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AI時代來襲,創作者如何自保?嘖嘖平台《2025內容創作者跨域交流攻略會》登場

AI時代來襲,創作者如何自保?嘖嘖平台《2025內容創作者跨域交流攻略會》登場

當 AI 生成內容席捲創作產業,創作者如何拿回主導權?由嘖嘖主辦的《2025內容創作者跨域交流攻略會》於今日在台北登場,吸引近百位出版、遊戲、影視、插畫、自媒體與集資領域的內容創作者共襄盛舉。活動以「拒絕獨自卡關!」為主題,透過六場實務講堂、顧問諮詢與自由交流,深入探討 AI 衝擊下的內容創作策略、授權合約與跨域合作新契機。

AI 與授權契約灰區浮現 現場熱議創作保護之道

在開場講座〈授權契約不可不知的文字遊戲〉中,律師陳婉寧以多起 IP 授權實務案例,說明內容創作者在簽約過程中常見的權利模糊地帶。其中最受矚目的討論聚焦於 AI 議題——有與會者提問:「若將 IP 授權給他人,而被授權方使用 AI 進行訓練或重製,該如何保護自己?」

陳婉寧指出,目前國際間對 AI 與智慧財產權的法律仍在發展中,台灣也正觀察海外針對 AI 演算法訴訟的進展。她提醒創作者,合約是現階段最具保護性的工具,建議在授權文件中明確列出「禁止 AI 重製或訓練」的條款,以避免權利遭到誤用。這段問答成為全場焦點,也顯示出 AI 已是內容創作者在實務上最關注、也最棘手的法律議題。

AI時代來襲,創作者如何自保?嘖嘖平台《2025內容創作者跨域交流攻略會》登場

從法律到行銷 六場「攻略講堂」揭開產業痛點與解法

除 AI 議題外,活動亦聚焦於創作產業在行銷、出版與品牌合作等層面的新問題。海吉工作室以「花一元、賺一百,要不要?」探討當流量紅利不再、品牌如何用有限預算打造關注度;「丹幽製造」創辦人丹尼斯分享自製紅包、日曆等設計品牌,要如何降低成本、變現創意;五口創意公關陳宣妤則以《三個不結婚的女人》音樂劇為例,分享劇場內容的再定義,從創作、製作到觀演體驗,完整展現內容如何延伸成新型態的文化消費。Hug_molly(BOBO)及資深編輯何曼瑄以「當經銷從出版環節消失」為題,分析出版產業通路變局。壓軸講座則由嘖嘖專案經理團隊海綿與張均安,於現場示範如何用群眾集資打造故事力,並首度揭露「2025嘖嘖百選」提案攻略。

AI時代來襲,創作者如何自保?嘖嘖平台《2025內容創作者跨域交流攻略會》登場

AI時代來襲,創作者如何自保?嘖嘖平台《2025內容創作者跨域交流攻略會》登場

跨域媒合與顧問諮詢:讓創作者從「卡關」到「組隊」

今年活動延續「跨領域 IP 高峰會」精神,設有「諮詢櫃檯」及自由交流時段,邀請嘖嘖顧問與遊戲、出版、影視等合作夥伴提供專案諮詢與媒合服務。現場創作者彼此交流熱絡,名片交換聲此起彼落,許多原本線上互相追蹤的插畫家、遊戲設計師首次面對面認識,展現出台灣內容產業強烈的合作能量。嘖嘖團隊表示:「這幾年我們看到創作者的挑戰從找資金、找觀眾,轉變為找『信任』與找『合夥人』。跨域交流就是讓不同專業的創作者互相看見的契機,也讓更多新合作在此誕生。」

嘖嘖自 2011 年成立以來,已累積超過 170 億元的集資金額、300 萬名會員,以及逾 300 件破千萬專案。從《台北大空襲》桌遊跨足數位遊戲與音樂劇、《厭世動物園》從插畫延伸為桌遊、《霹靂布袋戲》將經典偶戲轉化為桌遊,到《三個不結婚的女人》自漫畫改編成音樂劇——嘖嘖見證了無數創作者跨域成功的實例,也持續以顧問服務與行銷資源協助作品進入市場。

嘖嘖團隊表示:「AI 與集資的交會,將是未來創作產業的重要轉折點。AI 可以成為創作的工具,但真正決定價值的,是創作者如何定義自己的授權與故事。嘖嘖希望成為創作者的守護者與同行者,陪伴更多原創內容在市場中被看見。」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