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近日公開表示,當前全球正掀起一波人工智慧(AI)投資熱潮,這讓他聯想到1990年代末期的「網路泡沫」。儘管AI技術本身具備實質價值,但許多當前的投資最終可能徒勞無功,無法帶來預期的回報。此番言論引發科技界廣泛關注,也讓投資人開始重新審視AI領域的投資策略。
AI技術潛力無窮,但過度投資風險不容忽視
蓋茲在接受CNBC專訪時強調,AI的技術突破是真實存在的,與17世紀的鬱金香狂熱那種純粹的投機泡沫有所不同。他將當前AI市場的火熱情況比喻為網路泡沫時代,當時網路技術確實徹底改變了世界,但許多公司盲目跟風燒錢,最終卻一無所成。蓋茲的觀點並非否定AI的潛力,而是提醒投資人應理性看待市場,避免過度投資。
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也曾表達類似的擔憂,認為市場對AI存在「過度興奮」的情緒。儘管如此,科技巨頭們仍在持續加碼AI領域的投資。Meta執行長祖克伯雖然承認存在泡沫風險,但他仍宣布未來兩年將持續擴大AI基礎設施的投入,光是2025年的資本支出就高達700億到720億美元。
科技巨頭競相投入,資料中心與AI晶片成軍備競賽焦點
面對外界對泡沫的擔憂,科技巨頭們並未放緩在運算能力建置上的腳步。微軟、Meta、亞馬遜和Alphabet這四家公司,上季度的資本支出合計約達到780億美元,主要都用於資料中心和AI晶片的投資。這場AI軍備競賽,反映了科技巨頭們對AI技術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但也加劇了市場的過熱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微軟決定投資OpenAI時,蓋茲曾勸阻當時的執行長納德拉,認為這筆投資可能會付諸東流。然而,如今微軟在OpenAI的持股估值已達到約1350億美元,這也顯示了AI領域的巨大潛力與不確定性。
AI應用前景廣闊,但資源浪費與錯誤投資需警惕
蓋茲認為,AI將會是與微處理器、個人電腦、網路同等級的「顛覆性技術」,有潛力徹底改變醫療、教育、通訊等領域。然而,他也提醒,產業的高速擴張將會導致資源浪費,有些公司可能會在「電價昂貴的資料中心」等錯誤方向上投入大量資金。因此,企業在追逐AI技術的同時,也應審慎評估投資方向,避免盲目擴張。
總體而言,AI技術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也伴隨著投資風險。在AI投資熱潮下,投資人應保持理性,審慎評估投資方向,才能在AI時代獲得長期的回報。
- 延伸閱讀:馬斯克玩文字遊戲?「Macrohard」商標申請曝光,疑似暗酸微軟與比爾蓋茲
- 延伸閱讀:作業系統兩大巨頭終於碰面!比爾・蓋茲與Linus Torvalds罕見同框,出席微軟晚宴
- 延伸閱讀:比爾蓋茲認為 AI 未來十年恐將讓醫療以及教育產業部分工作被取代,但這三類人才免驚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