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成式 AI 正式跨足社交影音平台領域!OpenAI 在 9 月 30 日發表全新版本的影音生成模型 Sora 2,同時推出名為 Sora 的 iOS 應用程式。這款 App 採用短影音的瀏覽方式,定位類似 TikTok,不同之處在於所有影片皆由 AI 生成,甚至能讓用戶把自己的聲音與影像「客串」在 AI 影片中。
技術進展:聲音、物理與多鏡頭全面升級
與先前版本相比,Sora 2 最大的突破在於 音畫同步與原生音效,生成影片不僅有畫面,還能搭配角色對白、環境音。官方強調模型在物理運算上也更加精準,物體的運動、重力、碰撞表現更自然,並能維持跨鏡頭的一致性。
另一項亮點是 多鏡頭控制,用戶可在單一提示詞中指定多個場景或拍攝角度,影片風格的「可操控性」(steerability)也進一步提升。
Sora 2 can do things that are exceptionally difficult for prior video generation models.
— OpenAI (@OpenAI) September 30, 2025
It’s more physically accurate and realistic than prior systems and a big leap forward in controllability. And it also comes with synchronized audio.https://t.co/IRWJTLyJoP
「Cameo」功能:用戶能自己入鏡
Sora App 設計了一個名為 Cameo 的機制,用戶只需進行一次性的臉部與聲音驗證,即可允許自己的形象在 AI 影片中出現。這種「AI 分身」的設定,被認為是未來個人化影音的重要趨勢。
不過,平台同時強調安全機制,包含身分驗證、使用者同意通知、AI 生成標示等,避免未經授權的濫用。
App 特點:短影音為核心,初期限 iOS
根據 OpenAI 公布的細節:
-
每支影片長度上限為 10 秒。
-
介面設計與 TikTok 類似,採直向滑動瀏覽與推薦機制。
-
初期僅限 iOS 平台,並採取 邀請制,用戶可邀請少數朋友加入。
-
尚未開放從手機上傳照片或影片作為素材。
內容與版權爭議
引發討論的部分在於版權政策:外媒指出,OpenAI 採取 「版權方需主動退出(opt-out)」 的模式,若創作者未明確聲明排除,AI 模型可能仍會學習其作品。
雖然 OpenAI 承諾禁止生成名人影像、並加上 C2PA 標記以註明 AI 來源,但此舉仍可能引來創作者與版權團體的質疑。
市場衝擊:短影音巨頭面臨挑戰
Sora 2 的登場被視為 OpenAI 正式挑戰 TikTok、YouTube、Instagram Reels 等現有短影音巨頭。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消息公布後,美國社群媒體相關企業股價出現波動,Snap 大跌 8.2%,Reddit 下跌 4.8%,Meta 及 Alphabet 也分別下滑 1.3% 與 0.5%。
專家分析,若 Sora 能成功吸引用戶注意力並打造完整的社交生態,將可能改變目前短影音市場的競爭格局。
- 延伸閱讀:Sora AI影片生成怎麼用?費用多少?提示詞怎麼下才不會產生怪物片?從入門到進階,帶你一步步玩轉 AI 影片創作
- 延伸閱讀:OpenAI的Sora AI影片生成工具現已向ChatGPT Plus和Pro用戶開放
- 延伸閱讀:Shy Kids揭秘使用Sora製作短片的製作過程!AI 影片產生器的驚人進步與局限性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