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 Solve for Tomorrow 創意提案競賽於 14 日舉行決賽與頒獎典禮,歷時約 9 個月的賽程,8 組入圍隊伍在現場端出具體方案,圍繞「永續社會」與「永續環境」兩大方向,將構想化為能實作的原型。
最終,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中「兩個人也隊」以智慧餐具為核心概念奪下首獎,主張藉由更清楚的飲食紀錄協助大眾養成均衡飲食習慣。團隊獲得 20 萬獎金及近 15 萬元產品,包括最新旗艦 Galaxy Z Flip7、Galaxy S25+ 與 Galaxy Tab S11 Ultra 等裝置。來自桃園武陵高中的「Kiwi 不愛吃 kiwi」獲得特優獎,以具溫度偵測與安全設計的智慧輔具系統,讓高齡者能在遊戲化互動中增加身體活動。優選獎則由台北萬芳高中與松山高中共同組成的「Savoir B&B(薩維創科)」取得,他們以結合 AI 與 IoT 的心電圖判讀系統作為提案。

今年競賽在全台 16 個縣市徵件,投件數破百,相較前幾屆更具全國性。主辦方首次安排永續參訪課程與教師培力坊,讓學生在尚未定案題目前,就能實際觀察不同場域的需求,也讓帶隊教師能更明確掌握專題方向。Solve for Tomorrow 自 2020 年在台灣舉行以來,已累積 520 組團隊、近 2,000 名學生與教師參與。今年新增的校園宣講與課程安排,使不少隊伍在構思階段便能接觸不同觀點,作品內容也相對更具脈絡。
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企業解決方案副總經理李元榮提到,今年作品涵蓋領域更加廣泛,包括銀髮照護、智慧醫療、水資源議題與資源循環等方向,呈現青年對永續議題的多面向理解。Solve for Tomorrow 在全球同步推行,今年台灣賽事也納入「運用科技落實環境永續」與「攜手國際奧委會,以科技與體育推動社會變動」兩項主軸,讓團隊在締造本地成果之外,也能與國際趨勢接軌。

決選評審團陣容來自教育、新創、科技與永續等領域,包括為台灣而教基金會(TFT)董事長林妍希、台灣大學 D School 兼任教授陶韻智、天下永續會永續發展策略長熊毅晰,以及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陳縕儂。評審團以跨領域視角檢視作品,從議題觀察、技術應用到實作可行性進行討論。
林妍希觀察,今年不少隊伍以自身經驗切入議題,從真實生活問題出發,再透過技術進行整理與實驗,呈現出相當完整的推演過程。她指出,跨校與跨年級合作在競賽中逐年變得普遍,這種形式能讓學生在發展專題時有更好的互補性。
陶韻智則提到,決賽中的不少專案已具備新創團隊早期概念雛形,不少作品明確鎖定台灣社會在永續上的痛點,如資源不足、醫療落差或長照需求。他認為若能持續打磨,有機會在未來延伸成具社會影響力的服務。
本屆前三名依序為首獎「兩個人也隊」、特優獎「Kiwi 不愛吃 kiwi」、優選獎「Savoir B&B」。首獎的智慧餐具著重飲食紀錄與行為調整;特優獎的智慧輔具系統以互動方式讓長者在更安全的環境中活動;優選獎作品則以 AI 與 IoT 技術協助偏鄉更快取得心血管初步判讀,讓醫療現場能更有效掌握時間。三項作品內容皆指向不同面向的永續需求,反映青年對環境與社會議題的高度敏感度,也讓今年決賽呈現相當多元的解題角度。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