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Sony WALKMAN,是一個飽經風雨的品牌,也堪稱是一代人的經典。從磁帶到 CD,再從 MD 到以網路數位音樂,他們看著音樂格式的改朝換代。同時他們也在適應時代的變更,推出不同的音樂產品。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磁帶與收音機佔主導的時代,Sony推出了一系列磁帶播放器,奠定「隨身聽王朝」的地位。到了 CD 興起時,他們也推出了CD 播放器 Discman,進一步擴充市場。

到了後來網路音樂、下載音樂盛行的年代,WALKMAN 也以 MP3 播放器的形式再次成為主導,並順勢衍生出 E 系列、A 系列以及旗艦定位的 Z 系列。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當年那「米老鼠」式機械按鍵可以說是Sony的一大設計標誌,後來出現的 Hi-Res 新生代 A10 和 A20,在按鍵設計上還有那麼一點老前輩的影子。

到了「智慧裝置」概念興起的年代, WALKMAN 也進入智慧播放器時代,採用了Android系統的播放器。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其中,NW-Z1000 便是這個時代的起源,而 NW-ZX1 和 NWZ-F880 是 WALKMAN 播放器進入 Hi-Res Audio 時代的標誌。在 ZX1 和 F880 盛行的那幾年,WALKMAN 的中高階定位是以智慧產品為主導。

到了今天,WALKMAN 整個系統也重新回到了非智慧隨身播放器的時代。

從旗艦到入門再到主攻年輕人、潮流市場的 h.ear 系列,WALKMAN 各條戰線也有種回歸傳統的感覺,而它們也在 WALKMAN 應有的「傳統核心價值」中,不斷尋求改變。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只是,現在的用戶要聽歌都基本上以「手機+網路音樂服務」這種模式為主,即便習慣用本地音樂的人也很少會特意買一台播放器來聽歌。最終篩選下來會用播放器的人,也就只有對聲音有追求的用戶。

在這個大環境下,WALKMAN 會怎樣調整產品策略,久未露面的智慧系統的播放器還會繼續發展嗎?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負責 WALKMAN 的聲學工程師佐藤浩朗先生,就來談談索尼 WALKMAN 未來的動向。

 

從 100 到 300,WALKMAN 入門家族的變遷

2015 年到 2017 年,WALKMAN 是在走一個「裝置更替期」。

那段時間的初期, WALKMAN 主推的是搭載 Android 系統的智慧播放器,中端定位的是 NWZ-F880 ,而旗艦定位的就由 NW-ZX 系列來負責。

在那個智慧播放器的年代,觀眾們都希望Sony能夠有一款「回歸傳統」的非智慧系統的旗艦級播放器回歸。當年的 The WALKMAN Blog 也出現過相關的傳聞,就是他們會在 2015 年推出一款非智慧播放器,定價會跟 NW-ZX2 相近。從當時傳出的概念看,也就是跟現在的 WM 系列相似了。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不過,Sony那「黑金兩磚」計畫並沒有在 2015 年底執行。相反,他們選擇在 IFA2015 中推出一款中階定位機型 NW-ZX100NH。

 

當年的 ZX100,只是萌芽

這款產品的定位,是在主打潮流的 A 系列與旗艦級播放器 NW-ZX 系列之間。從定價也能夠猜到,ZX100 應該是面向中階市場,而它的身上也肩負著 NW-ZX1 原有的使命。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之前,Sony在官網刊登的 NW-ZX1 開發報導中提到,NW-ZX1 其實是一款目標族群為一般大眾的旗艦產品,希望透過這款週年紀念產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 WALKMAN 用戶群中。

所以,NW-ZX1 即便是旗艦定位,它的售價也沒有達到 NW-ZX2 那麼高,當時的Sony其實還有這樣的考慮。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NW-ZX100 的目的性會更加突出,結合了 ZX1 和 A20 兩者的它,明擺著就是一款主打性價比的播放器。ZX1 的下放元素,搭載 128GB 儲存空間的可擴充機身,再加上傳統非智慧型 WALKMAN 帶來的情感效應,NW-ZX100 在補完了 WALKMAN 中階機身空缺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想法。

只是,NW-ZX100 推出時還帶來一種倉促感。沒有支援觸控也沒有針對按鍵優化的它,在互動體驗不佳,這個問題也在 WALKMAN 在全線產品中加入高解析觸控螢幕後被放大。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雖然 ZX100 依然有著足夠的性價比,但在定位、規格都高一個檔次的「黑磚」NWZ-WM1A,以及搭載觸控螢幕的新「入門」系列 A30 面前,NW-ZX100 戰鬥力已經不如當年,也開始站不住「真入門」定位的陣腳。

再過了一年,其更新產品 NW-ZX300 才重新定位「入門級」WALKMAN 播放器的地位。

 

ZX300,新入門時代的標誌

跟之前推出 NW-ZX100 類似,NW-ZX300A 也可以算是 A 系列和 WM 系列結合而成的產品。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NW-ZX300A 上採用了一部分 NW-WM1A 的技術,如採用 FT CAP(高聚合電容器)作為放大器模組的電源,採用高音質電阻作為耳機輸出的 LC 濾波器,使用無磁鍍銅來消除磁性失真……這些技術投入便是 NW-ZX300 的核心,也是面對同價位產品的主要競爭力。

這種技術下放在 ZX「X」00 系列裡面其實是很常見的事,當年的 ZX100 也有著相同的思路。感覺上,作為 WALKMAN 新入門的 ZX300,重點應該還是放在觸控螢幕和 4.4mm 平衡接口上。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最直觀的改變,還是在這塊觸控螢幕上面。

從入門的 A30 到 NW-WM1A、NW-WM1Z 兩款旗艦,WALKMAN 已經進入了全面進入「高解析觸控化」時代。ZX300A 也用上觸控螢幕,這融合整個系列的設置。與此同時,這也是介面互動上的進化。

對於入門級用戶來說,操作時的體驗其實是他們衡量產品的主要依據。要是用起來還像是 NW-ZX100 那樣麻煩的話,那就不會對這款產品感興趣。

相反,觸控螢幕化簡了操作的複雜度,更多人覺得用起來舒服的時候就會去深入體驗產品其他的東西,那下放的技術才有意義。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不過,Sony也下調了 NW-ZX300 的容量,現在只有 16GB 和 64GB 版。這次的重點在於「普及」。這款 NW-ZX300,就是為了Sony 推 4.4mm 平衡端子普及化而生的產品。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NW-ZX300 之前,Sony還推出過 PHA-2A 耳擴。同樣搭載 4.4mm 平衡端子,也擁有旗艦 PHA-3 部分技術的 PHA-2A,也肩負著普及 4.4mm 平衡端子的使命。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但對於入門用戶而言,耳擴的普及能力絕對沒有播放器高,這主要是和用戶的消費習慣有一定關係。很少入門用戶會為了一個接口,而為現有的播放設備(手機或者播放器)添置一個耳擴。相比之下,因為產品更新而買高階設備的可能性會更高,這就是 NW-ZX300 在普及方向上的優勢。

這次,Sony由成本和策略的考慮重新調整了 NW-ZX300 的售價,同時也加入了 USB DAC 的功能,讓筆電、家用電腦也能用上 4.4mm 平衡端子,吸引更多用戶購買來提升接口保有量,達到讓 4.4mm 平衡端子變成已經普及化標準的目標。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WALKMAN 的聲學工程師佐藤浩朗也在訪問中坦言,4.4mm 平衡端子在阻抗、使用強度、體積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優勢。Sony也希望透過現有的裝置來推廣這個新的端子,讓它成為一種普及化標準。

那麼,NW-ZX300A 就是他們的新契機。新端子加上觸控螢幕帶來的新介面互動方式,讓 NW-ZX300A 成為了 WALKMAN 新入門時代的標誌。

 

ZX3 會否出現,還要看民意

談過了今年的重點 NW-ZX300 之後,關注點又轉向 WALKMAN 的智慧播放器 NW-ZX 系列上。「NW-ZX2 有沒有後續」和「NW-ZX3 會不會來」?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面對這個提問,佐藤浩朗給出的答案其實也比較縹緲:

這是個比較有趣的問題,我們之前也曾經考慮過。現在,高階定位的 WALKMAN 播放器有 NW-WM1A 和 NW-WM1Z 兩款產品,目前我們也沒有推出 ZX3 的打算。或者現在看看市場需求,如果市場有足夠的反應,我們也會考慮重拾這個計畫。

或者短期之內, NW-ZX 系列回歸的可能性並不高。索尼目前還是把發展核心放在降噪技術、智能音箱和為家庭影音服務的 Soundbar 產品上,WALKMAN 雖然是音頻部的核心產品線,但「兩磚」都有穩固銷量的情況下,要再推一款新旗艦,可能性也不高。

但按照規律,明年又到了 WALKMAN 旗艦機身的更新期。索尼會不會在這個時候來一個驚喜,這也是未知。目前還沒有太多的資料,來挖掘這個問題答案。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Sony在接受採訪時提到,NW-ZX300 和新款小型錄音筆 ICD-TX800 這兩款產品,其實都是綜合用戶需求的結果。除了產品體驗,他們現在也會尋找一些用戶、高階發燒友與索尼相關的產品工程師進行交流,舉辦一些 Hi-Res 主題交流會等等的活動,目的是讓用戶和製造者多一點交流,從而開發出順應民心的產品。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WALKMAN 仍在堅持

訪問最後,索尼也透露了之後的發展方向。今後,索尼會把降噪技術、智慧音箱和 Soundbar 定作新的產品重點去做,而 WALKMAN 依舊還是整個音頻線的核心來發展。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確實,在這個用戶已經把大部分的音樂需求轉移到手機上時,也就是 WALKMAN 有這個魄力支撐一個全面化播放器體系。給年輕人的潮流系列可以維持一年一更,旗艦產品也可以做到兩年推新,這個節奏其實很難保持,尤其是在播放器工業開始小眾化、專業化的今天。

而 WALKMAN 這個老牌已經走過了 38 個春秋,當中也經歷過多次音樂變更的革命。它走到今天依然能夠屹立不倒,想必也有著令人痴迷的點。

回顧走過 38 年的Sony WALKMAN 歷史,看他們如何重新定義新時代隨身聽的需求完成蛻變

未來,這個隨身聽王國將會怎麼變,新入門時代出現後它的策略也會有怎樣的變化,我們還是等待時間給我們答案。而這個答案,相信很快就會出現了。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