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兩分鐘,服藥後讓你不再怕蜘蛛

只要兩分鐘,服藥後讓你不再怕蜘蛛

有些人會把拳頭般大的杜蘭朵大蜘蛛當成寵物飼養,然而,牠那毛茸茸的身軀、肥肥粗粗的腳以及銳利的毒牙,足以讓一般人雞皮疙瘩到滿地!更遑論那些從小就怕蜘蛛的人,這會讓他們瞬間崩潰!現在怕蜘蛛的人有福了!只要吃下藥,馬上讓你能將大蜘蛛當寵物把玩!

荷蘭心理學家 Merel Kindt 與 Marieke Soeter 想解決人們恐懼蛛蜘的心理,首先要試驗對象吃藥,再要求這些有蜘蛛恐懼症的人去摸大蜘蛛!這真的有可能成功嗎?只見一名婦人小心翼翼地靠近蜘蛛的籠子,鼓足勇氣伸手摸了大蜘蛛的背,一開始她嚇傻了,但她又馬上露出克服恐懼的興奮表情,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部份受測者甚至還意猶未盡地說:我可以再摸一次嗎?這些受測者自己也不敢相信,而且好像還摸上癮了!還有人想把它直接抓在手上!

這篇驚人的研究最近發表在名為「行為精神病學」(Behavioral Psychiatry)期刊中,結果顯示:只要服用 propranolol 這種藥物,經過兩分鐘時間,15 名有蜘蛛恐懼症的受試者,在克服用手摸蜘蛛的恐懼表現上,明顯優於控制組。這個結果讓 Kindt 自己也驚訝!因為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都得花上經年累月的時間,來協助他們的病人克服恐懼,但他竟然只花了兩分鐘,就有這麼棒的治療成果。

當人們要喚醒某段記憶時,比方說與蜘蛛的接觸經驗,大腦必須追溯與其相關的神經網路,完成「記憶再固化」(memory reconsolidation) ,而 propranolol 的作用在於,它能打斷這個程式,讓原有的記憶受損。人們並不會忘記蜘蛛的樣子,但他們卻不會再把蜘蛛與恐懼連結在一起。該研究團隊正是利用這個機制,抹除受測者對蜘蛛的恐懼,並用成功觸摸蜘蛛的成就感取而代之。而在試驗結束 3 個月後,再對同一批人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大部份的人比試驗剛結束時,更不怕蜘蛛了!多數的受測者即使經過了長達一年的時間,療效也依舊存在。

只要兩分鐘,服藥後讓你不再怕蜘蛛

(圖片來源:Flickr/Allan Ajifo CC BY 2.0)

 

這個試驗的大成功,也讓 Kindt 更加野心勃勃,他認為「阻斷記憶再固化」這個機制,將是心理治療領域一盞明燈,除了幫助人們克服對蜘蛛的恐懼外,propranolol 應可廣泛運用在其他的恐懼症。比起現行的種種療法,這種療法不僅更便宜而且更有效,一旦證明它的可行性,將可減少人們生活中的各種焦慮,也能讓人們忘掉創傷後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所帶來的傷痛,讓這些人回復正常的生活。目前 Kindt 與認同他的科學家,正極力說服其他在相關領域的學者。不過,仍有兩個障礙需要克服,一來,這個「阻斷記憶再固化」的想法,大大顛覆了以往對於記憶形成機制的認知;再者,則是道德層面的問題:心理治療師真的有權利改變人們的記憶嗎?

記憶的形成機制被打破

所有的記憶的始於短期記憶,而經過反覆地回想,加強記憶的效果,最後終於在神經突觸(synapse),以蛋白質建構出喚起記憶的路徑,轉變成長期記憶。長久以來,許多科學家認為,一旦長期記憶形成後,就無法再把它抹除或改變,就如同光碟中的影片,它可能會毀損,但你絕對無法改變內容!

不過,在 1999 年時,神經學家 Karim Nader 就試圖打破這個觀念。他以老鼠為試驗對象,先讓牠們聽到嗶嗶聲,隨即對牠們電擊。經過幾次以後,老鼠只要一聽到嗶嗶聲,就會嚇得一動也不動,成功地在牠們身上建立起嗶嗶聲與電擊的制約反應。之後 Nader 在播放嗶嗶聲時,餵這些老鼠吃下一種有助大腦蛋白質合成,名為 anisomycin 的抗生素,神奇的是,牠們對嗶嗶聲不再覺得害怕了!這是因為每當一段記憶被喚起時,都需要經過再強化。也就是說,長期記憶的路徑是需要不斷地保養的,而只要在這段期間利用藥物,打斷再固化的程式,就能改寫記憶。

Kindt 的試驗就是受到 Nader 的啟發,過去在診所裡時,他常以各式傳統療法來治療病患,比方說:營造一個讓蜘蛛恐懼症患者,能一步步與蜘蛛接觸的環境,讓他們漸漸習慣。然而療效卻很不穩定,不是每次都有效,而且有時還會復發,種種缺點讓他感到很不滿意。此外,那些對於蜘蛛的恐懼記憶並沒有被改變,而只是另外建立起一段新的記憶。而且在看到治療成果前,病患還得被迫長時間去面對他們所害怕的事物,這對他們無疑是一種折磨!有鑑於此,他才開始投入以 propranolol 治療恐懼症的研究。

propranolol  影響記憶的各種狀況仍待進一步實驗

不過,這項療法還是有許多限制。一來 propranolol 的毒性與副作用還不確定;再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恐懼是無法在實驗室中模擬出來的,像是對死亡的恐懼,以及退伍軍人歷經殘酷戰爭後,所產生的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

此外,科學家們對於以再固化為理論基礎之各式新創療法的有效性,尚未達成共識。目前該理論只在動物試驗上被證實,而在人類上則未有定論。2011年就有一篇報告指出 Kindt 與其他相關研究的種種缺陷,包括:試驗結果的再現性不高,結果會隨著測量方法不同而異,而且也還無法證明打斷記憶再固化的相關機制。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瞭解再固化在人腦中的運作過程,以及阻斷它的確切方法。

人們該不該去除不好的記憶?

西北大學的 Paul Reber 教授則從另一個層面提出質疑:人們為了治療恐懼而去抹除部份記憶,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Kindt 則強調,他並不是要抹除病患的恐懼記憶,而只是讓他們回想起來時,不再那麼害怕。但其實在成功觸摸大蜘蛛一周後,他的許多受試者還是會怕蜘蛛,當他們一步步走向蜘蛛時,還是會有一點抗拒,但他們卻沒有因此而心跳加速,手也不會發抖,所以即使他們自己覺得不可能,也還是順利摸了蜘蛛。

能改寫記憶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如果可以的話,有哪一段記憶是你想要修改的呢?這些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不過,請試著想想,害怕某些事物不正是你或是你的親友的人格特質之一嗎?如果這些恐懼對生活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留著似乎也無妨。

 

只要兩分鐘,服藥後讓你不再怕蜘蛛

TechNews科技新報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