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日前接受創投公司 Khosla Ventures 創辦人 Vinod Khosla 專訪,深入分享了對 AGI(通用人工智慧)、工作型態、創業投資趨勢與 ChatGPT 誕生歷程的觀察。這場訪談主題為「AI 將帶我們走向何方」,是目前探討 AI 未來最具份量的一場對談之一。
GPT 的下一步:從 10 到 100 的飛躍
奧特曼表示,從 GPT-1 發展到 ChatGPT 可說是 AI 發展史上從「0 到 1」的劇烈變革,而現在我們可能已經從 1 走到了 10。他預期,未來 18 個月內 GPT 將從「10 躍升到 100」的等級,或將迎來真正的顛覆式提升。
他更暗示,GPT-6 的能力有望比 GPT-5 強上十倍,但因人們已習慣 AI 的存在,可能對這種變革的體感會比當初低。
奧特曼認為,我們正步入一個全新時代:使用者只需輸入想要的功能,AI 就能即時生成專屬軟體,不再需要購買 SaaS 服務。這樣的改變將徹底改寫軟體產業的商業模式,許多傳統公司恐怕無法及時轉型,最終被淘汰。
有些工作AI永遠取代不了
儘管 AI 能處理多數知識型工作,但奧特曼指出:「關心他人」的工作難以被機器取代。
他以 AI 教師為例:就算 AI 可以講解更清楚,卻無法真正激勵學生,因為人類需要與人類產生情感連結,這是生物本能,也是教育的本質。
談到 AI 是否能主導研究,奧特曼認為目前仍屬「AI 協助人類」階段。像是研究員使用 Codex 協助寫程式,若因此提升 10 倍效率,雖然 AI 沒做全部,但貢獻已不可忽視。他強調,不論名稱為 AI 主導或 AI 協作,重點是 AI 正加速所有研究與創造的速度。
奧特曼也提醒創業者與投資人:別再幻想創出「另一個 OpenAI」,因為這波科技巨頭已成定局。真正的機會在於 AGI 普及後所衍生的新領域與服務,下個萬億級(兆元級)企業會誕生於 AI 被普及之後,而不是在「AI 本體」本身。
ChatGPT 是怎麼誕生的?
有趣的是,OpenAI 一開始並非打算做產品公司,而是專注於研究。後來因資金需求與規模擴張,奧特曼決定開發產品,並根據 Paul Graham 的建議,先從開放 GPT API 開始,讓外界自由探索創意。這才誕生了像 Jasper 這類 GPT-3 文案寫作應用的獨角獸。
直到 OpenAI 發現有用戶整天與 GPT-3 對話,才開始認真投入聊天機器人開發,最終誕生了 ChatGPT。
有趣的是,ChatGPT 的聊天介面原本差點被取消,因為測試階段的使用者留存率太低。不過留下來的用戶反而越用越多,也讓 OpenAI 決定正式推出。
OpenAI 的最終願景:每人一位專屬 AGI 助理
奧特曼表示,OpenAI 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套平台,能整合各種服務,成為使用者的個人 AGI 助理。它可以幫你工作、娛樂、創作、學習,甚至主動登入其他平台替你處理任務。
這樣的 AI 不只是聊天機器人,而是全面嵌入生活的智慧夥伴。
AI 普惠不是口號,關鍵是「資源分配民主化」
對於「如何避免 AI 利益被少數人壟斷」這個尖銳問題,奧特曼指出:
-
應提供更多免費或低成本工具,讓 AI 普及化。
-
真正重大技術突破者可獲利,但成果應以低價讓社會共享。
-
更重要的是,避免運算資源被資本壟斷,要建立更民主的算力使用機制。
他相信 AI 不會讓世界更不平等,反而有機會拉近差距。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