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香港也試過開發「道路體」字型,為什麼只有「臺灣道路體」接近成功?

日本和香港也試過開發「道路體」字型,為什麼只有「臺灣道路體」接近成功?

我們今天要討論一套正在集資的中的字型:「臺灣道路體」。一般使用者對於字型的了解 ,大概僅止於電腦系統內建的PC的新細明體、楷書或是蘋果儷中黑、儷細宋等,除非你是美術設計等相關人員,大概也不太會花錢購買正版的字型。但今天的來賓湯六,平日是一個上班族,但一邊上班一邊開發了這套「臺灣道路體」的字型,現在我們來談談開發這套「臺灣道路體」的點點滴滴。

Q:為什麼想要設計這套「臺灣道路體」字型?

A:因為之前在印刷廠工作時,看到許多傳單為了把大量的訊息擠在有限的版面裡,讓許多字體強迫變形,覺得實在太醜了。加上自己本身又是設計科系畢業,於是想設計一套這種瘦長的字體。

 

Q:從字型半路出家到開發完成這套「臺灣道路體」花了多久的時間?

A:之前已經投入了5年多的時間,但如果要上市,這整套字型還有許多要調整的東西,大概還需要一年多到二年。

 

Q:「道路體」是臺灣特有的字型嗎?

A:其實不是,日本和香港也都有人製作日本道路體和香港道路體,但最終都沒有產品,只是做了一個多個字的圖樣,沒辦法成為一套字型。目前正在進行的「臺灣道路體」是最接近成功的。

 

Q:「臺灣道路體」的特色是什麼?

A:瘦瘦長長的,就是馬路上看的那種樣子。

 

Q:「臺灣道路體」的設計之路是如何開始?

A:一開始是拿著相機到處拍馬路上的字型,後來開始使用Google Map,每天開著小黃人逛街,用「數位旅遊」的方式搜集馬路上現在的字。

 

Q:為什麼要特別去學習製作一套字型?

A:一開始只為了證明自己可以,靠著熱血製作了100多個字,也得到了網友和媒體的關注,詢問何時可以商品化使用。一套八、九千字的字型,頓時成了壓力的來源。

 

Q:為什麼對於「臺灣道路體」這麼執著?

A:對於一般人來說,電腦內建的字型也許就夠用了,但如果將來「臺灣道路體」完成了,那麼未來打開電腦,就可以在字型裡看到一份關於臺灣的記憶和文化。

 

Q:我們在講的楷書、黑體、宋體、明體之類的不同字型是怎麼定義出來的?

A:這牽涉到書寫工具的變化。毛筆字時代,顏真卿、柳公權毛筆字寫得漂亮,我們就把那種字的寫法和結構確下來;宋朝印刷術發生了,刻工為方便活版刻字,字型橫豎就變得比較直,那種寫法就成了宋體。

 

Q:一套正體中文的字體,要設計多少字,才足以應付日常的使用?

A:大概要到8000字,才足以應付98%的情境。

 

Q:如果有人也想設計一套自己的字體,你會給他們什麼建議?

A:從少量標準字開始試做,不要冒然開發一套產品。先做10到15個字,再增到到300~400字,然後超過500字熱情仍然沒有消失,還準備朝1000字2000字邁進,再來考慮商品化的事。大部分的人無法跨越400字的門檻。

T客播
作者

這是T客邦網站所製作的Podcast節目。我們會邀請跨領域的工作者來節目中分享跟科技有關的看法。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