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Meta 佈建台灣和亞太區四大海底電纜,強化區域網路連結與 AI 發展基礎

Meta 佈建台灣和亞太區四大海底電纜,強化區域網路連結與 AI 發展基礎

亞太地區擁有全球超過 58% 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對穩定且高效的網路基礎建設需求日益提升,為支撐持續成長的數位流量與 AI 應用發展,Meta 近年積極投資多項海底電纜計畫,目標在未來十年內建構涵蓋五大洲的全球連網基礎,強化資料傳輸能力並提升數位韌性。

今年 Meta 啟動迄今規模最大的 Waterworth 海底電纜計畫,將連結亞洲、歐洲、非洲、美洲與大洋洲,除了全球布局外,Meta 也分享亞太地區四項主要電纜建設進度,包含 Candle、Apricot、Bifrost 與 Echo,這些計畫將有助於區域內數十億使用者享有更穩定的連線體驗,並支援日漸增加的 AI 與資料傳輸需求。

Meta 佈建台灣和亞太區四大海底電纜,強化區域網路連結與 AI 發展基礎

Candle 是 Meta 近期宣布的亞太區新電纜,預計在 2028 年完工,將成為區域內傳輸容量最大的海底電纜。全長約 8,000 公里,串聯台灣、日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地,設計容量可達每秒 570 兆位元(Tbps),覆蓋超過 5.8 億人口。該系統將採用 24 對光纖技術,與 Meta 先前的 Anjana 電纜相同,並與各地電信業者合作開發,以提升跨國連線效率。

同樣位於亞太地區的 Apricot 海底電纜,於 2021 年啟動,目前已在台灣、日本與關島間投入運作,接下來將延伸至菲律賓、印尼與新加坡,總長可達 1.2 萬公里,完工後,Apricot 將為現有的 Bifrost 與 Echo 電纜提供額外的每秒 290 兆位元(Tbps)傳輸能力,進一步增加區域網路容量。

Meta 佈建台灣和亞太區四大海底電纜,強化區域網路連結與 AI 發展基礎

Bifrost 是 Meta 的跨太平洋電纜計畫之一,目前已完成並連接新加坡、印尼、菲律賓與美國,預計在 2026 年延伸至墨西哥,這條電纜採用全新路徑設計,將為繁忙的跨太平洋資料流量提供額外每秒 260 兆位元(Tbps)的備援傳輸能力,另一方面,Echo 電纜已在關島與加州之間運行,傳輸容量同樣為每秒 260 兆位元(Tbps),並預留未來延伸至亞洲的空間,以支援更廣泛的資料交流。

這四條海底電纜的建設,標誌著 Meta 在亞太地區網路基礎發展的重要一步,Candle、Apricot、Bifrost 與 Echo 將不僅連結亞洲主要經濟體,也成為通往美洲的資料橋樑,補足跨太平洋網路的關鍵節點。

此外,Meta 也在推進 2Africa 計畫,連結印度、中東與歐洲的網絡通道,並以 Waterworth 電纜作為全球性主幹,讓各大洲之間實現更高效率的連線,透過持續投資與與各地夥伴合作,Meta 期望在亞太地區建立更具韌性的數位基礎,讓全球社群與企業能更順暢地使用其網路與 AI 服務。

洪詩詩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長期報導手機、行動裝置、電信商以及行動支付、電商相關領域,負責手機平板器材、5G網路、無線耳機等產品評測,以及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