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但凡上了點年紀的蘋果用戶,應該都還記得 iPod 或是 MacBook 上那個用來秀專輯封面的 3D 封面縮圖排列。指尖輕輕一掃,專輯封面或是文件檔案就飛一樣依次在眼前劃過,使用起來很有快感。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這種展示方式,曾一度是蘋果 iTunes 界面設計的「門面」。打個不嚴謹的比方,大概和 Home 鍵之於 iPhone 的地位是一樣的。

不過,就像是我們已經在和 Home 鍵惜別一樣,Cover Flow 也到了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了。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從誕生到消失,Cover Flow 共經歷了 14 個春秋

Cover Flow 的點子最早是由美國藝術家 Andrew Coulter Enright 提出的,他本身是一名數位音樂的忠實用戶,認為蘋果 iTunes 的線上發行模式能夠讓更多年輕音樂人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

但數位音樂也淡化了專輯封面設計的地位,在他看來,專輯封面也是音樂的組成部分,但很多人只是對著一排排枯燥的歌單,點擊然後播放而已。這是當時他對數位音樂最大的不滿。「圖像可以快速地傳達大量的資訊,它比文字更有力量,能夠在一瞬間激起人們的情感。」

基於這一點,在 2004 年,Enright 希望為 iTunes 加入一個視覺化程度更高的界面,以解決瀏覽專輯封面的問題,他最終從蘋果的影片會議通話軟體 iChat AV 中獲得了靈感。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iChat AV 有一個多人影片通話的界面,但只有中間是正方形,而左右兩側則各自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根據蘋果的描述,他認為這種佈局更像是一群人圍坐在會議室中,視覺上更有組織性,也便於交流和溝通。

更重要的是,Enright 認為這種視覺手法不需要什麼成本,因為它對硬體運算幾乎沒什麼要求,只是很單純的 2D 平面設計,但卻依靠視差實現了一種近似於 3D 效果的空間縱深感。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所以,Enright 按照這個方案提出了一種 iTunes 界面的概念圖,正中央會顯示當前歌曲的專輯封面,而其它封面則呈左右排列,想要聽哪張可以切換選擇。

Enright 還提出了一個特性——他在底部設計了一個用於切換 CD 封面的滑塊,你要是滑動得越快,封面也會切得越快,很巧妙地還原出在唱片行翻找實體唱片的感受。

事實上,不少人是因為這個特性才喜歡上 Cover Flow 的,他們會時不時地快速滑動 iPod 輪盤,或是 iPhone 的觸摸螢幕,可能並不是為了找歌,僅僅只是想感受下快速切換的效果。

就和現在我們喜歡不斷解鎖手機一樣,Cover Flow 也可以用來解壓。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2005 年 6 月,一位名為 Jonathan del Stretcher 獨立開發者將 Enright 的想法做成了真正可用的 iTunes 外掛,還為它起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CoverFlow」。

他最開始只是當做興趣放出來給大家用,可一經擴散,很多愛好者都紛紛給 Mac 電腦裝上這個外掛,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的數位音樂專輯獲得更好的展示效果,這也意味著 Cover Flow 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2006 年,看中這個介面形態的蘋果將 Jonathan 做的外掛收入囊中,同年 9 月發佈的 iTunes 7.0 已經直接內建這一功能。除了沿用了「Cover Flow」的命名外,蘋果還對透視角度做了一些微調。

而從 2007 年開始,Cover Flow 界面被引入到初代 iPhone 和 mac OS X 系統中,那時賈伯斯還專門在舞台上做了一番示範。此外還有各種大小款式的 iPod,比如當時的第三代 iPod nano,以及新款 iPod Classic 和 iPod Touch 等。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到了 2009 年,蘋果的 Safari 瀏覽器也加入了 Cover Flow 特性,結構和以前差不多,只不過是將歌曲和 CD 封面換成了書籤以及歷史網站。

不過,Cover Flow 並沒有在蘋果的產品中駐留很久,伴隨著 2013 年 iOS 7 的發布,這個特效從 iPhone 音樂界面中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平鋪的封面牆,僅有行動端的 Safari 瀏覽器還保留類似的標籤頁設計。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之後,iTunes 11 也去掉了這個展示效果,所以在過去三四年裡,其實僅剩下 macOS 中 Finder 文件管理器還保留著一個可選的 Cover Flow 瀏覽樣式,但入口略深,估計也沒多少人會經常用這個功能。

更別說不用 MacBook 的朋友,自然是芳蹤難覓。到了今年的 macOS Mojave 系統,蘋果為 Finder 引入了全新的 Gallery View 視圖,正式取代了 Cover Flow。

至此,這種 3D 切換的特效也幾乎從蘋果產品線中消失了。

 

Cover Flow 很好看,但不一定好用

Cover Flow 的消失,和被蘋果拋棄的擬物化設計有一定關係。如以前所說,當越來越多人培養起抽象化認知後,便不需要再靠擬真元素來學習如何操作一款應用程式。

Cover Flow 也一樣,它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模仿和還原現實生活中實體 CD 放在盒子裡的排列樣式,但如今人們的審美潮流已經發生了轉變,單純模仿真實,反而有些落伍。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但究其根本,Cover Flow 本質上是一個「觀賞性」大於「實用性」的功能。另外,早期 iPhone 3G 或 3GS 對 Cover Flow 的反應速度也非常一般。如果未開啟豎向鎖定,點開音樂應用程式並橫放手機時便會自動切換成 Cover Flow 界面,轉回來又會變成正常顯示——光是這個切換的過程,你就得等待超過十秒的時間。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對比之下,如今 Mojave 中的 Gallery View 視圖就簡單多了。去掉 3D 縱深特效不僅加大了預覽視圖的面積,還能加入更多分欄,比如下方的縮略圖和右側的詳細信息。單就實用性來說,它確實比 Cover Flow 優秀不少。

在唱片行消失在大街小巷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 Cover Flow

不過也有人認為,喜歡 Cover Flow 其實是喜歡「Flow」的體驗,而不是「Cover」的表象。

就跟我們用手指做觸控操作一樣,從感官角度說,Cover Flow 的魅力在於它滿足了我們想要用手撥動 CD 封面、圖片或是其它類似事物的慾望,以及讓人享受這種動態變化的過程,而不只是因為這個排列組合很好看。

所以,在 MacBook 上用 Cover Flow,你可以只用雙指觸控滑動,就能瀏覽大量的圖片,完全不需要點按操作。

只是抱著欣賞的目的,Cover Flow 並沒有那麼不堪,當然前提是你要有賞心悅目的 Cover 可以 Flow 才行。

至於專輯封面,伴隨著已經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的實體唱片,為了展示封面而誕生的 Cover Flow 隨之消失似乎也是大勢所趨。但我們依然會對它保持著相當程度的喜愛,畢竟再不濟,Cover Flow 也仍然是蘋果曾經最愛拿出來演示的功能之一,只要效果夠酷能抓住眼球就行了,不是嗎?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