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球軌道(LEO)可能快撐不住了!根據國際研究統計,自 2019 年以來,近地軌道上的衛星數量暴增超過 76%,從約 1.37 萬顆躍升至超過 2.4 萬顆。預估到 2030 年,這個數字可能會衝破 7 萬大關。
更令人擔憂的是,衛星碰撞風險也急遽升高,嚴重碰撞機率已達 10%,一旦出事,將產生數千片太空碎片,進一步惡化軌道環境。
Starlink 加速軌道壅塞 每月平均「閃避」4 次
目前這波爆發性成長主要來自 SpaceX 的「星鏈計畫」(Starlink),僅 2025 年上半年就發生約 14.5 萬次衛星閃避操作,平均每顆衛星每月得改變軌道約 4 次來避免碰撞。
尤其在 400–600 公里與 700–800 公里高空區段,衛星密集加上大量太空垃圾,避讓成本越來越高。
麻省理工研究員 Maya Harris 指出,當衛星每月需要 10 次以上的閃避,任務維運成本將變得難以負荷。
2019 年只有 0.2% 的衛星屬於「高頻避讓狀態」,但到 2025 年已飆升至 1.4%(約 340 顆衛星)。
專家示警:碰撞只是時間問題
英國伯明罕大學太空專家 Hugh Lewis 警告,目前嚴重碰撞的機率已達到 10% 的警戒線。
這代表任何一場碰撞都有可能引發新一波「碎片風暴」,導致惡性循環,甚至影響地球上的 GPS、通訊與天氣預報服務。
研究人員呼籲建立更具規範的衛星發射與軌道配置策略,但在美中太空競爭加劇、各國民間企業搶占低軌頻寬的當下,要達成有效的全球軌道管理制度仍困難重重。
- 延伸閱讀:NASA 太陽帆系統順利在軌道上展開帆翼展,可實現太空船無燃料太空飛行
- 延伸閱讀:導彈工程師要解決太空碎片問題,打算在太空中發射「金剛飛拳」將太空垃圾推出軌道
- 延伸閱讀:地球的軌道很擁擠!馬斯克估計2024年Starlink在天空的衛星數量,將是所有其他衛星總和數量的兩倍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