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5 11:00

NFC手機信用卡來了,但國內環境準備好了嗎?台新、中信、國泰世華三大銀行訪談

ADVERTISEMENT

在10月中,國內四家銀行和中華電信合作推出 NFC 手機信用卡,雖然都有申請條件限制,但還是有不少人躍躍欲試,畢竟這是台灣行動支付的新體驗,更不用說明年 Apple Pay 也要推出了,大家都好奇行動支付會朝哪個方向進行?又會遇到什麼困難呢?T 客邦這次採訪了三家銀行,一起從銀行端來看看。

台新銀行副總夏敏蘭:臺灣的環境因素延緩了行動支付發展

說到手機行動支付,很多人可能以為是去年出現,不過早在 2006 年中國信託銀行就跟 MasterCard 合作推出世足手錶信用卡,只要手錶輕輕感應就可以刷卡消費,但當時行動支付的概念還不是很盛行,有好長一陣子行動支付都默默無名。

ADVERTISEMENT

▲ 中國信託在 2006 年推出的手錶信用卡

而 2012 年台新銀行和國泰世華銀行都推出 iPhone 4/4S 背匣聯名卡,只要把 iPhone 套上背匣就可以使用感應式刷卡,國泰世華還推出 HTC Incredible E 行動悠遊聯名卡專案,直接用手機感應付費,大家愈來愈知道行動支付這件事,而在去年(2013 年)金管會終於通過手機信用卡的相關法案,今年 10 月中華電信和四家銀行正式推出 NFC 手機信用卡。

過去行動支付不盛行的原因,除了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消費者擔心安全性,台新銀行資深副總夏敏蘭表示另外也跟市場環境因素有關,舉例來說非洲幅員大、銀行設點不方便,行動支付反而非常普遍,反觀台灣地小、一條路上可能有四五家銀行,且支付競爭十分激烈,消費者手上可能有十幾張信用卡,都非常方便,行動支付的手機信用卡就不是那麼符合消費者需求。

ADVERTISEMENT

▲ 看看小編的辦公室附近光「銀行」就有這麼多家

中國信託副總徐鋒志:行動支付最大的成本是機器更換

不過這兩年智慧型手機愈來愈普及,連帶著行動支付也成為趨勢,政府順應潮流將今年訂為行動元年,都是看到行動支付的潛力,那台灣跟其他國家比起來的行動支付發展如何?

ADVERTISEMENT

這要探討台灣人的支付習慣,夏敏蘭說台灣使用信用卡的比例為 25%,目前還是以現金為主要支付方式;而中國信託副總徐鋒志也說到,在韓國使用信用卡的狀況比台灣普遍,而日本則是多用現金。不過以感應式信用卡來說,夏敏蘭依據她的觀察表示,日本韓國中國都有在推行,歐洲反而比較少。

▲ 台新銀行夏敏蘭副總曾赴日本韓國參訪,對臺灣的行動支付還是具有信心

ADVERTISEMENT

所以這樣看來台灣是落後的嗎?徐鋒志說其實不能這麼下定論,台灣的技術其實都能夠支援 NFC 行動支付,智慧型手機也愈加普及,但主要困難點在於商店端的機器要更換,成本十分高。如同先前信用卡從磁條式轉換成晶片式的狀況,如果要全面換成感應式的讀卡機,將會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時間全部換新。

▲ 中國信託徐鋒志副總點出台灣發展 NFC 行動支付的中一個困難為商店端機器更新

目前裝有感應式讀卡機的商店大約佔全部的 10%,而且不斷地在磨合及測試,而且各家的規格及機型都尚未統一,這是徐鋒志現在看到行動支付要普及所要面臨最大的困難。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