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河川也抗藥了?研究:全球每年8500噸抗生素流入水中,恐加劇超級細菌危機

河川也抗藥了?研究:全球每年8500噸抗生素流入水中,恐加劇超級細菌危機

 

全球水源恐怕比想像中更「藥性強大」。根據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最新研究,全球每年約有 8,500 公噸的人用抗生素未經完全處理就流入河川,這些殘留物正以足以誘發「抗藥性」的濃度,長期影響水中生態,並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東南亞污染最嚴重,阿莫西林是主要元兇之一

這項研究由麥吉爾大學地理系博士後研究員 Heloisa Ehalt Macedo 主導,透過全球模型模擬與近 900 條河川實地採樣,結果發現:抗生素污染並非局部問題,而是全球性危機。其中,東南亞地區尤為嚴重,主要與高用藥量及污水處理不足有關。

污染濃度最高的藥物之一,就是台灣民眾熟悉的「阿莫西林」,也是全球最常使用的廣效性抗生素之一。

更令人憂心的是,本次研究僅統計人類用藥所造成的污染,尚未納入畜牧業與製藥工業等其他來源。換句話說,實際污染量可能遠比研究數據還要高

麥吉爾大學環境工程教授 Jim Nicell 警告:「僅僅是人類用藥,就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環境挑戰。如果再加上其他來源,問題只會更加惡化。」

抗藥性威脅超過疫情?專家呼籲啟動水源監測

抗生素長期殘留,會導致微生物產生抗藥性,也就是俗稱的「超級細菌」。這些細菌可能導致傳染病難以治療,甚至抗藥性超越現有醫療科技。

參與研究的全球水文學教授 Bernhard Lehner 強調,抗生素本身無錯,錯的是管理不善與排放機制失控,呼籲各國政府應盡速啟動針對抗生素與其他化學物的「水體監測計畫」,作為應對氣候變遷以外的另一項公衛優先事項。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