獲得一種變相的「折扣」。
分析師推測,這類模式很可能也會複製到 xAI 或其他資金狀況不穩的 AI 新創上。事實上,單是這次與 OpenAI 的投資消息,就讓 NVIDIA 市值一日內暴增 16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51 兆),讓市場對 OpenAI 償付其近月內數十億美元承諾的能力重新燃起信心。
OpenAI 得到「信任背書」
這筆大手筆投資,形同 NVIDIA 向 OpenAI 投下一張「信任票」。雖然 OpenAI 月活躍使用者已突破 7 億人次,但其商業模式仍未明朗。根據 CEO Sam Altman(山姆·奧特曼) 去年向投資人透露,OpenAI 預計直到 2029 年才會首次獲利,屆時虧損總額可能高達 440 億美元,且這還不包括與 Broadcom、Oracle 等公司簽署的高額採購與租賃合約。
作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之一,NVIDIA 利用其品牌與財務實力為合作夥伴背書,進一步放大自身在 AI 軍備競賽中的影響力。
從昂貴借貸到低利貸款
過去,像 OpenAI 這類 AI 新創公司若要取得成千上萬顆 NVIDIA 晶片,得先透過雲端服務商與新興雲平台中介採購,導致成本大增。支持這類資料中心的融資利率曾高達 15%,反映市場對其商業模式的高度風險疑慮。
相比之下,若資料中心專案由像 Microsoft 等科技巨頭支持,融資利率通常落在 6% 到 9% 間。今年 7 月,穆迪 更因 Oracle 過度依賴 OpenAI 的業務風險,將其信用評等展望調降為「負面」。
如今,NVIDIA 的投資為 OpenAI 打開低利融資大門。藉由直接以資產負債表進行融資或發行新股,NVIDIA 不僅能承擔基礎建設支出,也提供了 AI 新創更便宜、更穩定的資金來源。
佈局更多合作對象
除了 OpenAI,NVIDIA 也對其他科技企業展開戰略投資。包括:
-
持有 CoreWeave 約 7% 股份,該公司向 OpenAI、Microsoft 等租賃大量資料中心算力;
-
本月初,雙方簽署 63 億美元合約(約新台幣 2 兆),NVIDIA 承諾若未使用的雲端算力可全數回購;
-
上週宣布將對 Intel 投資 50 億美元,協助雙方整合 GPU 與 CPU,以穩固在 PC 市場的地位;
-
早在去年底,xAI 就透露 NVIDIA 為其「戰略投資者」之一;
-
今年 3 月,NVIDIA 加入全球 AI 合作夥伴聯盟,計畫對 AI 資料中心與能源基礎設施投入數十億美元。
- 延伸閱讀:輝達又丟震撼彈!NVDIA 將投資 OpenAI 1000 億美元,打造 100 億瓦 「AI 超級工廠」
- 延伸閱讀:輝達砸下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但英特爾代工的最大問題還沒解決
- 延伸閱讀:AI晶片需求旺盛!輝達市值突破4兆美元,黃仁勳成全球十大富豪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