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4 15:00

分分合合18年,看蘋果與USB的愛恨情仇

ADVERTISEMENT

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也是大公司的常態。而在大公司見異思遷的背後,往往都由利益推動。即使是一個小小的介面,背後也都是利益的往來。而像蘋果這麼重量級的公司,更是把和 USB 介面的愛恨情仇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年,他們曾經是在一起的

最初 Mac 和搭載 Windows PC 的共同介面很少。比如,PC 上印表機的介面是平行介面,滑鼠和鍵盤介面是 PS/2 介面;Mac 上的硬碟介面是 SCSI 介面,滑鼠和鍵盤介面是 ADB 介面。即使是在數據機和外接裝置介面方面,雙方都是用的不同介面。

ADVERTISEMENT

當時的 Mac 已經逐漸走下坡,完全不占優勢。1998 年蘋果推出 iMac,拋棄了自己的舊介面,而是採用了 Intel 研發的標準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介面。此後,每一款 Mac 都會至少搭載一個 USB 介面。

 

ADVERTISEMENT

後來,他們分開了

隨著 USB 2.0 和 3.0 問世,USB 介面越來越普及,但是日益發展的蘋果卻不願意主動跟隨。而是另起爐灶,推出了 FireWire,也被稱為 IEEE 1394。蘋果的 iPod 上用的就是這種介面,憑藉高速傳輸技術,來打擊其它播放機。不過,這種介面最終沒有大規模普及,主要還是用在了數位相機等影音設備上。此外,因為還要相容 Windows PC,因此蘋果又不得不轉向支援 USB 2.0。

而在自己擅長的手機和平板上,蘋果一直沒有向 USB 妥協過。從第三代 iPod 和 iPhone4 開始,蘋果採用了一種 30-pin 介面,此後推出了 Lightning 介面,使 iPhone 成為當時唯一一個不支援 micro-USB 介面的手機。但對蘋果來說,這都沒有關係,反而順勢推出了 MFI 認證,大賺了一筆。

ADVERTISEMENT

但是在 Mac 上,蘋果一直沒能取得主導權,FireWire 最終還是沒能勝過 USB 3.0。因此,蘋果與 Intel 合作,推出了 Thunderbolt 介面,傳送速率更快,還能相容 FireWire 和 DisplayPort 介面。

 

ADVERTISEMENT

現在,他們又復合了

可惜在 Intel 的強力控制下,Thunderbolt 介面晶片的價格多年來居高不下,加上 Thunderbolt 介面僅能提供最大 10W 的功率輸出,往往需要外接電源才能充電,以及介面尺寸上也不佔有任何優勢等因素,蘋果最終還是再次擁抱了 USB Type-C。

不過,多合一的 USB-C 也不是萬能的。它不僅是充電介面,還是資料傳輸介面。如果要充電,就無法進行資料傳輸了。

不過,這也正中了蘋果的下懷,反正你資料可以放在蘋果的雲端嘛,一舉兩得。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