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業的衰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的?

日本電子業的衰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的?

1970年後期以來,電子行業和汽車行業一直是日本的兩大支柱產業。在平成時代(1989年-2019年),這兩個行業有著不同的結果。 

本文授權轉載自財經十一人(caijingEleven) 作者:李海燕

總體來講,直到今天日本的汽車行業也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比起平成元年的1989年,日本的汽車行業地位其實是上升了。但是電子行業在平成時代的後半部分,相對衰落了。

筆者認為日本電子行業的最高峰是從1979年到2007年左右。很多人認為,進入上1990年代日本的電子業就不行了。但是從技術水準的提高、新產品的推出、企業的國際化等角度,日本的電子行業在1990年代都有大幅的提高。

從電子工業的日本國內生產總金額來看,二戰後日本的峰值是在2000年,大約為20萬億日元左右,之後開始緩慢下降。這個下降主要是因為日本企業把一些生產基地轉移到了海外(主要是中國)或者讓外國企業貼牌生產(典型的就是富士康)。

iPhone發售成為日本電子行業轉折點

日本的電子行業開始出現問題是在2000年,而衰落走向不可逆轉是從2007年開始。2000年-2007年之間,日本的一些優勢領域,比如家電、液晶、DVD、 DRAM、太陽能電池等的市場佔有率也在緩慢下降,主要是日本成本比較高,或者市場行銷力度不夠造成的。下面從三個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個角度是從硬體產品的角度。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代替了很多的產品,比如手錶和鬧鐘、電子計算機、數位相機和傳統照相機、家用遊戲機、車載 GPS 導航儀、VTR 和 CD 以及 DVD 播放器、隨身聽、電視機、錄音筆、傳真機、電子詞典等。上面十多種產品,日本企業都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生產大國。但是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這些產品也都不需要了。應該說電子郵件和掃瞄儀出現之後,日本的傳真機市場就開始萎縮了。

日本的電子工業開始衰落,這個是重要的原因,因為大部分傳統的電子工業產品都不需要了。沒有市場或者市場萎縮,日本電子行業的勢力收縮是必然的。

第二個角度,是國際化大分工的視角。蘋果公司的生產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大陸生產的。負責組織生產的是以富士康為代表的中國台灣的企業。iPhone 或者 iPad 中的各種電子零組件是從全世界採購的。主要是日本、美國、韓國、台灣地區、歐洲、中國的企業提供的。美國的蘋果公司負責產品的設計、OS的更新換代、產品的行銷等工作。蘋果公司構築了一個以美國總部為首的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

這個結果,本質上是美國企業根據時代的變化被迫做出的符合時代的創造。在傳統的電子工業行業,日本在大部分細分領域都戰勝了美國的競爭對手。蘋果公司的戰略,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被逼出來的。

第三個視點更加重要,那就是網路時代的企業競爭戰略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事實上,在 iPhone 出現之前,這個趨勢就已經出現了。那就是以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誕生為代表的SNS社群服務的出現。美國的網路企業比起日本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美國的人口是3.5億人左右,日本只有1.2億人左右。而且,日本往往喜歡發展自己的社群服務,而且總是獨立於其他國家之外,因此,日本與美國的網路企業也形成了很大的不同,而且彼此也不會互通。

 

日本電子業衰落的其他原因

下面談一下日本企業相對衰落的一些其他的原因。

一、成本的問題。

1990年前後,日本的人均GDP達到了歐美相同的水準。人均工資等和歐美企業也基本持平。由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的地產泡沫,日本土地價格高騰,90年代以後日本的土地成本和房地產租金甚至高過了歐美國家。90年代,日本的人工成本是韓國和台灣地區的2倍-3倍。是中國大陸的10倍以上。

1985年之後,日元持續升值。1995年9月22日的廣場協議之前的匯率為1美元兌240日元左右。兩年左右日元升值到1美元兌120日元左右。1995年4月19日,日元達到了二戰後的最高水準,1美元兌79.75日元。

日本企業成本的上升,不僅僅在於日元的升值和人工成本的高昂。而且,成為開發國家以後,環境成本和合規成本會急速上升。日本在1971年成立環境廳,在2001年環境廳升格為環境省。這類似中國的國家環境保護局升格為國家環境保護部。日本的環境破壞問題在上世紀60年代成為社會問題,70年代以後逐步得到改善。日本國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日益增強,對企業的環境保護要求和合規經營要求也日益增加。

二、 日本企業自身的結構和文化問題

二戰以後,日本逐步形成了終生僱傭制度。應該說,終身僱傭制度是日本戰後迅速趕上歐美國家的重要制度。在追趕歐美企業的過程中, 目標是非常明確的。比如,大名鼎鼎的豐田汽車到上世紀80年代末,一直都在拆解美國通用汽車的汽車。通用汽車每推出一款新車,豐田汽車都要進行徹底的拆解和分析,進行逆向開發或者吸收其中的一些技術元素。電子行業也基本上是類似的。都在緊緊跟隨美國和西歐的全球領先企業。

但是終身僱傭制度到了平成時代,威力就明顯下降了。很多領域,日本企業已經趕上了歐美同行。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不斷的發明和創造。這個時候,需要員工更多的個性或者更加寬鬆的公司內部氛圍。而且,經過明治維新之後100多年的發展,日本許多企業都成為超大型企業。隨之而來的就是大企業病。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一些知名創業家相繼去世或者離開了一線。平成時代的公司負責人,往往都是大學畢業之後加入某家公司,認真工作幾十年後登上領導崗位的人。這些干部的特徵是聰明但是缺乏個性,也缺乏第一代創業人的激情和掌控力。

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的大部分傳統行業都陷入了人員過剩和設備過剩的情況。按照日本的僱傭習慣,公司很難進行裁員。日本的電子行業在1990年以後,技術水準也是不斷提高的。但是企業的盈利都被冗員吃光了。這是日本電子行業的大企業利潤低的重要原因。

三、日本的技術外溢如技術的裝置化、關鍵零組件的提供和人員的流動。

日本之後崛起的國家和地區,都集中在東亞,這絕不是偶然的。日本的技術外溢對東亞地區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上世紀70年代以後,日本對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技術外溢開始顯現。事實上,田中角榮訪華之後,就不斷有日本的企業家代表團來華訪問。東亞國家和地區導入日本技術和資金的通路有多種:購買日本生產設備和生產線;吸引日本企業投資辦廠;派留學生和研修生赴日學習;東亞的企業招聘日本退休技術人員;透過貿易日本進行技術指導等等。

韓國和中國的電子業,每一家工廠裡面都有大量日本的設備。複雜的產品,每一種產品都有日本原產的零組件。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專利的保護時間。2000年以後,韓國和台灣地區在許多電子產品領域迅速趕上或者超過日本,背後就有韓國和台灣企業可以自由免費使用過了保護時間的日本專利的因素。

四、技術路線的問題和企業戰略的問題。

1G和2G時代,日本企業是站在了全世界領先的位置。1999年,日本的京瓷公司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台帶有照相功能的手機。NTTdocomo 推出了 iMode,是歷史上第一次在手機上可以使用 Internet,領先了全世界。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在手機的小型化、電池的長效化、功能的多樣化等領域都走在全世界的前列。

但是日本通信的標誌是自己獨特的標準。日本各個企業都按照日本國內的路線向前走。日本企業生產的手機被稱之為「ガラ系」,意思是就像加拉帕果戈斯群島的生物一樣,走的是自己獨特的進化道路。

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了 iPhone。除了OS,手機的其他功能,都是既有的技術。蘋果公司做到了使用者體驗的最佳。日本既有的手機公司為什麼成為不了蘋果?本質上是日本這些廠家的體製造成的。日本所有生產手機的公司,都是綜合性的公司。

這些公司的社長(CEO)沒有一個是手機事業部陞遷上來的。日本的體制在有追趕目標,或者追求既有產品的更加精細化的時候,是優於美國企業的。但是如果進行產品的戰略性轉變,日本企業的體制是很弱的。日本(家電企業或者綜合電機企業生產的)手機都是按照日本原來的延長線上在發展。

PingWest中文網
作者

PingWest是一家全球視野的尖端科技媒體,提供關於中國與美國的最尖端科技創業資訊,致力於成為溝通這兩個全球最大互聯網/移動市場的互聯網社群。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