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近日在受訪時提出警訊,認為因成本考量,多數資源有限的國家未來可能傾向採用中國開源AI模型,這不僅是技術選擇問題,更牽涉到全球地緣政治與技術主權。
開源免費、閉源要錢
施密特在節目《Moonshots》中直言:「我們將看到一個奇特的局面:美國的頂尖AI模型是閉源的,而中國的則是開源的。開源是免費的,閉源則不是。」
他擔憂,許多沒有西方國家雄厚資金的開發中國家,會因預算限制而選擇中國模型,「不是因為它們比較好,而是因為它們是免費的。」
施密特強調,這場競爭不只在技術層面,更關乎AI主權與全球技術標準的制定權。他指出:
-
開源派主張:任何人皆可自由使用、修改、分享程式碼,有助於推動技術民主化與快速演進
-
閉源派則認為:非公開設計更能保障模型安全與濫用風險控制
近年來,中國包括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Qwen3」、DeepSeek 等AI模型紛紛開源,並在開發者社群中引發討論,也讓美國在AI領域的技術優勢出現不小壓力。
建設AI主權成各國新戰略重點
施密特並非唯一警告開源AI影響力的人。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法國AI新創 Mistral 執行長 Arthur Mensch 也都公開支持開源模型,強調「AI主權」是各國接下來應該投入的戰略焦點。
黃仁勳曾於杜拜的世界政府高峰會上表示,各國應打造屬於自己的 AI 模型與基礎設施,避免過度依賴他國技術,才能真正掌握未來的數位治理與經濟競爭力。
施密特於 2001 年至 2015 年擔任 Google 執行長,期間成功帶領公司完成 2004 年 IPO。他目前是創投公司 Innovation Endeavours 的創始合夥人,也涉足航太產業,創辦了 Relativity Space。根據彭博資料,目前他的淨資產接近 500 億美元。
- 延伸閱讀:NVIDIA 開源 Audio2Face!AI 驅動虛擬角色「開口說話、自然表情同步」
- 延伸閱讀:騰訊開源 HunyuanWorld-Voyager:一張圖片就能生成 3D 場景與移動視角影片
- 延伸閱讀:ONLYOFFICE 9.0.4 開源辦公套件登場:AI 助理加持、替代MS Office好選擇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